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改電的 GT-R,昔日的東瀛戰神難上秋名山之巔

油改電的 GT-R,昔日的東瀛戰神難上秋名山之巔

自從R35在2017年進入十歲生日之後,市場上對於代號R36的新一代GT-R傳聞不曾間斷過。好消息:你喜歡的經典跑車將會被覆活。壞消息:是復活了,但是是油改電產品。

是的,日本人又把「油改電」玩出了新高度。

日產決定用最新的電氣化技術再次打造 GT-R R32 這款造於 1989 年的跑車,新車為 R32 EV。

不少人對 GT-R R32 的印象,始於 《頭文字 D》故事裡頭中里毅的座駕。但中里毅可能想不到,以後上秋名山,還得先看看有沒有充電站。

油改電的 GT-R,昔日的東瀛戰神難上秋名山之巔

至於為什麼決定打造 R32 EV,日產表示,該項目始於一名工程師對 GT-R 喜愛,這位工程師想要用最新的電氣化技術來打造自己最喜歡的汽車。

且不說日產的「最新電氣化技術」究竟有多少能拿得出手的東西,在這個日系轉型純電受阻的危急存亡之際,因工程師的個人喜愛之情,就可以成功項目立項,復刻一台舊車。

這樣純粹而天真的情懷,這樣支持自己工作與理想的企業,試問哪個專案經理聽了不得來一句永遠熱淚盈眶?

油改電的 GT-R,昔日的東瀛戰神難上秋名山之巔

當然,工程師或許是能圓了夢,那些對 GT-R 和「技術日產」還有些許念想的人,可要睡不好覺了。

純電舊物種,真正油改電

大家對「油改電」的認知,無非是用原有的燃油平台硬改成純電車型。

由於底盤並非根據純電車型的需求而設計,電池、電機的擺放和整體平衡都只能不斷妥協。比如電池就只見縫插針,在空出來的傳動軸等等位置卑微容身。

純電平台的底盤更加平整

續航短、剛度低,空間小,不管在哪個方面,油改電也很難與純電平台相提並論。

這是油改電的原罪,是油改電不受大家待見的原因。

按照油改電的定義,除非日產專門為 R32 EV 單獨打造了一個純電平台,不然 R32 EV 就是一台妥妥的油改電產品。

只不過其他品牌頂多改改現款車型,日產超脫於世俗,改起了古董車。

全新十一代雅閣 e:PHEV,油改電後電池包擠佔後備箱空間

而如果日產真給 R32 EV 造了一個新平台(當然這不太可能),那這台新車與原來的 GT-R R32 還有什麼關係? 

國外的朋友們,似乎也不買單。儘管語言不同,但大家對日產這一騷操作的不解倒是很相似:

好好一個情懷車,你幹嘛非得給它搞成四不像呢?

油改電的 GT-R,昔日的東瀛戰神難上秋名山之巔

日產打造 R32 EV 的願景或許很美好,只是不知道他們有沒有調研過:除了那位工程師,有很多人想要一台純電的 R32 嗎?

對於燃油死忠而言,純電驅動是違祖宗之法。對純電勢力來說,這樣的油改電是落後的代名詞。

而對於情懷黨,我們只是想要 R32 還是那台 R32。說得好聽點,這叫技術與情懷的同步探索,要說難聽的,可就是對燃油與純電的雙重背叛。

不過,在這條古法油改電的路上,日產並非隻身一人。

隔壁的大哥豐田,對此同樣有很深的造詣。

年初,豐田章男如同河神一般,拉出來兩台同樣出現在《頭文字 D》中,與 GT-R R32 同時代的 AE86,一台是充電的,一台是加氫的。

油改電的 GT-R,昔日的東瀛戰神難上秋名山之巔

你問我原來加油的 AE86 呢?並沒有。

或許在秋名山上開個充電站,是個不錯的投資。

豐田有豐田的理,比如氫氣路線一直是豐田的賭注之一,儘管目前氫能源路線依然空中樓閣,但這樣的噱頭適合宣傳。

油改電的 GT-R,昔日的東瀛戰神難上秋名山之巔依靠情懷做品牌宣傳,一直是這類復刻情懷車的核心目的。

但如果說豐田在氫能源方面還有宣傳需求,日產目前的純電佈局,遠沒有到需要動用 GT-R R32 來撐場面的階段。

這一波,如果說日產是聞豐田風而動,多少是有點被帶進溝裡去的意味了。

回不到過去,融不進未來

其實吧,日產也好,豐田也罷,家大業大的,偶爾造個玩具娛樂一直氣氛,也沒啥大不了的。畢竟也沒誰真指望能賣出去。

但做事要講究時機,日系車如今的境地可沒有從前那麼滋潤了。

豐田本田日產,日系御三家湊起來,甚至拿不出一台主流市場接受的像樣純電車。技術日產無人識,三缸奇駿人皆知,已經成為尷尬的事實。

而就是在這種關頭,怎麼在電動時代保住老本還沒想清楚,就開始用「最新的電氣化技術」繼續造油改電,還是舊款油改電,實屬匠心。

至於為什麼不給已經發佈十餘年的「現款」R35 更新,而是莫名其妙的復刻舊款,日產的腦回路,或許真的還沒做好面向未來的準備。

油改電,也有大學問

實際上,這個世界上並不是所有的油改電都那麼面目可憎。

特斯拉初代 Roadster,就是一台基於路特斯 Elise 的油改電產品。這台車的電池包也並不如如今的特斯拉車型一樣平鋪在底盤,而是將電池放在了 Elise 油箱的位置。

油改電的 GT-R,昔日的東瀛戰神難上秋名山之巔

但如若沒有這台油改電車型,就沒有後續的特斯拉 S3XY,正如 iPhone 3G,在產品角度或許並不完美,在戰略上卻舉足輕重。

當然,在炒作情懷這件事上,傳統車企有新勢力完全吃不到的老本,這也屬於一種另類的「遙遙領先」。

初代 GTR 誕生於 1968 年

復活舊車做品牌宣傳,不是不可以。按照通常的行銷路徑,這種傳播屬於粉絲喜聞樂見,品牌猛賺的雙贏。

但就是說,能不能先把正事做好,能不能走點心?

畢竟是先有好車,再有情懷。30 年前,日系跑車正是通過價格與性能給歐洲人上了一課,遂有了情懷,有了 JDM 的種種。如果一台車本身並不出眾,哪兒來的情懷?

怎麼,三十年後可能有人把 Model 3 看做情懷嗎?

本文轉載:ifanr

NetEase
作者

網易科技,有態度的科技門戶!關注微信公眾號(tech_163),看有態度的深度內容。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