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yStation Portal 適合你嗎?8吋大螢幕、低延遲,掌上一鍵連接PS5享受大作樂趣

PlayStation Portal 適合你嗎?8吋大螢幕、低延遲,掌上一鍵連接PS5享受大作樂趣

索尼互動娛樂(SIE)在前年 5 月首度公開了名為「Project Q」的 PS5 專用周邊裝置,不久後就將其定名為 PlayStation Portal(PS Portal),建議售價為 199.99 美金,隨後於同年底 11 月上市,動作十分迅速,不過由於台灣延遲了將近 10 個月才開賣,且官方並未在台舉辦任何上市發表活動,因此感覺上似乎討論度不高,但實際上在本篇截稿之前,各大通路依然處於缺貨的狀態。這款在發表之初就遭受各方嘲諷,甚至被譽為 Sony 有史以來最愚蠢的產品,沒想到在推出之後,評價立刻 180 度翻轉,市場供不應求,連 Sony 本家都直呼不可思議,究竟 PS Portal 有著什麼樣的魔力呢?

文章目錄

 

非傳統意義上的遊戲掌機

對於遊戲市場來說,掌機的興起已經是不可忽略的趨勢,而在三大家用主機廠商當中,除了任天堂 Switch 是一款標準的掌機之外,微軟 Xbox 以及 Sony PlayStation 都還處於觀望狀態,若假設掌機的本質,是為了讓主機遊戲能夠擴展更多遊玩情境,那麼其實微軟早就有許多跨 PC 平台的遊戲,能夠很方便地藉由市場上眾多的 Windows 掌機或 Steam Deck 進行推廣。

至於 PlayStation 則因長期以來的獨佔策略,直到近兩年才逐漸把第一方遊戲上架到 Steam,數量以及遊戲新舊度當然無法與自家主機相比,更不用想要在其他掌機上即時玩到 PlayStation Studios 的新作了。在此種狀況下,居然被 Sony 找到了一個相當聰明的突破口,既不用從頭開始設計一台新掌機,在軟體方面也早早就有了可用的解決方案,就是自家的「Remote Play」遙控遊玩應用。

專為遙控遊玩而生

PS 主機系列最初的遙控遊玩機能,其實在 PS3 時代就已經初露曙光,玩家能夠使用 Sony 推出的 PSP 遊戲掌機,以無線方式存取 PS3 主機內的檔案與影音,並且還可遊玩安裝在 PS3 主機上的遊戲,不過受到當時硬體技術和網路限制,僅有少部分較單純的遊戲能夠支援這項功能。而到了 PS4 時期,除了那些需要額外周邊(攝影機、VR 顯示器)的遊戲之外,Sony 基本上已經成功地讓所有 PS4 遊戲都能進行遙控遊玩了。

至於能用來遙控主機的設備,除了早期設限於 PSP、PS Vita 掌機之外,Sony 也陸續開放自家的筆電、手機使用,而現在不管玩家想用 Windows、Mac 電腦、Android 手機或 iPhone,或甚至用另一台 PS4 去控制 PS5 主機,只要符合基本系統需求,已經沒有任何特殊限制了,如今則又多了 PS Portal 這個選項。可以說,PS Portal 的推出,既非神來之筆,而是以既有的成熟技術為基礎,同時,由於遊戲的執行與運算都是透過 PS5 主機,這造就 PS Portal 在產品定位上,與 Steam Deck、Asus Ally 這些掌機有明顯先天區別,羅技的 G Cloud 雲端掌機或許類似,但作不到像 PS Portal 這麼純粹,它完全就是附屬於 PS5 的一款周邊裝置。

Sony 於去年正式確認了 PS Portal 的推出計劃,不過它卻不是大多數人所預期的純掌機裝置。

雖然 PS 遙控遊玩已經推出很久,但據官方統計,有一半以上的 PS Portal 用戶是首次接觸此功能。

PlayStation Portal 適合你嗎?8吋大螢幕、低延遲,掌上一鍵連接PS5享受大作樂趣

被嘲諷為山寨的工藝設計

在 PS Portal 發表時所引起的討論中,機身的「外型」毫無疑問是最被關注的焦點,即使發表前網上就已經流出實機照片,但幾乎沒有一個人敢相信,這是極度重視日系美學的 Sony 所端出來的產品設計,有網友評論道,PS Portal 只不過是把 PS5 的控制器對半切開,中間再塞入一塊 8 吋的觸控螢幕而已。設計層面的簡單粗暴,確實影響了許多人對它的第一印象,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代表 PS5 專用 DualSense 控制器的觸覺回饋、自適應扳機功能實在是太過獨特,並與遊戲實際體驗緊密相連,實在不可能為了要迎合掌機的一體式設計,就將其割捨開來。

PlayStation Portal 適合你嗎?8吋大螢幕、低延遲,掌上一鍵連接PS5享受大作樂趣

 

一鍵啟動 PS5 的遊戲傳送門

由於 PS Portal 是基於「遙控遊玩」所設計的機體,因此最重要的前提,就是使用者需擁有一台 PS5 主機,以及順暢的無線網路環境,如果沒有這兩個先決條件,PS Portal 其實就跟磚塊沒兩樣。與其他裝置相比,PS Portal 在首次登入帳號並配對完成後,只需一鍵就能連結到自己的 PS5 主機,相當便利直覺。根據官方指南,網路建議至少要 15Mbps 以上,才有更好的連線體驗,PS5 則建議透過有線網路直接連接路由器,盡量避免無線訊號干擾問題,如果實在不確定連線品質,也可以透過手邊的行動裝置,先試著遙控 PS5 看看效果如何,再決定是否下手購買 PS Portal 也不遲。

主機設定

要使用 PS Portal 遙控遊玩前,需在 PS5 主機上將相關的設定打開,包括待命時要保持聯網⋯等等。

PlayStation Portal 適合你嗎?8吋大螢幕、低延遲,掌上一鍵連接PS5享受大作樂趣

傳送門動畫

在 PS Portal 登入帳號並選擇配對 PS5 主機即可連線,連線成功時的傳送門動畫十分切合主題。

PlayStation Portal 適合你嗎?8吋大螢幕、低延遲,掌上一鍵連接PS5享受大作樂趣

快捷選單

在遙控遊玩期間,從畫面右上方向左滑動即可顯示快捷選單,可以調整螢幕亮度或中斷連線。

PlayStation Portal 適合你嗎?8吋大螢幕、低延遲,掌上一鍵連接PS5享受大作樂趣

PS Portal 設定

提供網路連線、系統更新、控制器的震動強弱等基本設定,並沒有太多複雜功能。

PlayStation Portal 適合你嗎?8吋大螢幕、低延遲,掌上一鍵連接PS5享受大作樂趣

虛擬觸控板

觸控板改到觸控螢幕的左右兩邊,並提供視覺上的回饋,雙手不必離開握把也能操作。

PlayStation Portal 適合你嗎?8吋大螢幕、低延遲,掌上一鍵連接PS5享受大作樂趣

自動待機

如果要中斷斷線,也可選擇讓 PS5 在斷線後直接進入待機狀態,等待下次連線時再開機。

PlayStation Portal 適合你嗎?8吋大螢幕、低延遲,掌上一鍵連接PS5享受大作樂趣

比起強悍規格,更重視遊玩體驗

無論從外觀或硬體規格來說,PS Portal 均算不上特別亮眼,但在實際測試過之後,只要是玩家應該都能感受到 Sony 在提升使用體驗方面所做出的努力,這也是 PS Portal 之所以能在上市後,評價立刻翻轉的主要因素,畢竟現在有這麼多裝置都能支援PS遙控遊玩,要做出區隔,PS Portal 當然只能從體驗性來著手,而且它真的做到了。

打造更好的感官效果

PS Portal 並沒有採用現在高規掌機常用的 OLED 面板,而選用 1080p 解析度的 LCD 面板,但是 Sony 長久以來在影像方面的技術無庸置疑,PS Portal 的畫面色彩調校實在令人驚豔,觀看效果甚至比某些平價 4K 電視更好,更遠超於大多數的 Android 平板,手機雖然普遍是 OLED 面板,但論畫面尺寸的沉浸度,還是遠不及有著 8 吋大螢幕的 PS Portal。至於聲音方面雖有內建揚聲器,但受限於體積,音質一般,這可說是所有遊戲掌機的通病,最好搭配耳機,但 PS Portal 卻並未提供藍牙功能,若想使用無線耳機,只能綁定自家 PlayStation Link 技術的 2 款耳機,雖然可以理解是藍牙的延遲會影響遊戲體驗,這個決定似乎還是大膽了一些。

出外在家皆適用

值得一提的細節是,PS Portal 機身的平衡性做得還不錯,由於是純串流掌機,構造單純,機身可以做到很輕巧,僅比 7 吋螢幕的 Switch 略重一些,長時間遊玩不容易手痠,除了 4 小時以上的電池續航,也能透過 USB-C 插電使用。

而 PS Portal 最重要的意義,不僅僅是能夠隨時隨地玩到 PS5 遊戲而已,而是真正把 PS5 的遊玩體驗進行了空間的延伸,當電視被家人佔用時,不必把 PS5 搬到另一個房間,隨手打開 PS Portal 連線就能玩,即使旅行出差,只要 PS5 保持待機,就算是搭車時間也能繼續升級趕進度,雖然在強調高速動作等競技型遊戲上,PS Portal 不免會出現一些遲滯感,但傳統冒險、RPG 等類型完全可以無縫接軌,而延襲自 DualSense 控制器的左右手把,則確保了操作手感的一致性,成功地將 PS5 才擁有的獨特回饋性,完整複製到 PS Portal 上。

以平板電腦等行動裝置藍牙配對 DualSense 控制器,雖然也能實現 PS5 遙控遊玩,但等於是用網路延遲再疊加藍牙延遲,且啟動也不如 PS Portal 方便。

目前 PS Portal 可支援的無線耳機,只有自家推出的 Pulse Elite 以及 Pulse Explore 等兩款。

根據官方部落格所推薦的 PS Portal 遊戲類型,也多以冒險解謎、益智或經營類型為主。

本文同步刊載於 PC home 雜誌

PlayStation Portal 適合你嗎?8吋大螢幕、低延遲,掌上一鍵連接PS5享受大作樂趣

歡迎加入 PC home 雜誌粉絲團

 

 

小治
作者

《PC Home 電腦家庭》雜誌及 T 客邦網站編輯。負責遊戲類型新聞及評析、軟體應用教學及企劃撰寫、電腦相關周邊硬體測試,以及打雜…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