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 和蔡司近期在德國上科亨蔡司總部舉辦行動影像研討會,除了說明 vivo 和蔡司從 2020 年合作以來累積的作品之外,同時蔡司行動影像部門主管 Ramona Ettig 也向媒體說明雙方合作內容,以及如何在 vivo 手機上重現蔡司風格。
vivo 與蔡司的深度合作
vivo 台灣資深產品經理李長威表示,vivo 從 2020 年開始和蔡司合作成立影像實驗室,從 X60 系列開始,就導入了蔡司著名的 T* 鍍膜來降低鏡頭的耀光和鬼影,去年發表的 X100 系列更是加入蔡司 APO 長焦鏡頭來提高長焦鏡頭的拍攝品質,不僅如此,雙方更嘗試在手機上復刻蔡司經典鏡頭的獨特人像效果,今年也首度在 V 系列手機上搭載蔡司人像風格,讓 V 系列機型也能拍出旗艦等級的人像照片。
要在 vivo 手機上加入哪些蔡司技術是由雙方團隊共同腦力激盪而來,蔡司身為影像專家,會提供各式各樣的相機設計想法以及方向和 vivo 團隊討論,vivo 團隊也會提出想要在手機上達成的拍攝效果詢問蔡司專家,訂出方向之後雙方再各自分工,至於最終的影像標準則會由蔡司驗證,是否達到專業影像水準。
如何在 vivo 手機上復刻「蔡味」?
相信很多人有聽過,徠卡相機拍出來的照片有「徠味」,蔡司鏡頭拍出來的照片有「蔡味」,那到底什麼是蔡味?
蔡司行動影像部門主管 Ramona Ettig 說明,蔡司認為的「蔡味(The ZEISS Look)」由三個元素組成,包含真實色彩(Ture Colors)、鋭利度(Sharpness)和立體感(3D Pop),如果一張照片能同時反應出這三種元素,拍出盡量貼近人眼所見色彩,既銳利又有立體感的照片,那就是所謂的「蔡味」。
要在手機上復刻所謂的蔡味是一項挑戰,畢竟硬體開發有其極限,鏡頭的物理光學限制就在那邊,比方說相機可以透過鏡片堆疊組合來最大程度地降低耀光或是鬼影產生,但同樣的方式在手機鏡頭上受限於體積能調整的空間就比較小,或是再比方說相機鏡頭能透過改變鏡頭排列組合方式來創造出風格各異的散景,但是散景這件事要在手機上透過光學方式重現就很困難,因此蔡司和 vivo 選擇的做法就是在物理層面上會推到極限,不足的地方則是透過演算法來彌補。
以耀光和鬼影來舉例,光線進入相機鏡頭後會經過多層反射和折射最終才會落在感光元件上,但沒辦法要求每一道光線都按照理想的路徑走,最終一定會有部分光現在鏡片之間反射,變成成像中的雜光或是耀光。
為解決鏡頭耀光或鬼影問題,蔡司就開發出 T* 鍍膜,透過鏡頭表面的鍍膜來改善這個問題,並且在設計鏡頭時,會透過光學軟體先模擬出光線路徑,分析光線進入鏡頭會怎麼樣呈現到感光元件上,接著修正可能的影像瑕疵,讓最終成像更乾淨,更貼近人眼所見。
同樣的概念也重現在 vivo X100 系列的蔡司 APO 長焦鏡頭上,過往手機長焦鏡頭在拍攝某些題材時可你會出現紫邊或是綠邊的情形,因此蔡司就將過去用在相機長焦鏡頭的 APO 技術應用在手機上,讓手機從光學層面就有比較好的拍攝品質,色彩部分則是在提供蔡司自然色彩模式供 vivo 手機使用。
蔡司人像模式如何在 vivo 手機上重現?
前面提到,要在手機上拍出漂亮的散景不簡單,在鏡頭體積限制之下,雖然說手機長焦鏡頭本來就能創造出散景效果,但要創造出夠獨特的散景,雙方決定透過演算法來重現。
蔡司累積了百年的鏡頭設計技術,曾經創造出非常多經典散景效果,像是 Biotar、Distagon、Sonnar、Planar、Cinematic、B-Speed 等等,不論是貓眼形狀的光斑、三角光斑、奶油感散景等等,都是不少攝影愛好者趨之若鶩的拍攝效果,因此蔡司就針對這些光學鏡頭拍出來的散景效果進行分析,並和 vivo 影像團隊共同研究該如何透過演算法呈現,最終調整出來的效果再由蔡司驗證是否符合其定義。
活動的尾聲,有媒體提問 vivo 和蔡司合作成立的影像實驗室有無截止時程,雙方表示,vivo 和蔡司是長期合作夥伴,除了過去開發出來的眾多功能之外,接下來也會持續共同拓展手機攝影的可能性,不只計畫將更多蔡司鏡頭的獨特散景效果復刻到 vivo 手機上,也會帶來更多驚喜,讓更多 vivo 手機使用者能享受用手機拍攝的樂趣。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