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僅支援 M.2 升級
使用星型螺絲起子 T5 卸下筆電底部 10 顆螺絲,便可移除 Razer Blade Stealth 13”(Late 2019) Mercury White 的 D 殼。內部可供升級的零組件僅有 M.2 插槽,M.2 2280 M key 支援 PCIe 3.0 x4 或是 SATA 6Gb/s,官方預載 LITE-ON CA3 256GB M.2 NVMe SSD。一旁的 Intel Wi-Fi 6 AX201 無線網路卡採用可以更換的 M.2 2230 E key 形式,透過 CNVio2 介面與晶片組連接,該插槽也能夠安裝一般 PCIe x1 介面卡。
雙風扇、雙熱導管
Mercury White 版本不具備 GeForce GTX 1650 Max-Q 獨立顯示卡,因此可以觀察到內部電路版有關零組件均為空焊狀態,包含 GPU、顯示記憶體、供電轉換線路……等。散熱器移除原本負責顯示晶片 1 條 6mm 熱導管,其餘橫跨 CPU 與 GPU 的 8mm 熱導管、僅負責 CPU 的 6mm 熱導管,以及雙風扇、雙散熱片設計均獲得保留,將 Core i7-1065G7 的 TDP 設定提升至 25W 也綽綽有餘。
卸除散熱系統,即可見到 Core i7-1065G7 處理器封裝真身,其中較大的晶粒為處理器本體,較小的晶粒為其搭配的晶片組。處理器封裝四周安排 4 個 LPDDR4X-4266 記憶體封裝,為 Samsung K4UBE3D4AA-MGCL 32Gb,受到處理器記憶體控制器的限制,最高僅運作於 LPDDR4X-3733。
1.36 公斤級效能
對於 Blade Stealth 13”(Late 2019) GTX 版本而言,1.42kg(1080p 解析度面板)或是 1.48kg(4K 解析度觸控面板)遊戲筆電並不重,體積甚至堪稱輕薄,不過當 Mercury White 版本移除 GeForce GTX 1650 Max-Q 獨立顯示卡之後,重量仍具有 1.36kg,就顯得有些過重。
1.36kg 當然也不全然都是肥肉,其中包含能夠間接散熱的鋁合金機身,以及較大、效能較高的散熱系統。如下圖所示,Blade Stealth 13”(Late 2019)Mercury White 於室溫 24℃ 環境,Windows 10 桌面待機溫度僅有 28℃,AIDA64 FPU 燒機僅有 63℃(CPU 時脈達 2.3GHz),AIDA64 FPU+GPU 燒機則是 56℃(CPU 時脈為 1.6GHz、GPU 時脈為 950MHz),若是之後 Intel Extreme Tuning Utility 支援 Ice Lake 世代,應該能夠再榨出一些運算效能。
這台筆電標配 256GB M.2 NVMe SSD,扣掉預載 Windows 10 Home 64bit 以及還原空間,剩餘空間並不充裕,幸好 Razer 選擇使用 LITE-ON CA3 系列,搭載 Marvell 88SS1093 控制晶片、獨立緩衝快取 DRAM、KIOXIA 原廠封裝快閃記憶體,即便在一半空間存有資料的情況,也有不錯的表現。
筆記型電腦的電池續航力,同樣也令人關心,在此透過 PCMark 10 Battery 項目進行測試,測試條件為開啟 Wi-Fi 無線網路連線、關閉藍牙訊號、螢幕面板亮度調整為 120nits。電池電力剩餘 5% 進入休眠模式之前,Modern Office 具備 10 小時 45 分鐘續航力,Gaming 則為 2 小時 19 分。
(下一頁:Iris Plus 遇見 Iris Plus)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