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自製火箭上太空不是夢!交大ARRC前瞻火箭發起募資

台灣自製火箭上太空不是夢!交大ARRC前瞻火箭發起募資

臺灣有一群人堅持了超過10個年頭,為的就是將臺灣製造的火箭送上太空。他們是國立交通大學 ARRC 前瞻火箭研究中心,發起全台第一支類衛星載具火箭 HTTP-3A 集資計畫,目標將代號 HTTP-3A 的混合式火箭以飛行姿態控制的方式,垂直發射 100 公里至太空的邊緣 —「 卡門線」。

2015 年,ARRC 發起第一次群眾集資,當時的目標為將代號 HTTP-3 的混合式火箭垂直向上射 100 公里。五年後,ARRC 發起 HTTP-3A 計畫,往夢想再邁進一步:將混合式火箭加入姿態控制,意即透過控制火箭入軌的速度與方向,讓衛星可以真正精準入軌,證明台灣能以混合式火箭攜帶衛星入軌的必要驗證。

全台第一支類衛星載具火箭 HTTP-3A 集資計畫熱血啟動

目前,全球有能力自行發射衛星載具入軌的國家僅有 13 個。在他國火箭多以液態燃料為推進器時,ARRC 選擇了混合式燃料,原因只有兩個:安全性高、成本低。其代表混合式火箭擁有高穩定性,且發展潛力與商業價值不可限量。若此次的驗證成功,將代表台灣在控制混合式火箭的能力是世界第一。

全台第一支類衛星載具火箭 HTTP-3A 集資計畫熱血啟動

「我是做火箭的台灣人,我要替台灣人完成火箭夢。」吳宗信教授說。吳宗信擁有美國密西根大學航太工程博士學歷,專長除了火箭推進燃燒與系統整合,同時為電漿醫學專家、以及目前全球少數擁有「彗星噴流平行太空物質探測模擬技術」的專家,大家都叫他火箭阿伯,五月天的《頑固》MV 更以他作為故事原型。

全台第一支類衛星載具火箭 HTTP-3A 集資計畫熱血啟動

ARRC 成立至今,完成了 24 次的火箭試射、300 多次引擎推力靜試實驗,ARRC 設計的火箭引擎系統,真空比衝值可達 300 秒以上,效率世界第一,研究經費甚至只有其他國際機構的十分之一。「我們不能持續做代工,我們要創造系統,也許火箭產業有一天能讓台灣定義自己的東西。」吳宗信說。台灣過去的衛星發射計畫,如福衛二號、福衛三號、福衛五號和福衛七號等,一直以來都是由他國代為發射。

全台第一支類衛星載具火箭 HTTP-3A 集資計畫熱血啟動

此外,台灣許多產業為他國主導,遊走在代工邊緣。火箭結合了十幾種專業領域,從推進、燃燒、導控、機械動力、電機電池到傳輸技術,如火車頭般,能帶領並推動台灣各項產業。一枚台灣自製火箭升空,能證明台灣有尖端科技研發、系統整合的能力,也能讓我們定義台灣價值、敢於想像未來。

ARRC 代號 HTTP-3A 的混合式燃料火箭於去年 11 月進行第一次垂直點火測試,目標在 2021 年 7 月向上垂直發射 100 公里至卡門線,完成入軌前的驗證。然而,研發過程所耗費的人力與費用超出預期,現階段仍有 1,000 萬元的資金缺口。因此,團隊希望以單筆和定期定額的集資計畫,全力推動 HTTP-3A 類衛星載具發射驗證的最後一哩路。

Hsuann
作者

T客邦特約編輯 ,負責產業即時報導、資訊整理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