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航運業再次陷入困境,港口擁堵程度創18個月新高,運價飆升,空箱短缺問題日益嚴重。這一局面不僅影響了全球供應鏈的穩定,也可能為年底購物旺季帶來隱憂。
根據海事資料公司Linerlytica的最新報告,目前全球港口擁堵程度已達到18個月以來的最高水平,其中60%的船舶停泊在亞洲。截至6月中旬,總容量超過240萬個20英呎標準箱(TEU)的船舶正在錨地等待。新加坡作為全球第二大貨櫃港口,其擁堵情況尤為嚴重,已達到自新冠肺炎疫情以來的最高水平。
與疫情期間不同,此次港口擁堵並非由居家消費者的購買狂潮引發。主要原因是為避開紅海地區的安全風險,大量船隻選擇繞道非洲,導致航行時間延長,航班時刻表被打亂。為了趕上時間表,許多船舶在新加坡等大型轉運中心一次性卸下更多貨物,甚至放棄後續航行,這進一步加劇了港口壓力。
新加坡的平均卸貨量增長了22%
德魯里海事諮詢公司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5月,新加坡的平均卸貨量增長了22%,嚴重影響了港口的生產力。新加坡海事和港口管理局(MPA)報告稱,目前貨櫃船停泊的平均等待時間已延長至2-3天,而集裝箱跟蹤公司Linerlytica和PortCast表示,延誤時間甚至可能長達一週。這遠遠超過了正常情況下不到一天的靠泊時間。
擁堵問題並不僅限於新加坡。鄰近的馬來西亞巴生港和丹戎佩勒帕斯港也面臨類似壓力。中國的上海港和青島港同樣出現了嚴重延誤。為應對這一局面,新加坡海事管理局表示,港口運營商PSA已重新開放吉寶碼頭的舊泊位,並計劃在大士港開放更多泊位。
航運旺季提前
除了航運路線變化帶來的影響,今年的航運旺季似乎也比往年提前到來,進一步加劇了港口擁堵。DHL全球貨運亞太區首席執行長Niki Frank指出,這可能是由於美國等地區的補充庫存活動增加,以及客戶因預期需求上升而提前發貨所致。
Dimerco公司報告稱,5月份中國電子商務、電動汽車和可再生能源相關商品的海運出口大幅增加,使得通常6月才開始的旺季提前了整整一個月。
運價方面,自2024年初以來,從亞洲到美國和歐洲的貨櫃運費已上漲了兩倍。貨運平台Xeneta表示,從亞洲和新加坡到美國東海岸的運費已達到自2022年9月以來的最高水平,而到美國西海岸的運費則創下自2022年8月以來的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業內人士認為,中國港口擁堵加劇的另一原因是美國進口商急於在8月1日關稅上調前大量購入中國商品。然而,美國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Jared Bernstein表示,新關稅只會影響約4%的中國輸美商品,影響有限。
展望未來,德魯里預計,隨著航空公司增加運力和恢復航班安排,主要轉運港口的擁堵狀況將有所緩解。但專家警告,當前的運輸中斷可能導致消費者面臨更高的商品價格。Xeneta首席分析師Peter Sand強調,這對託運人來說是一次巨大的財務打擊。
總的來說,全球港口擁堵問題的加劇反映了當前國際航運業面臨的複雜挑戰。從地緣政治風險到季節性需求波動,多重因素交織在一起,考驗著整個行業的應變能力。如何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提高運輸效率,同時控制成本上漲,將是未來一段時間內航運業和相關企業需要共同面對的重要課題。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