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續 2024 年的市場基調,今年的筆電市場依舊很「AI」!處理器兩大巨頭 Intel 與 AMD 皆以整合獨立 NPU、強調出色 AI TOPS 算力的次世代處理器為號召,搭配微軟 Windows 11 針對 Copilot 智慧功能的更新,打造出能展現 AI 運算優勢的 Copilot+ PC。除了原本的 Copilot 助理與視訊攝影機特效的 Windows Studio Effects 外,更陸續加入具備智慧化物件清除、圖像生成功能的 CoCreator、Recall 系統回顧以及 Live Captions 即時字幕…等功能,提供更便利與高效率的日常使用體驗。
近期各大筆電品牌的 Copilot+ PC 陸續上市,包括以輕薄時尚外型、頂級 OLED 顯示器為主打的 Acer Swift 系列,都推出內建次世代 AI 處理器的全新機種,除先前 T 客邦曾開箱過的 Acer Swift 14 AI,同樣搭載 Intel Core Ultra(系列 2)處理器、但螢幕更大的 Acer Swift 16 AI 也兼顧高效率、舒適性與便攜性的優質選項。
Acer Swift 16 AI 同樣搭載新款的 Intel Core Ultra 7 258V,除了用新一代 P-Core 與 E-Core 的混合架構,更內建效能強悍的 NPU 4.0 AI 引擎,台積電 3nm 的先進製程也讓功耗表現更加出色,可提供高達 48 TOPS 的 AI 運算效能,滿足各類型 AI 應用加速的需求。此外,Swift 16 AI 配備的 16 吋 3K 解析度 OLED 顯示器,不僅支援 100% DCI-P3 色彩呈現效果,也通過 DisplayHDR True Black 500 認證,提供絕佳的明暗對比,同時更支援 120Hz 高更新率,顯示動態內容時更流暢、清晰,視覺效果很不錯。
Acer Swift 16 AI 特色搶先看
- 搭載最新 Intel Core Ultra(系列 2)處理器,採用新一代 P-Core 與 E-Core 運算核心,並整合更強大的 NPU 4.0 AI 引擎,提供高達 48 TOPS 的 AI 運算效能
- 內建 Intel Arc Graphics GPU,提供高達 67 TOPS 的 AI 效能
- Intel Evo 認證,能提供輕薄筆電裡最全方位的效能與 AI 體驗
- 極致纖薄設計,最輕機型僅 1.46Kg,還通過 MIL-STD-810 軍規耐用度認證
- 配備 16 吋 OLED 顯示器,最高可選配至 3K 解析度、120Hz 更新率,支援 100% DCI-P3 色域顯示與 DisplayHDR True Black 500 認證、Easysafe 2.0 認證低藍光規格
- 內建「活動指標」燈號,當 NPU 啟動時會自動提示
- 電源鍵整合指紋辨識器與臉部辨識機制,解鎖系統既安全又便利
- 支援 Windows 11 的 Copilot+ PC 體驗,提供更便利的 AI 應用
- 支援 Acer Assist 本機端聊天機器人、Acer VisonArt AI 生成背景…等實用 AI 工具
- 支援最新 Wi-Fi 7 與藍牙 5.4
大尺寸適合長時間使用,纖薄輕巧大幅提升行動力
Swift 16 AI 的外型承襲 Swift 系列的簡約時尚風,機身以鋁合金材質打造,霧面深色的上蓋搭配金色鏡面邊框不僅構成獨特的視覺對比效果,也兼顧了輕量與耐用度 (通過 MIL-STD-810H 軍規認證),讓用戶能安心將筆電隨身攜帶至各種環境使用,完全無後顧之憂。
從外型看,雖然 Swift 16 AI 走的是簡約路線,但從細節處仍可發現不少設計小巧思,像是上蓋除了標誌性的 Acer Logo 外,左上角也規劃了一枚象徵 AI 運算的動態圖標,在光線照射下能展現絢爛的色彩。
螢幕方面,Swift 16 AI 配備的是 16 吋 OLED 顯示器,除了視野開闊的 16:10 長寬比,解析度也達到 3K (2880 x 1600 px),同時支援 100% DCI-P3 色域,更通過 DisplayHDR True Black 500 認證,能展現出色的明暗對比,而 120Hz 更新率則能提供流暢、清晰的動能顯示效果,視覺體驗可說是相當出色。值得一提的是,顯示器通過 Eyesafe 2.0 認證,具備低藍光效果,對經常需要長時間觀看螢幕的人來說,能減輕雙眼疲勞,確保視力不受影響。
Swift 16 AI 在外觀設計上充分考量「使用者體驗」,如孤島式鍵盤即提供適中的鍵距與按壓回饋感,並妥善利用機身尺寸於右方加入實用的九宮格數字鍵,有利於快速輸入數字資訊;電源鍵整合指紋辨識,開機同步完成系統解鎖。視訊攝影機也提供 IR 臉部辨識功能,搭配內建的 Acer User Sesing 功能可判別使用者是否正處於筆電前方,使用流程相當人性化。較特別的是,Swift 16 AI 的觸控板右上角也有一枚 AI 圖標,而這個名為「活動指標」的設計其實是一個隱藏燈效,當系統中有應用程式正在使用處理器的 NPU 運算功能時,就會呈現出動態燈效,讓用戶能快速判別筆電目前的使用狀態。
效能優異,功能全方位
Swift 16 AI 最大的亮點絕對是硬體配置,搭載升級版本的 Intel Core Ultra(系列 2)處理器-此次受測機搭載 Intel Core Ultra 7 258V,為全新 Lunar Lake 世代,擁有 4 P-Core 與 4 E-Core 的 8 核心 8 執行緒架構,以及 12MB 的三階快取;同時這顆處理器也整合了效能出色的 Intel Arc Graphics GPU,內建 8 個 Xe 核心,並具備獨立的 NPU-Intel AI Boost,提供達 48 TOPS 的 AI 運算效能,更因採台積電 3nm 製程,所以能耗表現更佳,符合這款筆電特別強調的行動力/輕薄定位。
此外,Swift 16 AI 還配備了 32GB 的 LPDDR5X 記憶體,傳輸頻寬更高並兼具低功耗,PCIe Gen4 x4 的 NVMe SSD 則提供優異的存取效能,能進一步加速應用程式載入與運行的速度。
重點規格一覽
處理器與儲存效能跑分一覽
3D 效能跑分一覽
系統綜合效能跑分一覽
AcerSense 一鍵啟動,輕鬆掌握系統即時狀態及各項功能調校
Swift 16 AI 內建 Acer 專為用戶量身打造的整合式系統工具「AcerSense」,可透過專屬快捷鍵啟動,除了能一覽當下系統運行的狀態外,也能視需求快速切換各種運行模式。AcerSense 提供完整的系統設定與細部功能調整,讓用戶能一次完成各類優化設定,另外也有透過 AI 強化的各種應用工具,像是讓視訊通話品質升級的 PurifiledView 2.0 與 PurifiledVoice 2.0,以及 Experience Zone 涵蓋的各類型 AI 應用工具,可透過 Acer VisionArt 生成桌布,或使用 Acer Assist 本地佈署大語言模型的聊天機器人。
結語
從本質上看,Swift 16 AI 大致延續 Swift 系列強調的產品定位,以滿足高效生產力與各類生活應用需求為最高指導原則,同時兼具輕薄、便攜與出色的續航力…等優勢,因此無論是商務人士、一般工作者、學生族群…都還蠻適合的。也因為 Intel Core Ultra(系列 2)次世代 AI 處理器的升級,讓 Swift 16 AI 在維持原本輕薄、時尚的外型之餘,提供更頂尖的性能表現,且除了獨立 NPU 對各類型 AI 應用的加速效益,這顆處理器整合的 Xe2 架構 Intel Arc Graphics GPU 也提供更出色的 3D 效能,打破過往整合型 GPU 效能不佳的刻板印象,針對工作以外的遊戲娛樂,也能提供一定程度的支援。
Swift 16 AI 配備的 16 吋 3K OLED 顯示器不僅擁有細膩的畫質表現,16:10 長寬比也能滿足資料瀏覽與文書處理時的顯示效果,而 100% DCI-P3 廣色域以及 DisplayHDR True Black 500 認證的絕佳對比度,更讓這款筆電能提供相當不錯的影音娛樂效果。
整體來說,Swift 16 AI 對 AI 運算有不錯的支援性,還具備水準之上的功耗控制,能應付長時間運行的需求,也讓用戶能在第一時間享有 Windows 11 更新的 Copilot+ PC 新功能,使用體驗確實有感升級,對有意將 AI 應用布局到日常工作流程中的人來說,Swift 16 AI 很值得入手。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