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 建議貼文

選取貼文複製成功(包含文章連結)!

Logitech POP ICON KEYS 開箱評測:兼顧個性化與實用性的無線鍵盤

Logitech POP ICON KEYS 開箱評測:兼顧個性化與實用性的無線鍵盤

從去年底開始,羅技可說是新品連發,繼高階電競系列之後,強調生活風格的POP 週邊也迎來新成員:POP ICON 系列無線藍牙鍵盤與滑鼠,不僅延續時尚外型,還融合了嶄新的功能鍵設計與永續設計,並透過多彩配色選擇滿足個性化需求,打破傳統辦公設備的刻板印象。

廠商資訊

■ 羅技電子 ■ 0800-012-300 ■ www.logitech.com/zh-tw

產品規格

■ 連線類型:藍牙低耗電技術或羅技 Bolt 接收器

■ 顏色:潮玩黑 / 時尚白 / 蜜糖粉 / 薰衣紫

■ 無線操作距離:10 公尺

■ 電池數量:2 顆 4 號 AAA 電池

■ 電池壽命:36 個月

■ 尺寸:136.96 × 324.51 × 22 mm

■ 重量:530g(含電池)

■ 保固:1 年有限硬體保固

建議售價

1,990 元

本次借測的是去年底剛推出的 POP ICON KEYS 無線鍵盤,延續 POP 系列的設計語彙,除了在外觀上進行了撞色的處理,更一次推出四款色系,能夠突顯出使用者的個人風格,例如時尚白款式除了按鍵字體採用明亮溫暖的橘色之外,更透過 3 種不同顏色的鍵帽,以漸層的方式來劃分各區按鍵,既美觀也考慮到了實用的目的,此外 POP ICON KEYS 並未採用機械式按鍵軸體,而是搭配單一高度的矮鍵帽,鍵盤的厚度與尺寸都顯得十分精巧。

獨立 Action Keys

在按鍵佈局上,POP ICON KEYS 跟先前的 POP KEYS 同樣是 85 鍵,不過羅技鍵盤向來都會加入一些創新的概念,因此鍵盤形式只能說趨近於 75%,卻又不完全相同,部分較少用到的功能鍵,仍需要以組合鍵的方式啟動,同時鍵盤也多出了不少專為現代需求所設計的功能按鍵,例如羅技為社交情境推出的表情符號(emoji)功能鍵,這次也有保留,不過 POP ICON KEYS 其實更傾向於多元情境的效率最佳化,在鍵盤右方所配置的四顆獨立動作鍵(Action Keys),即為此目標的具體實現。舉例來說,使用者可以將不同的動作鍵與各種 AI 工具綁定,包括 ChatGPT、Windows Copolit、或是羅技自己的 Logi AI 提示生成器等等,藉此一鍵快速搜尋並改寫資料,還可建立摘要以及電子郵件回信。

重點檢視

動作鍵配置於鍵盤最右側,4 顆按鍵以跳色作為點綴,顯得更加醒目。

裝置配對可支援配對 3 組裝置,透過 F1 至 F3 的快捷鍵即可自由切換。

系統支援按鍵上印刷有兩種系統的標示,代表支援 Mac / Windows 雙系統。

建立情境模式

搭配 Options+ 工具程式的 Smart Actions 功能,使用者可進一步為不同的情境設計自動化模式,基本上它就是一種客製化的巨集概念,以內建的「Netflix 休息時間」模式來說,一旦透過動作鍵觸發之後,系統會自動將瀏覽器視窗移至前景,並開啟 Netflix 的新視窗,這其中的每個步驟都允許變更和修改順序,包括換成其它瀏覽器,或是開啟 Spotify 聽音樂等等,當然,也可以一鍵啟動視訊會議軟體或工作專案,全依當下的使用需求而定。

重點檢視

電池槽隨附 2 顆 4 號 AAA 電池,同時也保留了Bolt接收器的收納空間。

功能鍵在功能鍵方面支援語音輸入、表情符號、截圖等眾多實用功能。

Logi Options+透過按鍵設定,能把平常經常執行的多個操作,簡化為一鍵啟動。

總評結語:功能客製化,效率更升級

產品風格 ★★★★

外觀設計出色,能讓人留下深刻印象,按鍵配置雖緊湊,不過微凹的矮鍵帽搭配很符合人體工學,尺寸迷你容易攜帶,不過可惜依然無法調整打字角度。

硬體設計 ★★★★

沒有使用機械軸體,而是採取近似於 PEBBLE KEYS 的薄膜式鍵盤結構,雖然手感較為輕飄,不過也具備靜音的優點,特別適合辦公室、咖啡廳或學校等場合。

無線功能 ★★★☆

採用藍牙低耗電技術,可支援配對 3 組裝置並可隨時切換,也可透過 Bolt 接收器連線,但產品本身並沒有隨附 Bolt 接收器,需另外購買。

軟體功能 ★★★★☆

透過專屬工具程式 Logi Options+,便可針對鍵盤上 15 組按鍵設定要執行的動作或 Smart Actions 模式,其中一鍵開啟 AI 應用的便利性,相當值得推薦。

本文同步刊載於 PC home 雜誌

Logitech POP ICON KEYS 開箱評測:兼顧個性化與實用性的無線鍵盤

歡迎加入 PC home 雜誌粉絲團

 

小治
作者

《PC Home 電腦家庭》雜誌及 T 客邦網站編輯。負責遊戲類型新聞及評析、軟體應用教學及企劃撰寫、電腦相關周邊硬體測試,以及打雜…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