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在多年前,Dyson Zone 空氣清淨降噪耳機的照片首次流出後,便引起大眾極高的討論度,原以為是愚人節惡搞的 Kuso 產品照,畢竟誰能料想得到將耳機與空氣淨化合而為一?沒想到 Dyson 是來真的,當年 Dyson Zone 橫空出世發表時,可說是獲得各地的高度關注,去年也在中國、美國、英國和香港等地率先開賣了,台灣今日也終於釋出開賣消息,讓大家能一睹風采與實際入手體驗。
而筆者在此之前,也提前拿到了 Dyson Zone Absolut+ 耳機進行實測,相信大家對它有諸多好奇,究竟這台在空氣淨化功能、降噪和聲音表現好嗎?配戴起來舒不舒服?跟我們一起開箱了解吧!
Dyson Zone 兩款型號差異在哪?
由於這次 Dyson 空氣清淨降噪耳機一共推出「Dyson Zone」和「Dyson Zone Absolute+」兩款型號,所以筆者先來解釋兩款型號差異,如果要從外觀辨識,Dyson Zone 是使用晴空藍搭配亮銀色面罩,而 Dyson Zone Absolute+ 則是以 Dyson 產品中常見的普魯士藍加上亮銅色面罩。
根據官方表示,兩款 Dyson Zone 實際不論在耳機大小、功能或硬體結構上都是一樣的,只是由於 Dyson Zone Absolute+ 主打旅行用途,因此會比 Dyson Zone 多出一些配件,像是用於飛機連接娛樂系統的專用耳機音源轉接頭、Type-C to 3.5mm 連接線和軟布袋,並比 Dyson Zone 多出一組濾網,再來收納盒的造型也略有不同,Dyson Zone 附贈的是旋鈕收納盒,而 Dyson Zone Absolute+ 則是類似 Dyson Airwrap 造型器的旅行專用盒。
除了收納盒、軟布袋和飛機轉接插頭之外,Dyson Zone Absolute+ 和 Dyson Zone 的內容物基本相同,包括都有說明書、面罩套、Type-C to Type-C 充電線、濾網,以及一個清潔刷。
Dyson Zone Absolue+ 開箱
這次我們借測的是 Dyson Zone Absolue+,從外包裝盒來看,體積上頗有份量,不過包裝上十分精緻,外盒四面均印上了詳盡的產品解說,像是耳機聲學硬體、主動式降噪技術、空氣過濾程序、配戴方式和產品特性等,雖然說明文字是英文,不過圖文搭配下還是能讓使用者快速對產品有基本認識。
只能說不管是 Dyson Zone Absolute+ 耳機本體還是配件的精緻度都非常有 Dyson 風格,除了耳機維持科技感十足的外觀之外,連收納盒也相當厚實精美,接連接線材也採用耐用的編織材質打造,整體做工精緻且設計感滿分。
科技未來感造型、兼具完整操控配置
單以外觀而論,Dyson Zone 其實與一般頭戴式耳機幾乎並無二致,只是 Dyzon Zone 乍看下比一般耳機厚,原因是 Dyson 在左右耳罩中各內建高密度壓縮機,也就是馬達來提供動力,藉由馬達運轉來抽入外部空氣進行過濾。
Dyson Zone 耳罩傾角可調節,大耳罩設計也能完整包覆雙耳,耳罩內側則可看見很隱晦的 L/R 標示,頭戴部分 Dyson 考量到配戴時的重量分布,特別將電池收藏在頭帶兩處來分擔耳機重量,頭戴則是可以伸展,配戴時可以調節頭帶的長度,頭帶墊同耳罩墊都滿厚實的,而且使用親膚皮革材質包覆。
接著看到耳機側邊,長條孔是空氣淨化後的出風孔位,短條孔是面罩的磁吸連接處,並且使用 USB-C 充電,另外,在操控方面,可以透過耳機左後方的風量鍵,同時也是電源鍵來開關機、連接藍牙和控制風量大小,聽音樂時能透過右後方的音訊操縱桿來單擊播放/暫停音樂,或上下撥動調整音量大小、左右撥動切換歌曲、長按啟動語音助理,值得一提的是,你還能用兩根手指雙擊左/右耳罩中心處來自由切換通透模式與沈浸模式,整體操控配置還滿直覺、完整。
MyDyson App
初次使用 Dyson Zone 時,第一步別忘了要先把濾網裝入耳機中,之後需要連接官方的 MyDyson 應用程式才能啟動耳機連接手機,操作步驟跟平常連接藍牙耳機的方式都一樣,連上連牙後開啟 MyDyson 應用程式,並照著指示操作即可,連接成功後它也會彈出教學指導你使用耳機,相當貼心。
此外,App 內還可以看到周遭的最近 30 秒「二氧化氮數據」,並且根據偵測到的二氧化氮數值以四種顏色來劃分出空氣品質量表,綠色代表良好,依序為普通、不佳和紅色代表很差,讓你可以一目瞭然目前所處環境的空氣品質狀態。
另外 App 中還有一個「聲音分貝大小資料」區塊,由內建麥克風來測量你耳朵的音量和周圍環境聲音,實線代表入耳音樂聲(實線)、虛線表示環境音分貝數(虛線),如果線條出現紅色表示音量超過建議限制的 85 分貝,由於這個音量大小可能導致聽力損害,所以透過動態圖表的方式,讓使用者能更直覺的知曉是否需要調降音量或啟用 ANC 降噪來降低環境音,藉此保護耳朵聽力健康。
配戴感稍重,但重量分布均衡
由於這款耳機真的挺有 Cyberpunk 的既視感,外型相當搶眼,所以筆者戴著這台 Dyson Zone Absolute+ 出門實測的這幾天,每次戴出門都能成為整條街上最亮眼的存在,一路上的行人都會注視著你,說真的剛開始還挺不習慣這種備受矚目的感覺XD。
言歸正傳,單就耳機佩戴感這方面其實令我十分驚喜,雖然耳機重量約 590g,比起大多數的頭戴式耳機來的重,但我個人認為由於頭戴墊及耳罩墊夠厚,耳墊也比預期來得透氣柔軟,左右夾力適中,對於頭不不大的女生來說還滿貼耳,頭部較大的人配戴上也能感到舒適,加上耳罩經人體工學設計,實際連續戴一小時倒不覺得疲累,外加非接觸面罩相當輕盈,戴上後不會令耳機向前傾或下墜,前後重量分佈滿均衡的,基本上能戴得穩又舒服。
但是畢竟耳機本身重量還是比其他一般頭戴式耳機重,所以戴太久雙耳附近就開始有點疲勞了,要戴足一整天感覺有些困難,不過好在 Dyson 也提供收納袋和收納盒,不使用時能放入其中保護耳機。
上街實測空氣淨化與降噪功能
針對空氣淨化功能方面,Dyson 活用了多年以來研發經驗,設計出 Dyson 至今最小的馬達壓縮機,並採用 9 葉混流式葉輪設計,每分鐘可提供高達 9,750 轉,透過雙重濾網中的靜電濾網(白色外層)和富鉀炭濾網(黑色內層)二合一結構,讓耳機運作時能先藉由帶靜電纖維的「靜電式濾網」捕獲 99% 的 0.1 微米顆粒,像是灰塵、花粉、細菌等等,之後再由「富鉀炭濾網(又稱活性碳濾網)」過濾空氣中二氧化氮、二氧化硫或臭氧等燃燒化石燃料時產生的城市氣體污染物,同時搭配上非接觸式面罩傳送過濾後的空氣送到使用者口鼻,每秒可吸入 2.25L 潔淨空氣。
配戴時需將面罩準確吸附在耳機出風口磁吸點,並覆蓋至你的口鼻前方,臉部和面罩間留有一點空間並無完全貼著面部,實際在人多的車廂和行經工地附近時,可感受到清新的空氣,也能減少二手煙等難聞異味,由於採用磁吸設計,當不使用空氣淨化功能的時後可以簡單脫下面罩,或是拉下面罩就能自動關閉淨化功能輕鬆與人對話溝通。
在降噪方面,Dyson Zone 內建多達 11 個麥克風,當中 8 個作為主動式降噪使用,每秒能監察周圍的聲音高達 384,000 次,利用相反的頻率來完成降噪,根據官方數據表示,主被動降噪結合可消除 40dB 環境噪音,實際在室內辦公室和戶外街邊測試,對於室外的降噪效果相當不錯,加上特製的大耳墊覆蓋耳朵能隔絕一部分中頻人聲,整體對於室外車流聲或室內的降噪表現不錯。
不過美中不足的是,由於壓縮機內置在耳罩裡,當在安靜的場所開啟空氣清新功能,即使同步啟動了降噪功能,仍會隱約聽到馬達運轉聲,較難 100% 隔絕,而周遭的人也會聽到類似「電腦風扇」的運作噪音,然而在日常外出使用則聽不太到運作聲音。
在電量方面,Dyson Zone 耳機均內建 2,600mAh 電池,據官方數據表示,開啟主動降噪模式下,可連續聆聽 50 小時音樂,同時開啟空氣淨化+主動降噪模式,則能可收聽 4 小時音樂,筆者在辦公室內實測開啟 ANC 降噪及低風速模式後,續航大概 4 個多小時,與官方電量數據差不多,要注意的是,當電量少於 15% 會自動停止空氣淨化功能,所以若要同時聽音樂、降噪和潔淨空氣,那麼幾乎得一日一充了。
空間感出色!中高頻清晰純淨、低音略顯不足
作為一台耳機,音質表現自然也很重要,雖說 Dyson 不是耳機音響品牌起家,不過 Dyson Zone 訴求以科學指標調整出最佳的音效,Dyson Zone 採用藍牙 5.0,支援 SBC、AAC 和 LHDC 藍牙音訊編碼格式,可以提供穩定無線訊號傳輸品質,並內建 40mm 釹磁揚聲器,頻響範圍 6Hz - 21,000Hz。
實際用來聆聽 Spotify 上的串流音樂,它的空間效果相當出色,能創造開闊且通透音場感,人聲表現自然純淨,不會過度強化形體感,高頻也十分柔和清晰,中高頻段清爽,不過低頻節奏鮮明雖然能讓帶有鮮明節奏感的音樂顯得活潑動感,但缺乏強勁下潛力道,即使開啟 App 低音加強模式,對於 EDM 和搖滾樂愛好者如我來說仍略顯不足,但或許對於喜歡聽流行樂或不插電歌曲的人而言,長時間聆聽能依舊感到舒服、耐聽。
總結:極具開創性的空氣淨化耳機,仍有待改進之處
總歸來說,Dyson Zone 作為一款兼具空氣淨化、降噪和音樂聆聽功能的耳機,確實十分創新,可說為耳機市場帶來耳目一新的全新體驗,耳機聲音、降噪效果都比預期出色許多,並加入隨身空氣淨化功能,以研發設計的角度而論,方方面面確實很符合時下所需。
雖然產品本身還有一些進步空間,比如重量、續航力、馬達運作聲、耳機客製化功能等等,不過筆者一直都滿樂觀看待這些新創產品的推陳出新,作為市場上初來乍到的空氣淨化耳機來說已值得讚許,最後 Dyson Zone Absolute+ 台灣售價為 NT$31,900 元;Dyson Zone 售價則是 NT$28,900 元,對於喜愛嘗試科技新品的人來說仍值得入手一試!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