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爾定律已不適用?AMD放兩個大招猛追英特爾

摩爾定律已不適用?AMD放兩個大招猛追英特爾

摩爾定律是以美國晶片巨頭英特爾聯合創始人戈登·摩爾(Gordon Moore)的名字命名的,其核心內容為積體電路上可以容納的電晶體數目大約每經過18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

鑑於摩爾與英特爾之間的關係,該公司成為這條定律的最大受益者。然而不幸的是,摩爾定律現在看起來並不可靠,英特爾對半導體行業的控制也是如此。長期以來,英特爾始終以其微處理器(電腦的“大腦”)而聞名,並在與AMD的競爭中長期處於主導地位。

但這種既定的秩序正在動搖:英特爾正在節節敗退,而AMD卻在迎頭趕上。

極地資本科技投資信託基金的本·羅格夫(Ben Rogoff)說:「AMD過去是就像是英特爾的"伴讀",客戶給它足夠的業務來維持其運轉,這樣英特爾就不會完全壟斷整個行業。」

但羅格夫表示,如今市場已經發生了變化,部分原因是摩爾定律引發的衝突,而AMD的反應比英特爾更果斷。

他解釋稱:「雖然摩爾定律依然適用,英特爾所要做的就是保持其在製造業的領先地位。作為規模更大、利潤更高的公司,英特爾總是能為工廠提供最好的設備。但是在晶片上塞入更多的電晶體變得越來越困難,英特爾試圖保持更新速度已經導致了生產問題。與此同時,AMD卻以兩種更激進的方式解決了這個問題。」

第一,AMD沒有試圖對現有晶片進行漸進式改進,而是徹底放棄了用一塊晶片就能做所有事情的想法。羅格夫說,AMD的替代方案是組合一群較小的晶片或“晶片組”,它們協同工作,以實現傳統微處理器晶片單獨完成的功能,這更適合後摩爾定律的世界。

羅格夫補充稱:「並非晶片的所有元件都需要按照相同的標準設計,我們仍然可以按照較低的要求製造部分晶片,並將最好的製造資源集中在需要它們的晶片上。其結果是可以得到更好的良率以及更低的功耗。」

AMD成功的第二個關鍵是將製造外包給台積電。羅格夫說:「這兩個變化都可以歸功於2014年AMD任命的首席執行長蘇姿丰。在過去五年左右的時間里,該公司幾乎沒有盈利,投資者也不相信會有任何變化,所以我們能夠在很長時間內以大約4美元的價格買入該公司股票。」

然而,AMD股票目前的交易價格已達107美元,而且還有更大的上漲空間。羅格夫指出:「微處理器的真正利潤來自伺服器市場。資料中心的廠商,如Google和亞馬遜等,它們不會被英特爾所左右,只會購買最好的晶片,並特別熱衷於降低功耗。AMD目前在服務器市場的佔有率有9.5%,而幾年前這個數字只有1%。」

羅格夫繼續表示:「如果AMD能保持其技術發展趨勢,市佔率沒有理由不能達到50%。如果伺服器公司都想要它的晶片,AMD也將獲得它歷史上所缺乏的關鍵定價權。顯然,定價權將帶來更高的利潤率。」

即使對未來的銷售額和利潤率的預測不那麼樂觀,AMD的股價也顯示出上漲的趨勢。羅格夫說:「我們認為,AMD還可以在未來幾年獲得更多市佔率。」

 

36Kr
作者

36氪(36Kr.com)累計發表超過10.8萬條包含圖文、音訊、影片在內的優質內容。氪原創內容體系涵蓋新創公司、大公司、投資機構、地方產業與二級市場等內容模組,設置有快訊、深度商業報導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