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零組件評測 零組件評測 的最新熱門文章 評測 Asus Hyper M.2 x4 轉接卡,花小錢讓固態硬碟突破 SATA 6Gb/s 頻寬枷鎖 bisheng 發表於 2014年7月14日 09:00 Plurk M.2 固態硬碟可採用 PCIe 通訊協定,突破現行 SATA 6Gb/s 那約 570MB/s 頻寬極限枷鎖,唯一難處是老電腦普遍無緣享受到。華碩即將推出這 Hyper M.2 x4 轉接卡,支援多種尺寸規格 M.2 模組,並相容於 PCIe 3.0 x4 介面。只要少許... 評測 Fujitsu F100 低價位固態硬碟新品,讀取速度可衝破 550MB/s bisheng 發表於 2014年7月09日 09:00 Plurk Fujitsu 今年固態硬碟產品線新規劃,除了先前所介紹採用 SLC 顆粒的 FSX 系列,另有這款低價位導向的 F100。這款產品採用台系設計方案,搭配 Intel 製快閃記憶體顆粒,雖然控制器為 4 通道設計,實測 128GB 款最高讀取速度卻能達到 550MB/s 之... 評測 微星 Z97 Gaming 9 AC,音效掛帥主機板深度解析 qhua 發表於 2014年7月08日 09:00 Plurk 微星 Gaming 系列主機板起源在 Intel Z77 晶片組世代,歷經後續 Z87 晶片組的改良,再到 Z97晶片組的集大成產品,目前產品線中屬 Gaming 9 AC 最為頂級,也是微星在主機板上的顛峰之作,將音效部份發揮至極限,將改變一般使用者對於內建音效堪用的看法... 評測 OCZ RevoDrive 350 PCI-E 固態硬碟測試,極速上看 1800MB/s bisheng 發表於 2014年7月05日 09:00 Plurk OCZ 合併進 Toshiba 之後,品牌當前仍然維持獨立運作,近期比較吸引人的亮點,是 PCI-E 介面新品 RevoDrive 350。延續該系列多組實體固態硬碟,搭配自家 VCA 2.0 控制器組合而成,最高循序存取速度達讀取 1800MB/s、寫入 1700MB/s... 新聞 PCADV 120期、7月1日出刊:SoC主機板多功能實戰應用、效能比拚 bisheng 發表於 2014年7月01日 09:00 Plurk 最近有不少讀者詢問,SoC 平台電腦可以怎麼玩?我們這個月針對AMD、Intel雙方SoC產品,進行了舉如土砲NAS、自組路由器等應用比較,並且有7款主機板採購集測,從理論效能到實際應用效果一次全包。此外,Intel最新Haswell Refresh世代,不鎖倍頻K系列處理... 評測 耐力賽開跑 SSD掉速測試:工業標準測具上線,效能罩門無所遁形 bisheng 發表於 2014年6月30日 09:00 Plurk 在之前群測會專題中,我們進行了固態硬碟集測,240/256GB容量級距產品一共18款。當時以概觀效能為測試基準,介紹與比較這些市場當前銷售機種,並且設定3個價格帶分別推薦產品。不過我們一直在思考,這足以展現固態硬碟真實效能嗎?撰稿當時因緣際會,和專業標準測試廠商展開互動,經... 評測 16款顯示卡 決戰5K價位帶:拆卡看用料,預算怎麼花最划算 qhua 發表於 2014年6月26日 09:00 Plurk 顯卡要怎麼挑一直是最多人問的問題3000元太差、8000元太貴,5000元是能接受的上限5K價位帶當中,有哪些值得推薦的好產品就讓我們拆卡看用料,上機跑效能,讓他們一決勝負吧! 評測 SoC革命,Intel Bay Trail與AMD Beema:PC小型化潮流,效能要強電力更要省 魯蛇實驗室 發表於 2014年6月24日 09:00 Plurk 打從行動裝置出現後,SoC這名詞就大幅出現在人們眼前。然而SoC到底是什麼?說穿了也不是個新的概念或是想法,甚至早就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而不自知罷了。除了ARM架構的SoC之外,x86陣營的老大哥們AMD與Intel也在準備讓SoC進入零售領域,但SoC設計到底有什麼魅力與價... 評測 撼訊Devil 13 Dual Core R9 290X,空冷中的效能顛峰 qhua 發表於 2014年6月20日 09:00 Plurk 撼訊Devil 13 Dual Core R9 290X,空冷中的效能顛峰 評測 省電先決,土砲低電壓處理器:買不到沒關係,自己動手土砲改出來 qhua 發表於 2014年6月17日 15:00 Plurk 低電壓版處理器一直都是追求靜音、極致小的玩家中的夢幻逸品,不過很可惜的是台灣幾乎沒有正式販賣過這類型產品,在Intel目前第四代Core產品中,產品結尾部分會有接上一個英文代號,如K(超頻版)、S(65W版本)、T(35W版本),而無接上任何字串的則是屬於常規電壓版(84W... 評測 PowerColor PCS+ R9 290評測:更涼快,2.5槽的散熱解決方案 qhua 發表於 2014年6月13日 09:00 Plurk AMD目前的產品線以Radeon R9為最高階,其中又以代號Hawaii的核心為目前的頂級繪圖晶片,分別為R9 290X與R9 290,兩者之間差異點在串流處理器(SP)與核心時脈之間的差異,分別為2816、2560個,核心時脈差距則是1000與947MHz。以我們的經驗來... 評測 Asus Xonar Essence STX II 7.1 評測:神獸音效卡全新改款,MUSES系列OPA上身 bisheng 發表於 2014年6月12日 16:00 Plurk 自推出Essence系列音效卡後,華碩一度轉移重心力攻USB DAC市場,直到近期才回過頭翻新音效卡產品線。首登場的Essence STX II系列維持Hi-Fi調音導向,而且同時間推出Essence STX II 7.1版本,內附以往列為選配的類比輸出擴充卡。 上一頁31下一頁
評測 Asus Hyper M.2 x4 轉接卡,花小錢讓固態硬碟突破 SATA 6Gb/s 頻寬枷鎖 bisheng 發表於 2014年7月14日 09:00 Plurk M.2 固態硬碟可採用 PCIe 通訊協定,突破現行 SATA 6Gb/s 那約 570MB/s 頻寬極限枷鎖,唯一難處是老電腦普遍無緣享受到。華碩即將推出這 Hyper M.2 x4 轉接卡,支援多種尺寸規格 M.2 模組,並相容於 PCIe 3.0 x4 介面。只要少許...
評測 Fujitsu F100 低價位固態硬碟新品,讀取速度可衝破 550MB/s bisheng 發表於 2014年7月09日 09:00 Plurk Fujitsu 今年固態硬碟產品線新規劃,除了先前所介紹採用 SLC 顆粒的 FSX 系列,另有這款低價位導向的 F100。這款產品採用台系設計方案,搭配 Intel 製快閃記憶體顆粒,雖然控制器為 4 通道設計,實測 128GB 款最高讀取速度卻能達到 550MB/s 之...
評測 微星 Z97 Gaming 9 AC,音效掛帥主機板深度解析 qhua 發表於 2014年7月08日 09:00 Plurk 微星 Gaming 系列主機板起源在 Intel Z77 晶片組世代,歷經後續 Z87 晶片組的改良,再到 Z97晶片組的集大成產品,目前產品線中屬 Gaming 9 AC 最為頂級,也是微星在主機板上的顛峰之作,將音效部份發揮至極限,將改變一般使用者對於內建音效堪用的看法...
評測 OCZ RevoDrive 350 PCI-E 固態硬碟測試,極速上看 1800MB/s bisheng 發表於 2014年7月05日 09:00 Plurk OCZ 合併進 Toshiba 之後,品牌當前仍然維持獨立運作,近期比較吸引人的亮點,是 PCI-E 介面新品 RevoDrive 350。延續該系列多組實體固態硬碟,搭配自家 VCA 2.0 控制器組合而成,最高循序存取速度達讀取 1800MB/s、寫入 1700MB/s...
新聞 PCADV 120期、7月1日出刊:SoC主機板多功能實戰應用、效能比拚 bisheng 發表於 2014年7月01日 09:00 Plurk 最近有不少讀者詢問,SoC 平台電腦可以怎麼玩?我們這個月針對AMD、Intel雙方SoC產品,進行了舉如土砲NAS、自組路由器等應用比較,並且有7款主機板採購集測,從理論效能到實際應用效果一次全包。此外,Intel最新Haswell Refresh世代,不鎖倍頻K系列處理...
評測 耐力賽開跑 SSD掉速測試:工業標準測具上線,效能罩門無所遁形 bisheng 發表於 2014年6月30日 09:00 Plurk 在之前群測會專題中,我們進行了固態硬碟集測,240/256GB容量級距產品一共18款。當時以概觀效能為測試基準,介紹與比較這些市場當前銷售機種,並且設定3個價格帶分別推薦產品。不過我們一直在思考,這足以展現固態硬碟真實效能嗎?撰稿當時因緣際會,和專業標準測試廠商展開互動,經...
評測 16款顯示卡 決戰5K價位帶:拆卡看用料,預算怎麼花最划算 qhua 發表於 2014年6月26日 09:00 Plurk 顯卡要怎麼挑一直是最多人問的問題3000元太差、8000元太貴,5000元是能接受的上限5K價位帶當中,有哪些值得推薦的好產品就讓我們拆卡看用料,上機跑效能,讓他們一決勝負吧!
評測 SoC革命,Intel Bay Trail與AMD Beema:PC小型化潮流,效能要強電力更要省 魯蛇實驗室 發表於 2014年6月24日 09:00 Plurk 打從行動裝置出現後,SoC這名詞就大幅出現在人們眼前。然而SoC到底是什麼?說穿了也不是個新的概念或是想法,甚至早就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而不自知罷了。除了ARM架構的SoC之外,x86陣營的老大哥們AMD與Intel也在準備讓SoC進入零售領域,但SoC設計到底有什麼魅力與價...
評測 撼訊Devil 13 Dual Core R9 290X,空冷中的效能顛峰 qhua 發表於 2014年6月20日 09:00 Plurk 撼訊Devil 13 Dual Core R9 290X,空冷中的效能顛峰
評測 省電先決,土砲低電壓處理器:買不到沒關係,自己動手土砲改出來 qhua 發表於 2014年6月17日 15:00 Plurk 低電壓版處理器一直都是追求靜音、極致小的玩家中的夢幻逸品,不過很可惜的是台灣幾乎沒有正式販賣過這類型產品,在Intel目前第四代Core產品中,產品結尾部分會有接上一個英文代號,如K(超頻版)、S(65W版本)、T(35W版本),而無接上任何字串的則是屬於常規電壓版(84W...
評測 PowerColor PCS+ R9 290評測:更涼快,2.5槽的散熱解決方案 qhua 發表於 2014年6月13日 09:00 Plurk AMD目前的產品線以Radeon R9為最高階,其中又以代號Hawaii的核心為目前的頂級繪圖晶片,分別為R9 290X與R9 290,兩者之間差異點在串流處理器(SP)與核心時脈之間的差異,分別為2816、2560個,核心時脈差距則是1000與947MHz。以我們的經驗來...
評測 Asus Xonar Essence STX II 7.1 評測:神獸音效卡全新改款,MUSES系列OPA上身 bisheng 發表於 2014年6月12日 16:00 Plurk 自推出Essence系列音效卡後,華碩一度轉移重心力攻USB DAC市場,直到近期才回過頭翻新音效卡產品線。首登場的Essence STX II系列維持Hi-Fi調音導向,而且同時間推出Essence STX II 7.1版本,內附以往列為選配的類比輸出擴充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