人類的神話故事中從不缺少對於太空的想像。上世紀以來,美蘇之間的冷戰極大地提升了邁向太空的速度,實現了技術創新的飛躍。如今,21世紀,隨著人口增長導致地球不堪重負,人類又一次把目光瞄準了太空這塊尚未開發的處女地。儘管公部門探索太空的步伐較為遲緩,但不少商界領袖們早已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首先,我得表明一個驚世駭俗的觀點,那就是《星際大戰》(Star Wars)電影被高估了。
等一下,在你們關掉這篇文章之前,先聽我說完。
但《星際大戰》描繪了一幅先進的多行星文明的圖景,在那裡,行星間的旅行司空見慣,星系之間,而不是國家之間形成聯盟。
《星際大戰》可能發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一個遙遠的星系裡,但這一設想在未來成為現實的時間可能比你想像的更早。
我們從一開始就對太空著迷
我們對太空的嚮往在眾多的古代神話中佔有重要的地位,統治著整個文明的生活,從6世紀開始就有詳細的天文記錄,就連據說建造了金字塔的外星人也來自太空。
在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探索太空的步伐開始加速,這是美國和蘇聯之間的競爭,也被稱為「太空競賽」。
作為冷戰兩大陣營的代表,歷史上這兩個國家都試圖在航太能力方面超越對方。
蘇聯發射了三顆人造衛星,Sputnik 1號到3號。美國隨後成立了NASA。蘇聯人把Yuri Gagarin送入了太空。然後美國把John Glenn送入了太空。這就像看兩個超級強手之間在打一場價值10億美元的乒乓球比賽。
然後,1969年7月16日,他們把人送上了月球,拍下了我有史以來最喜歡的照片之一。
我跳過了中間的幾段歷史,但這應該能讓你大致了解人類向太空邁步的歷史。太空競賽時代是一個技術和創新空前增長的時代--當時的美國甚至還沒有解決種族歧視問題,就已經把人送上了月球!
在接下來的幾年裡,對太空探索的呼聲不像過去那麼高漲了。但後來,美國人對這一話題又重新來了興致。
我們生活在21世紀的太空競賽時代,但這次不是國家之間的競爭,而是矽谷科技巨頭之間的競爭。還包括一位英國大亨。
地球上有點兒擠了
人口過剩是個大問題,這不是什麼秘密,但對於許多開發國家的人來說,很難想像它的嚴重性。
人口過剩可能與許多其他全球危機有關,包括糧食短缺、流行病和貧困。隨著全球氣溫和海平面上升,我們將會看到越來越多的氣候難民,世界各地的人口密度將會增加。
到2050年,人口預計將達到93億。到那時,我估計地球可能會不堪重負--好傢伙,你該如何兼顧近100億人類的吃喝拉撒衣食住行呀?!
我們確實快沒地方了。
幸運的是,太空中有更多的空間。而當前,太空探索不再是20世紀60年代熱情的美國人或George Lucas的白日夢了,殖民其他星球可能是我們作為一個物種生存的唯一機會。
雖然公部門(對,NASA)在將這一願景變為現實方面明顯行動遲緩,但私部門相當熱衷於成為太空時代的領導者。
目前科技大亨中新聞頭條的常客可能是Mark Zuckerberg了,但Facebook迄今尚未宣布任何殖民火星的計劃。(儘管我願意花錢去看一場講述如何把社群網路設置在太空中的電影--名字可以叫《太空網絡》?)
我們關心的是禿頂的億萬富翁、古怪的企業家和君主式的大亨--好吧,也許這些外號有點誇張?
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伊隆·馬斯克(Elon Musk)和理查·布蘭森(Richard Branson)爵士都是引領商業太空探索之路的企業家。他們都在矽谷嗎?從技術上講,不是,但「矽谷太空競賽」是一個聽上去就讓人熱血沸騰的標題,對吧,所以我請求大家不要太計較。
下面是對他們每一個人計劃的概述,為了讓我自己開心,我還會列出他們的「數據」,就好像他們是即將開打的拳擊手或者神奇寶貝(Pokemon)一樣:
Jeff Bezos:Blue Origin
- 記錄: 85次收購
- 綽號:禿頂的億萬富翁,Seattle左撇子,Jeff Bozo(Donald Trump傾情創造和贈予)
- 特殊技能:當日送貨上門(僅限於Prime會員),以及字面意義上的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大多數人把Jeff Bezos和電子商務巨頭亞馬遜(Amazon)聯繫在一起,但Blue Origin完全是另一回事。2000年,Bezos創立了Blue Origin,儘管他不是首席執行長,但他最近公佈的太空殖民計劃會讓Jules Verne感到驕傲和自豪。
今年5月,在華盛頓特區的一次活動上,他勾勒出了人類未來的宏偉願景。Bezos談到了太空中大量還沒有開發的殖民地,它們可以用來耕種、建造住宅甚至是娛樂空間。
同時,Bezos並沒有假裝這些事情會在我們的有生之年實現,但他希望年輕人(比如,我)把火炬傳遞下去,讓它在未來實現。
但是,他決定建起基礎設施,好使得未來這一願景更容易成為現實--以下是Blue Origin正在進行的一些專案:
-
Blue Moon:一個月球著陸器。而在Blue Origin的網站上,Blue Moon更大的變型將被設計用來搭載一艘登月艙,以期在2024年之前讓美國人重返月球。
所以,是的,他們想把人類和NASA同時送上月球。
-
New Glen:這個巨大的(超過90英尺高)軌道運載火箭的目的是「為前往太空鋪路」,且實現了一級火箭的可重複使用,更不用說它會在歷史悠久的Cape Canaveral發射了。
Elon Musk:SpaceX
- 記錄:售出了35000頂帽子,20000個火焰噴射器,還創立了30多億美元的公司
- 綽號:古怪的企業家,好鬥的未來主義者(但僅限於密友)
- 特殊技能:跟SEC互槓,把自己的想法變成現實,以及發推特。
沒有多少人會像電影裡的Tony Stark一樣,但說實話,如果有一天看到Elon Musk穿著超能力盔甲--當然,必須是電動的--在火星上與外星人戰鬥,我也不會感到驚訝。
Musk以各種各樣的原因而聞名--哈扣玩家、與SEC對著幹以及極其聰明。然而,我們或許應該在這個清單上加上開拓火星殖民地的大膽嘗試。
這位企業家經常表示,他相信殖民其他星球,特別是火星,是人類物種長期生存的唯一途徑。但他也有更宏偉的願景--
我認為,從根本上講,如果我們是一個太空文明和多星球物種,我們的未來會更家令人興奮和有趣。你想從事物中獲得靈感。你想要在早上醒來的時候想到未來會很美好。這就是太空文明的意義所在。
--Elon Musk
殖民火星,聽起來就很酷,這是一個相當大膽的舉動。而Musk不僅僅是說說而已--以下是SpaceX已經實現的一些事情:
-
Falcon 9:由於每個人都在研發可重複使用的火箭,現在看起來似乎已經是行業通行的慣例了,但當SpaceX做到了了世界上第一個軌道級火箭的再發射時,的確令人印象深刻。他們在2016年為NASA進行了一次貨物補給飛行,然後在2017年又發射了一次一級火箭。
-
Falcon Heavy:能夠載荷64噸,是目前地球上最強大的火箭。Falcon Heavy的一級火箭擁有27個引擎和3個核心,在升空時可以達到500萬磅的推力--這是一個絕對不可小覷的推力。當然,你可以送一輛價值20萬美元的Tesla跑車到天上去。
Richard Branson:Virgin Galactic
- 記錄:承諾在未來10年內為氣候變化提供30億美元,嗯,沒錯,這就是他的記錄
- 綽號: Sir Richard Branson,嗯,沒錯,這就是他的綽號
- 特殊技能:不繫領帶,超凡魅力,尋寶(最後一個我不確定,我懷疑可能是真的,因為他有一件很酷的夾克,不穿著尋寶簡直可惜了)
Virgin Galactic--Virgin Group在美國的太空部門--與這份名單上的其他公司略有不同,因為它更專注於太空旅行而不是殖民--考慮到Virgin畢竟是英國公司,我想其中的諷刺意味還挺濃的。
撇開帝國主義的陰影不談,Sir Richard Branson是一個證明企業家可以利用他們所擁有的技能實現什麼目標的典型例子。Branson的目標是使太空探索民主化,這是太空旅遊的一種奇特說法,在不久的將來,太空旅遊可能比星際殖民更觸手可及。這是他正在做的:
-
SpaceShipTwo:作為VSS聯合系統的一部分,SpaceShipTwo在去年12月實現了次軌道飛行,有兩名飛行員以及一個代替乘客的人體模型,報導說她的名字叫Annie。
-
Celebrity Buzz(名人效應):這算不上是什麼技術壯舉,但儘管如此,還是值得一說的。Leonardo DiCaprio和Justin Bieber等名人已經為維珍銀河Virgin Galactic「90分鐘、25萬美元」的太空飛行預付了定金。
我們可以暢想的未來
在過去的幾年裡,這些人一直面臨著很多批評,因為他們彷彿還陷在自己的童年幻想中不肯出來。這麼說其實也無可厚非,畢竟地球上還很多有更緊迫的問題要解決,比如氣候變化和飢餓。
我認為拯救我們世界的方法有很多,其中一個可能就是向外太空擴張。如果幻想能夠確保人類的生存,我非常願意接受那些幻想。
如果這次太空競賽能像上次那樣極大地促進技術創新,我想我們都應該感到興奮。一想到未來的太空旅行和探索,我就忍不住有著一種難以抑制的興奮感。
你知道,也許我真的喜歡《星際大戰》。
- 資料來源:The Silicon Valley Space Race。
- 本文授權轉載自36Kr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