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正找明星、網紅合作幫他們開發AI聊天機器人:創新還是跟風?

Google正找明星、網紅合作幫他們開發AI聊天機器人:創新還是跟風?

近日,科技巨頭 Google 傳出正在開發基於名人和 YouTube 網紅的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引發業界廣泛關注。據科技媒體 The Information 報導,這項計劃將由 Google 的 Gemini 大型語言模型提供技術支持,目標是與知名人士建立合作關係,同時開發讓普通用戶也能創建個人化聊天機器人的功能。

這一舉動標誌著 Google 在 AI 戰略上的重大轉變。長期以來,Google 一直專注於開發通用型 AI 助手,如 Google Assistant 和 Bard。然而,隨著 AI 技術的迅速發展和市場競爭的加劇,Google 似乎意識到需要在個性化 AI 體驗方面有所突破。

競爭對手早已推出名人AI聊天機器人

事實上,Google 並非首家進軍名人 AI 聊天機器人領域的科技公司。初創公司 Character.ai 和社交媒體巨頭 Meta 已經推出了類似產品。Meta 的聊天機器人陣容包括 TikTok 明星 Charli D'Amelio、YouTube 紅人 Mr. Beast,以及 Snoop Dogg、Tom Brady 和 Paris Hilton 等知名人士。Character.ai 則更加多元化,涵蓋了政治家、哲學家、虛構人物,甚至是會說話的奶酪等奇特角色。

然而,Google 的這一舉動並非簡單的跟風之作。據悉,該公司計劃在其實驗產品平台 Google Labs 上推出這些 AI 聊天機器人,這表明 Google 正採取謹慎的態度,將其視為一個實驗性項目。這種approach可能反映了 Google 對於 AI 倫理和用戶隱私的重視,同時也為未來可能的大規模推廣預留了靈活性。

儘管如此,Google 進軍名人 AI 聊天機器人市場的動機仍然值得探討。Meta 的經驗表明,這類產品的受歡迎程度可能有限。例如,基於 Snoop Dogg 的 AI 聊天機器人在 Instagram 上僅吸引了 1.5 萬名粉絲,遠遠不及真人說唱歌手 8750 萬的粉絲數量。這一現象凸顯了 AI 聊天機器人在模仿真實人物方面的局限性,以及用戶對於與"虛擬名人"互動的興趣可能不如預期。

Google可能會怎麼發展AI聊天機器人?

展望未來,Google 的名人 AI 聊天機器人計劃可能會朝以下幾個方向發展:

  1. 技術突破:Google 可能會利用其強大的 Gemini 模型,在語言理解、上下文把握和個性化表達等方面實現突破,使 AI 聊天機器人更加逼真和引人入勝。
  2. 跨平台整合:Google 可能會將這些 AI 聊天機器人整合到旗下的各種產品和服務中,如 YouTube、Google Search 和 Android 系統,為用戶提供無縫的互動體驗。
  3. 教育和娛樂結合:除了純粹的娛樂功能,Google 可能會探索將這些 AI 聊天機器人用於教育目的,例如創建基於歷史人物或科學家的互動式學習體驗。
  4. 商業化模式:Google 可能會開發新的商業模式,如與品牌合作推出 AI 代言人,或為名人提供數位分身服務,拓展其在虛擬影響力經濟中的份額。
  5. 用戶生成內容:Google 可能會進一步完善允許普通用戶創建個人 AI 聊天機器人的功能,這可能引發一場全民參與的 AI 創作浪潮。
  6. 隱私和道德規範:隨著技術的發展,Google 可能需要制定更嚴格的隱私保護措施和道德準則,以應對可能出現的身份盜用、虛假信息傳播等問題。
  7. 跨語言和文化適應:為了擴大全球影響力,Google 可能會投入資源,使其 AI 聊天機器人能夠適應不同的語言和文化背景。
  8. 虛擬現實整合:隨著元宇宙概念的發展,Google 可能會探索將 AI 聊天機器人與虛擬現實技術結合,創造更沉浸式的交互體驗。

總的來說,Google 進軍名人 AI 聊天機器人市場既是對當前技術趨勢的回應,也是對未來 AI 應用場景的探索。儘管面臨諸多挑戰,但憑藉其強大的技術實力和豐富的用戶數據,Google 有潛力在這一領域實現突破性發展。然而,能否真正贏得用戶的青睞,還需要時間的檢驗和市場的反饋。無論如何,這一舉措無疑將推動 AI 聊天機器人技術的進步,並可能重塑我們與數位世界互動的方式。

 

 

janus
作者

PC home雜誌、T客邦產業編輯,曾為多家科技雜誌撰寫專題文章,主要負責作業系統、軟體、電商、資安、A以及大數據、IT領域的取材以及報導,以及軟體相關教學報導。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