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濾鏡程式 FaceApp 最近又掀起話題,只要上傳自己的相片到該 App 中,就可以透過 AI 演算濾鏡,「搶先觀看」自己變老後的可能模樣,但這套程式卻「再度」引起了隱私相關的爭議。
首先要澄清的是,FaceApp 無論程式碼本身或流量傳送紀錄,經過專家們的仔細檢視後,目前都沒有發現任何可疑的、對使用者有害的行為,甚至手機上有其它濾鏡類 App,也與 FaceApp 的原理類似,可以達到讓人看起來變老、變年輕的能力。
但是,為什麼 FaceApp 需要特別得到關注?
外界認為,第一個讓 FaceApp 「看起來很可疑」的理由,在於它是由俄羅斯團隊所開發,與 Google、Facebook 不同,FaceApp 並不受到美國法律限制,也不在歐盟 GDPR 的管轄之中,但就因此認為俄羅斯程式開發者都是壞人,確實未免太過苛刻。
第二個讓 FaceApp 擁有隱私疑慮的原因,則是該程式會將使用者意圖套用濾鏡的單張照片,上傳到 FaceApp 的後端伺服器(設於 AWS),進行 AI 運算並呈現結果,而這一切動作理論上可於裝置中離線進行。
對於此質疑,前 Yandex(俄羅斯最大的網路企業)高層,同時也是開發 FaceApp 開發團隊 CEO Yaroslav Goncharov,曾對 The Verge 表示,使用者想要套用濾鏡的單張照片,確實會暫存於後端伺服器中,但並不會立即刪除,這是由於使用者可能想對該照片套用多個濾鏡,為了節省伺服器頻寬才做的行為。
此外,最近 FaceApp 開發團隊也向 TechCrunch 指出,只要使用者透過 App 提出要求,他們確實可以從暫存伺服器中,主動刪除用戶所上傳的單張照片。不過根據測試,FaceApp 團隊現在收到的請求刪除數量,似乎已經滿載,或許不會馬上處理用戶的反映。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使用者對 FaceApp 發出請求,想要刪除儲存於伺服器上的資料,但照片是否真的有被移除,我們仍不得而知。
而在 FaceApp 語意不清,使用廣義字眼的服務條款中,律師 Elizabeth Potts Weinstein 則發現,FaceApp 其實有權力將使用者的用戶名稱、真實姓名與肖像,用於商業目的,但這並不符合歐盟的 GDPR 規範。
如 FaceApp 這類「較模糊的」服務條款,雖然是程式開發者經常使用,藉以避免訴訟的手段,而且用戶有權不接受(但就不能用這套 App),仍然會讓人心生擔憂。對此 FaceApp 官方則指出,它們不會對第三方出售任何的使用者資訊。
或許就現在的情況來看,外界對 FaceApp 的隱私疑慮是杞人憂天,但類似這種會深度分析使用者面貌的程式,其可能帶來的危險,以及是否要使用的權衡利弊,仍然落在使用者身上。
來源:The Verge
想看小編精選的3C科技情報&實用評測文,快來加入《T客邦》LINE@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