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款 iPad Pro 升級M2晶片,也是繼 MacBook Air 及 MacBook Pro 13.3後,率先搭載M2晶片的機型,尤其還是款平板電腦,究竟M2晶片帶來什麼改變?對生產力有哪些幫助?這一次真的可以用來取代 MacBook 了嗎?還是除了M2晶片之外,就沒有其他驚喜了呢?讓我們一起來探究。
文章目錄
M系列晶片的iPad Pro及iPad Air
在2021年時,Apple 將 iMac 及 MacBook 上使用的M1晶片,首次應用在 iPad Pro 上,也可以理解為將桌機及筆電搭載的處理器應用在平板身上,因此格外引人注目,而首款搭載的機型就是 iPad Pro,也讓 iPad、iPad mini、iPad Air 的分野更明確,iPad Pro 自然就是最高階的旗艦機。不過,在2022年推出新款 iPad Air 時,又出乎意外的搭載M1晶片,讓第五代 iPad Air 規格直逼 iPad Pro。在時隔半年後,iPad Pro 推出2022年版本,並由M1晶片升級至M2晶片,且當時只有 MacBook Air 及 MacBook Pro 13.3吋採用M2晶片,無疑又拉開 iPad Pro 與其他 iPad 的差異。
iPad Pro(M2)、iPad Pro(M1)、iPad Air(M1)核心規格 |
|||||
|
iPad Pro(M2) |
iPad Pro 2022(M1) |
iPad Air(M1) |
||
坊間型號 |
M2 iPad Pro 11吋 |
M2 iPad Pro 12.9吋 |
M1 iPad Pro 11吋 |
M1 iPad Pro 12.9吋 |
iPad Air 5 |
發表時間 |
2022年10月 |
2021年4月 |
2022年3月 |
||
螢幕尺寸 |
11吋 |
12.9吋 |
11吋 |
12.9吋 |
10.9吋 |
顯示器等級 |
Liquid Retina |
Liquid Retina XDR |
Liquid Retina |
Liquid Retina XDR |
Liquid Retina |
處理器 |
M2晶片 |
M1晶片 |
M1晶片 |
||
CPU/GPU核心數 |
8/10 |
8/8 |
8/8 |
||
記憶體 |
8GB、16GB |
8GB、16GB |
4GB |
||
儲存空間 |
128GB、256GB、512GB、1TB、2TB |
128GB、256GB、512GB、1TB、2TB |
64GB、256GB |
||
主相機 |
●雙鏡頭:1,200萬像素廣角、f/1.8;1,000萬像素超廣角、f/2.4;2倍光學變焦 ●光學電達掃描儀 ●照片智慧型HDR 4 |
●雙鏡頭:1,200萬像素廣角、f/1.8;1,000萬像素超廣角、f/2.4;2倍光學變焦 ●光學電達掃描儀 ●照片智慧型HDR 3 |
●1,200萬像素廣角、f/1.8光圈、5倍數位變焦 ●照片智慧型HDR 3 |
||
前置相機 |
●原深感測相機系統,配備1,200萬像素超廣角相機、f/2.4 ●人物居中功能 ●照片智慧型HDR 4 |
●原深感測相機系統,配備1,200萬像素超廣角相機、f/2.4 ●人物居中功能 ●照片智慧型HDR 3 |
1,200萬像素超廣角 |
||
安全認證 |
Face ID |
Face ID |
Touch ID(電源鍵) |
||
藍牙 |
5.3 |
5.0 |
5.2 |
||
行動網路 |
5G |
5G |
5G |
5G |
5G |
Wi-Fi |
Wi‑Fi 6E |
Wi-Fi 6 |
Wi-Fi 6 |
||
體積(mm) |
247.6×178.5×5.9 |
280.6×214.9×6.4 |
247.6×178.5×5.9 |
280.6×214.9×6.4 |
247.6×178.5×6.1 |
重量 |
468公克起 |
682公克起 |
468公克起 |
682公克起 |
461公克起 |
6個iPad Pro 2022重點特色
雖說 iPad Pro 是 iPad 系列中,硬體規格最高的機型,但 iPad Pro 2022發表時,因為外型、螢幕、硬體規格幾乎沒有太大的改變,同樣也推出11吋及12.9吋兩種尺寸,因此升級M2晶片可以說是最大的特色。尤其在發表當時,也只有 MacBook Air 及 MacBook Pro 13.3吋採用M2晶片,因此率先搭載在 iPad Pro 2022上,也拉開與其他 iPad 的差異性。以下則透過12.9吋機型來認識全新 iPad Pro。
特色1:升級M2晶片,GPU效能出色
要說到新款 iPad Pro 的特色,毫無爭議,必是升級M2晶片。
M2晶片是基於M1晶片改良,採用第二代5奈米製程技術打造,具備8核心 CPU,包括4個高效能核心和4個節能核心,以及最高10核心 GPU,還有16核心神經網路引擎。在 Apple 官網介紹中可見,M2晶片的 CPU 效能將比M1晶片快15%;GPU 繪圖處理效能則提升35%;神經網路引擎速度提升40%。因此,應用在3D設計、擴增實境(AR)模型,以及高效能遊戲時,可以帶來更勝以往的表現。
此款 iPad Pro 為16GB記憶體、1TB儲存空間規格,實際以坊間軟體來進行測試,由 Geekbench 5來看,M2的單核心效能較M1成長約8%,多核心則成長約14%,GPU則成長約38%,確實在 GPU 的成長幅度較為顯著。在 AnTuTu 的測試中,同樣也是 GPU 成長幅度較大,再利用3DMark Wild Life Extreme 來測試遊戲表現,較M1升級約26%。以直觀來看,在執行偏重圖形性能的App或遊戲時,新款 iPad Pro 會比前一代更加流暢。
iPad Pro 2022(M2)及 iPad Pro 2021(M1)效能測試比較 |
||
|
iPad Pro 2022(M2) |
iPad Pro 2021(M1) |
Geekbench 5 |
||
Single-Core |
1,866 |
1,717 |
Multi-Core |
8,549 |
7,320 |
GPU |
32,944 |
20,395 |
AnTuTu |
||
CPU |
299,153 |
207,245 |
GPU |
755,975 |
435,426 |
MEM |
227,110 |
198,117 |
UX |
172,815 |
103,314 |
總分 |
1,455,053 |
944,102 |
3DMark Wild Life Extreme |
||
Overall Score |
6,800 |
5,035 |
Average frame rate |
40.7fpsa |
30.8fps |
■ iPad Pro 2022(M2)及 iPad Pro 2021(M1)都為16GB記憶體加1TB儲存容量版本。
特色2:M2晶片內建ProRes硬體加速器
因為影音創作的需求,近年 Apple 在推出 iPad 系列產品時,也都強調於影片剪輯的高度支援度,在定位於旗艦的 iPad Pro 上更為顯著。而在M2晶片中,加入 ProRes 硬體加速器也是重要特色,也就是說新款 iPad Pro 在執行 ProRes、ProRes Raw 檔案時,可以加速啟動,讓軟體運算更流暢,而這也是前一代搭載M1晶片的 iPad Pro 所沒有的規格。
實際以 iPhone 14 Pro Max 拍攝 ProRes 422 HQ 格式的影片來進行影像轉檔的測試,其影片檔案的規格為4K/30fps、時間1分鐘、大小約為5.77GB。利用 iPad 版 DaVinci Resolve 18進行轉檔,推疊三層時間軸,分別測試 ProRes 輸出成H.264、H.265、ProRes 檔案格式的時間,大約在5~9秒即可轉檔完成。
與同樣搭載M1晶片的 iPad Air 2022比較 ProRe 格式檔案的轉檔速度,搭載M2晶片的 iPad Pro 2022在轉存為H.264或H.265格式時,速度約可以減半,已經有感速度的提升,但在輸出 RroRes 格式時,速度從 27.43秒縮減為5.7秒,展現M2晶片內建 ProRes 硬體加速器的優勢。因此,如果平時有 RroRes 格式的編輯需求,搭載M2晶片的 iPad Pro 2022會是更好的選擇。
iPad Pro 2022(M2)及 iPad Air 2022(M1)輸出ProRe檔案時間 |
||
|
iPad Pro 2022(M2) |
iPad Air 2022(M1) |
輸出H.264格式 |
8.55秒 |
17.29秒 |
輸出H.265格式 |
6.62秒 |
17.81秒 |
輸出RroRes格式 |
5.7秒 |
27.43秒 |
■以 DaVinci Resolve 18進行轉檔
特色3:支援Wi-Fi 6E規範
新款 iPad Pro 除了升級M2晶片外,無線網絡規格也升級至最新的 Wi-Fi 6E,這也是 Apple 首款對應 Wi-Fi 6E 的產品,下載速度達2.4Gb/s,將比上一代快達2倍。
Wi-Fi 6E 是基於 Wi-Fi 6架構,其中E代表 Extension,也可以說 Wi-Fi 6E 為 Wi-Fi 6的延伸,同樣使用802.11ax技術進行無線連接,但新增可用的頻道,由 Wi-Fi 2.4GHz和5GHz頻段,延伸擴展到 Wi-Fi 6GHz 頻段,以解決頻段擁擠的問題,提供更穩定的無線網路連線品質。
不過,雖然新款 iPad Pro 支援 Wi-Fi 6E 無線網路規範,但台灣目前還未開放 Wi-Fi 6GHz 頻段,只能說新款 iPad Pro 具備對應的規格,待未來頻段開放後,就能無痛升級使用。
特色4:Liquid Retina Display XDR(mini LED)顯示器
雖說新款 iPad Pro 的螢幕規格與前代相同,但採用 Liquid Retina Display XDR 顯示器卻是12.9吋獨有的規格。
Liquid Retina Display XDR 顯示器,也就是 mini LED 顯示技術。在 Apple 官網介紹中表示,Liquid Retina Display XDR 顯示器採用超過1萬顆 mini LED,並畫分為2,596個局部調光的LED陣列,可以依據畫面精確調整亮度,因此可以呈現1,000,000:1 對比度,1,000尼特的螢幕亮度,甚至最高達1,600尼特峰值亮度。簡單來說,應用 mini LED 顯示技術的特性,可讓螢幕亮部更亮、暗部更暗,對比更明顯,同時畫面保留更多細節,在太大陽下也能看清楚,此外,顏色的飽和度也會較採用 Liquid Retina 顯示器的 iPad Pro 來得漂亮。
就筆者觀看的視覺感受來說,在光源正常的環境下,色彩表現差異不大,但光源較弱的環境時,就能看出螢幕的差異,以下也提供圖片參考,不過螢幕在經過相機翻拍及印刷後,並不能完全呈現顏色的表現,僅提供參考,實際觀看感受,建議可以至 Apple Store 實體店眼見為憑。
特色5:Apple Pencil懸浮功能搶先預覽
新款 iPad Pro 同樣是支援第二代 Apple Pencil,不過新增 Apple Pencil 懸浮功能,目前也是新款 iPad Pro 獨有功能,可以在 Apple Pencil 距離 iPad Pro 顯示器12公釐時,螢幕就能偵測到由筆尖發出的電磁訊號,讓M2晶片解讀這些訊號後,確認 Apple Pencil 的3D位置,並提供預覽功能。
概念上很像電腦滑鼠,只要 Apple Pencil 在螢幕上方,就會出現類似滑鼠的「鼠標」,但目前應用其實不算太多,主要在 iPad OS 的介面互動,以及內建 App 的搭配使用,第三方 App 的支援甚少。在介面互動上,可以看到筆尖在 App 圖示上方時,圖示會略為放大;在指向 App 裡的功能選項上,也有同樣的效果。
另外,在進行繪圖時,也會出現筆觸預覽效果,例如使用內建備忘錄的手寫功能時,可預覽當下選定的筆觸效果,如線條粗細、顏色深淺及變化,在未下筆之前,就可預先顯示在螢幕上。不過,目前還沒有提供三維方向的偵測,也就是無法根據 Apple Pencil 筆尖角度,判斷可能因為下筆方向不同,而出現不同的筆觸效果。
特色6:雙鏡頭加光學雷達系統
目前 iPad 系列中,只有 iPad Pro 配置雙鏡頭,再加上 LiDAR 光學雷達掃瞄系統,可用於距離、環境偵測及繪圖等面向,應用在AR環境的建構也有相當有幫助。只不過相機規格從2020年開始,就沒有太大的改變,而今年在M2晶片下,則多支援 ProRes 的錄影格式。
在相機規格部分,與iPhone 11系列一樣,是矩型的設計,分別有1,200萬像素廣角鏡頭、1,000萬像素超廣角鏡頭,支援4K影片、智慧HDR 等拍攝功能。更重要的是配置 LiDAR 光學雷達掃瞄系統,用來測量光在觸及物體與反射回來所需的時間,做為距離的判斷,且大約可測量五米外周圍物體的距離,用以強化 AR 的操作體驗,以內建的測距儀 App 測量物體,不用精準對好位置就可以測量,速度與精準度都相當不錯。
只不過目前 AR 的相關應用還是較少,大都是特定的工作需求,因此對大部分用戶來說,LiDAR 也就缺少了必要性,但如果是經常需要環境偵測及繪圖的工作者,如室內設計師就可以透過 LiDAR 快速掃瞄環境。
採購M2版iPad Pro前的疑惑
由於 iPad Pro 是 iPad 系列中最旗艦款的產品,不管是規格配置或價格,都是全系列中最高階,甚至價格還比 MacBook 來得貴,因此市場自然對它抱著相當大的期待。然而,2022年推出的新款 iPad Pro 升級幅度較小,究竟值不值得升級?又或是適合誰購買?真能拿來取代 MacBook 使用嗎?諸如此類的問題,都是採買前的疑惑,以下也針對幾個常見的問題來解答。
新版iPad Pro真的只有升級M2晶片?
確實由外型來看,新款 iPad Pro 與上一代幾乎沒有差異,在近期 Apple 全系列產品都新增不少新顏色下,iPad Pro 仍然是只有銀色及太空灰色可以選擇,且新舊兩款放在一起,還真不容易分辨,若真要找出不同點,或許在機身背面可以看到新款多「iPad Pro」字樣。
另外,就如同前面的篇幅介紹,升級M2晶片是所有升級中最大的特色,但其他還有支援 Wi-Fi 6E 無線網路規範、藍牙5.3版本,都是規格上的升級,只不過因為台灣還沒開放 Wi-Fi 6E 頻段,所以這項升級目前沒有實質的應用。
至於 Apple Pencil 懸浮功能,其實也是新款 iPad Pro 獨有,但也是基於M2晶片的運算而來,且懸浮功能也不是絕對必要,目前也還沒有提供三維方向的偵測,再加上第三方 App 的支援較少,因此較無法感受到升級帶來的絕對優勢。
需要選購Apple Pencil及鍵盤嗎?
Apple 為擴充 iPad 的應用,推出的專屬配件有聰穎雙面夾、Apple Pencil、鍵盤式聰穎鍵盤、巧控鍵盤。如果有繪圖的需求,iPad Pro 必須搭配第二代 Apple Pencil,同時也才能使用懸浮功能,但如果沒有繪圖及手寫的習慣,倒也不是非得選購,畢竟4,390元的售價並不便宜。
至於鍵盤的選擇有兩種,巧控鍵盤是採用懸臂式設計,能在80~130度間自由將螢幕調整不同角度,按鍵則是剪刀腳結構的設計,具備1mm鍵程,打字的手感更像筆電,也有觸控板可以使用。但重量約為688克,再加上平板的重量後,總重約為1.37公斤,比 MacBook Air 的1.24公斤還重,且售價為11,690元。
另一個鍵盤式聰穎雙面夾,重量適中,並可讓 iPad Pro 展開180度使用,且價格為6,890元,是相對較好入手的選擇,但打字手感不如巧控鍵盤。因此,如果有大量文字輸入需求,預算也允許,建議不妨還是選擇巧控鍵盤。
iPad Pro可以用來取代MacBook嗎?
Apple 在2020年推出 iPad Pro 時,以「你的下一台電腦,何必是電腦。」為宣傳,一路發展至今,iPad Pro 還搭載同 MacBook 一樣的M2晶片,但筆者認為兩者定位還是不同,與其說「取代」,不如說「替代」。
不能取代的原因有系統、硬體及習慣。儘管近年 Apple 將 macOS 設計的更像 iPad OS,但累積多年的使用習慣下,在電腦上操作的視窗軟體,轉換成 App 切換還是相當不便,雖然 iPad OS 很早就支援多視窗顯示,但邏輯還是不同,特別是電腦版的軟體變成 App 之後,為考量觸控操作及可顯示空間的限制,介面及功能跟電腦版還是很不同。
而 iPad Pro 的優勢還是輕巧好攜帶,前提是沒有加上巧控鍵盤,想要輕鬆出門時,就可用 iPad Pro 替代 MacBook,用來上網、追劇、繪圖, 搭配一支 Apple Pencil 就很方便,甚至透過手寫可以更直覺標示出重點;但重度工作需求下,要大量文字輸入、執行專業軟體或複雜的操作時,筆電的設計還是較為適合。
當然,每個人習慣不同,也不會有標準的答案,如果 MacBook 上的使用需求,已完全可以用 iPad Pro 來取代,那也不無不可。畢竟 Apple 也為 iPad Pro 推出巧控鍵盤,組合起來就像筆電模式。
該升級iPad Pro嗎?或選擇iPad Air即可?
搭載M系列晶片的 iPad 有三款,分別為 iPad Pro 2021(M1)、iPad Air 2022、iPad Pro 2022(M2),雖然都是M系列晶片,但 Air 及 iPad 因為定位不同,在其他硬體規格自然也有差異,如記憶體、螢幕、相機…等。此外,三款價差不小,最便宜的自然是19,900元起跳的 iPad Air ,而 iPad Pro 2021(M1)已在官網下架,12.9吋目前坊間售價則比建議售價再降約3,000元左右。因此,與新款 iPad Pro 的價差約可達6,000元不等。
如果是以價格來看,iPad Air 自然是最好入手的價格,但M1晶片畢竟是二年前的產品,速度慢了一些、不支援 ProRes 硬體加速器,然而如果這些都沒有影響,那M1版的 iPad Air 就有很好的性價比。當然,預算再加約3,000元左右,現在可買到11吋 iPad Pro 2021(M1),也是相當不錯的選擇。
若是有大螢幕需求者,自然要選擇12.9吋的 iPad Pro,以 Apple 近期產品頻繁的更新速度,自然是買新不買舊,但6,000元價差也不少,還是依自身經濟狀況衡量。但如果已是M1版 iPad Pro,也都能應付日常的操作,倒是可以跳過這次的升級。
iPad Pro 2021(M1)、iPad Air 2022、iPad Pro 2022(M2)售價 |
||||
|
iPad Air 5(M1) |
iPad Pro 11吋(M2) |
iPad Pro 12.9吋(M2) |
|
64GB |
Wi-Fi |
19,900元 |
✗ |
✗ |
Wi-Fi+5G |
24,900元 |
✗ |
✗ |
|
128GB |
Wi-Fi |
✗ |
27,900元 |
37,900元 |
|
Wi-Fi+5G |
✗ |
32,900元 |
42,900元 |
256GB |
Wi-Fi |
24,900元 |
31,400元 |
41,400元 |
Wi-Fi+5G |
29,900元 |
36,400元 |
46,400元 |
|
512GB |
Wi-Fi |
✗ |
38,400元 |
48,400元 |
|
Wi-Fi+5G |
✗ |
43,400元 |
53,400元 |
1TB |
Wi-Fi |
✗ |
52,400元 |
62,400元 |
|
Wi-Fi+5G |
✗ |
57,400元 |
67,650元 |
2TB |
Wi-Fi |
✗ |
66,400元 |
76,400元 |
|
Wi-Fi+5G |
✗ |
74,400元 |
81,650元 |
本文同步刊載於PC home雜誌
歡迎加入PC home雜誌粉絲團!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