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Vision 講的「空間運算 spatial computing」到底是什麼,與Meta的元宇宙有什麼不同?

Apple Vision 講的「空間運算 spatial computing」到底是什麼,與Meta的元宇宙有什麼不同?

蘋果將 Apple Vision Pro 定位為「空間運算(spatial computing)設備」,而根據爆料,蘋果在 Vision Pro 的銷售培訓中,也禁止員工使用「VR」這個詞彙

我們可以看到這些科技巨頭一直糾結在一些名詞上,那麼,這些名詞的差異,到底只是一些行銷上的意圖、科技公司的自尊,或是堅持的真的有道理?

這樣我們要回過頭來問,「空間運算(spatial computing)」到底是什麼?

這其實也不是蘋果獨創的名詞,最早是由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校友 Simon Greenwold 在他 2003 年的論文中提出了這個名詞,「意指人類與一個裝置進行互動,而這個裝置用來保持並處理所指物件與空間」,講的更白話一點,就是有一個裝置裡面提供了虛擬世界(以及實體世界)所需的物件以及空間,可以讓人類去進行互動。此外, Simon Greenwold 在他的論文中也提到,「spatial computing是使我們的機器在我們的工作和娛樂中成為更全面的合作夥伴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當時就設想過這個裝置可以應用在娛樂以及工作的範圍。

只是,當時它只是一個概念。直到過去幾年,人工智慧 (AI)、相機感測器、電腦視覺、物聯網 (IoT) 和擴增實境 (AR) 等技術取得了巨大進步,使空間運算成為可能。

從這個角度來看,庫克用「空間運算(spatial computing)設備」來形容Apple Vision Pro,形容的算是相當精準,這點倒是沒錯的。不過,禁止使用VR、MR等名詞的話,則可能就是行銷上的考量了。

空間運算與元宇宙有何不同?

那麼,沿著這個問題,祖克柏一直強調的元宇宙又與空間運算有什麼不同?Meta 的Quest系列,算不算是一種空間運算裝置呢?

元宇宙(metaverse),是一個聚焦於社交連結的3D虛擬世界之網路。元宇宙主要探討一個持久化和去中心化的線上三維虛擬環境。此虛擬環境將可以通過虛擬實境眼鏡、擴增實境眼鏡、手機、個人電腦和電子遊戲機進入人造的虛擬世界。

Apple Vision 講的「空間運算 spatial computing」到底是什麼,與Meta的元宇宙有什麼不同?

從定義上可以得知,元宇宙的概念要大於空間運算裝置,Jon Radoff將元宇宙可以分成7層不同階段的架構:

  • Experience.
  • Discovery.
  • Creator economy.
  • Spatial computing.
  • Decentralization.
  • Human interface.
  • Infrastructure.

其中,空間運算屬於第四層。當達到了空間運算的目的,接下來還有三層是要創造經濟生態、探索、體驗。實現了這些,才能說是一個完整的元宇宙。

要特別提出的是,依照元宇宙以及空間運算的定義,Meta Quest系列,也算是一種空間運算裝置。Meta Quest與Apple Vision本質上也是同一層的東西。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Meta Quest雖然比Vision Pro先跑了幾年,目前也累積了一定數量的用戶,但是它目前也依然沒解決經濟生態以上幾個層面的問題。所謂的創造經濟生態,指的是消費者要在其中進行與品牌、媒體、購買管道等的互動。所以,光是累積夠多的用戶還不夠,用戶還必須在元宇宙中實現這些互動,才算是跨過了這一道門檻。

janus
作者

PC home雜誌、T客邦產業編輯,曾為多家科技雜誌撰寫專題文章,主要負責作業系統、軟體、電商、資安、A以及大數據、IT領域的取材以及報導,以及軟體相關教學報導。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