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GPT-4壓著打的Google Bard,還能逆風翻盤超車Bing Chat嗎?

被GPT-4壓著打的Google Bard,還能逆風翻盤超車Bing Chat嗎?

OpenAI 橫空出世,打得老牌科技巨頭 Google 措手不及。影帝馬修.麥康納在《星際效應》裡告訴我們,墨菲定律意味著「有可能發生的事,遲早都會發生」。

然而 Google 用實際行動給影帝「上了一課」,墨菲定律指的就是「會出錯的事總會出錯」,而且越急越錯。

「Bard 不是搜尋引擎」

二月份Google 正式發佈「自研版 ChatGPT」Bard,但在展示當中,Bard 就暴露了自己的劣勢:容易捏造錯誤事實。

Bard 說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拍下了第一張系外行星的照片,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第一張系外行星是攝於 2004 年,由歐洲南方天文台出資打造的歐洲極大望遠鏡所攝,那時候 JWST 還在研發當中。

當晚 Google 股價暴跌,市值蒸發近千億美元。到現在,Google 仍然為這一失誤付出代價。

近日,據 CNBC 獲得的一份 Google 全體會議通話的錄音顯示,員工批評管理層,指摘 Google 的首次公開展示「倉促而拙劣」,操之過急,員工在 Google 內部論壇 Dory 上面留言,大部分提問都算不上友好,更像是對管理層的質問。

Bard 的產品負責人 Jack Krawczyk 在會議上做出一個讓人意料之外的回應,他表示 Bard 不是搜尋引擎,「這是我們一直談到的協作式人工智慧服務型實驗。我們在使用該產品時發現,它的神奇之處在於這個創造力夥伴,能幫助你成為想像力的火花,探索你的好奇心。」

同時他還補充道,「對於那些想用它進行搜尋的人,Google 建立了一個供內部使用的新功能,稱為 Search It」。

意味著未來 Google 會把人工智慧與原有的搜尋引擎進一步結合,但現在來講,檢索某些事物並不是 Bard 存在的本意。在某種程度上,Jack Krawczyk 幫 Bard 犯下的錯誤進行了正確辯護,然而細想一下,即便 Bard 不是搜尋引擎,這也不應成為是它犯錯的藉口。

原理上,Bard 跟 ChatGPT 都是聊天機器人:接受大量文字語料庫訓練後,根據使用者的提問,進而給出反饋,而且這個反饋是隨機且有傾向的,一切取決於該模型的訓練資料。

所以不難預料到 ChatGPT 出現過的問題,Bard 都會再犯一遍。不過幸好目前 Bard 依舊處於內測狀態,Google 還有足夠時間去偵錯、去最佳化,Google 要擔心的是別在產品發佈後再出問題,搶盡風頭的必應 Chat (Bing Chat),就是 Google 的前車之鑑。

用上 ChatGPT 的Bing答案也不見得正確卻沒人在意?

微軟年初向 ChatGPT 的母公司 OpenAI 追投數十億美元,用於模型訓練,同時宣佈會把 ChatGPT 整合到必應 Bing 搜尋系統當中。就在 Google 發佈 Bard 前一天,微軟兌現了這一承諾:使用者狂喜,市場反應高漲,OpenAI 一時勢不可擋。

被GPT-4壓著打的Google Bard,還能逆風翻盤超車Bing Chat嗎?

然而當使用者真正用上必應 Chat 之後,才發現其實它也是個半成品,一切都沒有想像中的那樣美好。口無遮攔、胡編亂造,剛上架的必應 Chat 在眾多使用者的嘗試下,一點點地顯現出聳人聽聞的「性格」,甚至有人想起科幻電影裡天網的橋段說,「人工智慧衍生出人格了」。

微軟不得不根據反饋,限制必應 Chat 的回覆次數,「閹割版」的必應 Chat 變得人畜無害,同時也沒那麼好用了。與此同時,微軟前段時間取得的技術紅利,也被一點點消磨殆盡。

這麼看來,若 Google 不想讓 Bard 重蹈覆轍,讓 Bard 與搜尋引擎切割也就變得無可厚非。Jack Krawczyk 在全體會議上也強調道,「我們將繼續專注於 Bard 的測試工作」。

而 Google CEO Sundar Pichai 則表示他們會在今年 I/O 大會上透露更多關於 Bard 的消息,這套「拖延戰術」雖可恥,但有用。至少在 Bard 正式與公眾見面之前,人們看到它所犯過的錯,也就只有那條關於系外行星照片的回答。

被GPT-4壓著打的Google Bard,還能逆風翻盤超車Bing Chat嗎?

一邊滅火,一邊加大馬力

雖然現在的 Google 被人工智慧搞得焦頭爛額,但他們還是堅信這項技術能夠造福人類。就在這周,Google 和柏林工業大學聯手公佈了最新視覺語言模型 PaLM-E,參數量達 5620 億。

在展示中,人們直接用語言下達命令,機器人就能對其做出相應。譬如命令機器人到廚房拿一包米片 (Rice chips),它需要規劃出一個包含「到廚房」、「找到」、「一包米片」、「回到發出指令者身邊」、「放下米片」的任務序列,這便是語言模型在機器人領域的應用,工程師不用再對機器人進行語言訓練,後者也能不費吹灰之力理解使用者的指令,進行而做出相應的行為。

這樣的應用,反而讓 Google 回到其原本擅長的領域,與其自亂陣腳,用 Bard 去跟 ChatGPT 正面硬剛,不如繞開雷區,做回一家科技巨頭所擅長的事:整合手上無限的資源,造出這個世界上本不存在的新事物。

人工智慧幫助 Google 造出了史上最強單一鏡頭的 Pixel 手機,也幫助 Waymo 坐上自動駕駛賽道的頭把交椅,Google 不是人工智慧領域的新玩家,也從未放棄人工智慧。

Pixel 3,圖片來源:9to5 Google。

或許在更遠的未來回看 Bard,只是 Google 進化之路中的小插曲。而 Google 未來是走向低谷,或是重回巔峰,今年 5 月 10 日的 I/O 開發大會將是關鍵節點。

一場戰爭剛剛開打。但可以肯定的是,鷸蚌相爭,使用者永遠會是受益者。

本文轉載自:ifanr

ifanr
作者

ifanr依托於中國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大潮,用敏銳的觸覺、出色的內容,聚焦 TMT 領域資訊,迅速成為中國最為出色的新銳科技Blog 媒體。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