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零組件評測 零組件評測 的最新熱門文章 評測 Fujitsu FSX-240GB - 主打高耐久SLC顆粒,大容量消費性機種 bisheng 發表於 2014年8月19日 09:00 Plurk 對快閃記憶體結構稍微有認知的人,一談到SLC類型顆粒,腦袋中浮現的不外乎是耐操又有凍頭、價格極貴。亦有不少玩家表示,樂於見到採用SLC顆粒的固態硬碟推出,然而當這一天可能成真時,你是否會付諸行動呢! 評測 PowerColor - Devil Dual Core R9 290X - 用料、做工一等一的卡王 qhua 發表於 2014年8月18日 09:00 Plurk 在AMD推出Radeon R9 295X2之後,就完全在單卡雙核心旗艦中稱霸到現在,對手NVIDIA所推出的GTX TITAN-Z目前完全沒辦法與之抗衡。同時間AMD的AIB協力廠商也並沒有閒著,撼訊也推出目前全球首款採用空冷架構的Devil 13 Dual Core R9... 評測 Crucial MX100 - 採用16nm快閃記憶體,低價但功能齊備 bisheng 發表於 2014年8月16日 09:00 Plurk Crucial今年初才推出固態硬碟新主力機種M550,近期卻又拋出MX100這顆震撼彈。雖然M500主力戰將位置拱手讓給M550,卻調降價格續存下來,具有高規低賣搶市的意味。而MX100定位明確為價格導向,採用16nm製程快閃記憶體藉以壓低成本,推估將用來接替M500市場,... 評測 SoC主機板應用效能剖析 湊整台萬元有找,你買是不買? R.F. 發表於 2014年8月14日 09:00 Plurk 近期電腦組裝市場上出現了有趣的產品,將主機板和處理器合而為一。不過這種東西不是老早就有了嗎?主要原因有二:新款產品已經將各種主要的晶片合併至處理器封裝內,不像過去主機板還要焊上南北橋晶片。其次是此類產品的價格往下調整,以及效能上的提升,在價格和效能上已取得不錯的平衡。 評測 延續上代架構小幅更新規格,華碩 Maximus VII Impact 產品解析 qhua 發表於 2014年8月09日 09:00 Plurk 華碩在推出第 1 代 ROG Mini-ITX 主機板後,著實創造了一股旋風,打破一般使用者對於小板無法超頻的刻板印象,同時也導入非常多功能。小板不再是堪用的等級,而是搖身一變成為小鋼砲,強調小而精的概念隨之風行。隨著 Z97 的推出,華碩也對其進行更新,名為 Maximu... 評測 ASRock Z97 Extreme6 主機板獨創 Ultra M.2,搭固態硬碟實測速度破 1GB/s bisheng 發表於 2014年8月06日 09:00 Plurk 越來越多主機板加入 M.2 插槽設計,讓使用者裝配相對應介面固態硬碟使用,儘管有晶片組可提供通道數量這限制,頻寬仍然得以超越 SATA 6Gb/s 達到 1GB/s。ASRock 更設計出 Ultra M.2 突破這限制,取用處理器所內建 PCIe 3.0 x4 通道,將能... 評測 華碩 Strix GTX 780 顯示卡,風扇自動停轉靜音設計 qhua 發表於 2014年7月29日 09:00 Plurk 顯示卡產品近年來因晶片廠的強力限制,開始造成協力廠之間一股相似潮,在不能越線的限制壁壘下,難以突破產品大同小異的困境,不再有以往產品那般激情,如超高時脈特挑旗艦產品,或者是主打擁有特殊開核功能的特製卡,這些都已成為過往雲煙。 評測 Asus Maximus VII Gene microATX: 終極解決方案 qhua 發表於 2014年7月26日 09:00 Plurk Intel Z97晶片組在推出後,各家協力廠商也一併更新了自家的產品線,當然位於龍頭的華碩電腦也針對這個新晶片組推出了一系列產品,Channel、TUF、ROG三大系列中都有對應的新產品推出,隸屬於ROG系列中的2張小板則是1個已經曝光上市,另外的則是還在計畫中。 評測 Intel Z97 M.2、SATA Express搶先登陸:Haswell Refresh小幅超頻,鮮少特色的Z97 (下) qhua 發表於 2014年7月25日 09:00 Plurk 看完前篇 Intel Z97 晶片組介紹,對新導入的 M.2、SATA Express 介面建立認知後,是否勾引起你採購、升級的興趣呢?接下來還有 4 款主機板產品,除了設計與功能性詳盡解析,還有效能實測比較,可做為採購前參考比較依據。 Thermaltake Urban T81:為水冷而生的雙門對開機殼 R.F. 發表於 2014年7月23日 09:00 Plurk Thermaltake Urban T81這款Full Tower機殼的設計核心就是水冷至上,在機身內部可放入多個水冷散熱排,最大可放置420mm的尺寸。在側板的開啟則是使用了不常見的雙門對開形式,換裝零組件時更為便利。 評測 MSI Z97 Gaming 5:電競主板6,000元有找 qhua 發表於 2014年7月22日 09:00 Plurk MSI Z97 Gaming 5:電競主板6,000元有找 評測 華碩 Z97I-Plus 主打多功全能,淺談 Mini-ITX 主機板設計 qhua 發表於 2014年7月17日 09:00 Plurk Mini-ITX 主機板以往是偏向工業用途,隨著處理器效能進化,溫度因製程進步的關係而逐漸降低等優勢,漸漸的開始吸引希望電腦小型化,甚至是低噪音平台的使用者關注。這潮流驅使主機板廠相繼投入,針對家庭使用者需求調整以往生硬的佈局,推出舉如迎合 HTPC 應用最佳化的產品。 上一頁30下一頁
評測 Fujitsu FSX-240GB - 主打高耐久SLC顆粒,大容量消費性機種 bisheng 發表於 2014年8月19日 09:00 Plurk 對快閃記憶體結構稍微有認知的人,一談到SLC類型顆粒,腦袋中浮現的不外乎是耐操又有凍頭、價格極貴。亦有不少玩家表示,樂於見到採用SLC顆粒的固態硬碟推出,然而當這一天可能成真時,你是否會付諸行動呢!
評測 PowerColor - Devil Dual Core R9 290X - 用料、做工一等一的卡王 qhua 發表於 2014年8月18日 09:00 Plurk 在AMD推出Radeon R9 295X2之後,就完全在單卡雙核心旗艦中稱霸到現在,對手NVIDIA所推出的GTX TITAN-Z目前完全沒辦法與之抗衡。同時間AMD的AIB協力廠商也並沒有閒著,撼訊也推出目前全球首款採用空冷架構的Devil 13 Dual Core R9...
評測 Crucial MX100 - 採用16nm快閃記憶體,低價但功能齊備 bisheng 發表於 2014年8月16日 09:00 Plurk Crucial今年初才推出固態硬碟新主力機種M550,近期卻又拋出MX100這顆震撼彈。雖然M500主力戰將位置拱手讓給M550,卻調降價格續存下來,具有高規低賣搶市的意味。而MX100定位明確為價格導向,採用16nm製程快閃記憶體藉以壓低成本,推估將用來接替M500市場,...
評測 SoC主機板應用效能剖析 湊整台萬元有找,你買是不買? R.F. 發表於 2014年8月14日 09:00 Plurk 近期電腦組裝市場上出現了有趣的產品,將主機板和處理器合而為一。不過這種東西不是老早就有了嗎?主要原因有二:新款產品已經將各種主要的晶片合併至處理器封裝內,不像過去主機板還要焊上南北橋晶片。其次是此類產品的價格往下調整,以及效能上的提升,在價格和效能上已取得不錯的平衡。
評測 延續上代架構小幅更新規格,華碩 Maximus VII Impact 產品解析 qhua 發表於 2014年8月09日 09:00 Plurk 華碩在推出第 1 代 ROG Mini-ITX 主機板後,著實創造了一股旋風,打破一般使用者對於小板無法超頻的刻板印象,同時也導入非常多功能。小板不再是堪用的等級,而是搖身一變成為小鋼砲,強調小而精的概念隨之風行。隨著 Z97 的推出,華碩也對其進行更新,名為 Maximu...
評測 ASRock Z97 Extreme6 主機板獨創 Ultra M.2,搭固態硬碟實測速度破 1GB/s bisheng 發表於 2014年8月06日 09:00 Plurk 越來越多主機板加入 M.2 插槽設計,讓使用者裝配相對應介面固態硬碟使用,儘管有晶片組可提供通道數量這限制,頻寬仍然得以超越 SATA 6Gb/s 達到 1GB/s。ASRock 更設計出 Ultra M.2 突破這限制,取用處理器所內建 PCIe 3.0 x4 通道,將能...
評測 華碩 Strix GTX 780 顯示卡,風扇自動停轉靜音設計 qhua 發表於 2014年7月29日 09:00 Plurk 顯示卡產品近年來因晶片廠的強力限制,開始造成協力廠之間一股相似潮,在不能越線的限制壁壘下,難以突破產品大同小異的困境,不再有以往產品那般激情,如超高時脈特挑旗艦產品,或者是主打擁有特殊開核功能的特製卡,這些都已成為過往雲煙。
評測 Asus Maximus VII Gene microATX: 終極解決方案 qhua 發表於 2014年7月26日 09:00 Plurk Intel Z97晶片組在推出後,各家協力廠商也一併更新了自家的產品線,當然位於龍頭的華碩電腦也針對這個新晶片組推出了一系列產品,Channel、TUF、ROG三大系列中都有對應的新產品推出,隸屬於ROG系列中的2張小板則是1個已經曝光上市,另外的則是還在計畫中。
評測 Intel Z97 M.2、SATA Express搶先登陸:Haswell Refresh小幅超頻,鮮少特色的Z97 (下) qhua 發表於 2014年7月25日 09:00 Plurk 看完前篇 Intel Z97 晶片組介紹,對新導入的 M.2、SATA Express 介面建立認知後,是否勾引起你採購、升級的興趣呢?接下來還有 4 款主機板產品,除了設計與功能性詳盡解析,還有效能實測比較,可做為採購前參考比較依據。
Thermaltake Urban T81:為水冷而生的雙門對開機殼 R.F. 發表於 2014年7月23日 09:00 Plurk Thermaltake Urban T81這款Full Tower機殼的設計核心就是水冷至上,在機身內部可放入多個水冷散熱排,最大可放置420mm的尺寸。在側板的開啟則是使用了不常見的雙門對開形式,換裝零組件時更為便利。
評測 華碩 Z97I-Plus 主打多功全能,淺談 Mini-ITX 主機板設計 qhua 發表於 2014年7月17日 09:00 Plurk Mini-ITX 主機板以往是偏向工業用途,隨著處理器效能進化,溫度因製程進步的關係而逐漸降低等優勢,漸漸的開始吸引希望電腦小型化,甚至是低噪音平台的使用者關注。這潮流驅使主機板廠相繼投入,針對家庭使用者需求調整以往生硬的佈局,推出舉如迎合 HTPC 應用最佳化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