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結果顯示,目前美國電影史上留名的 1萬零 919 部默片中,僅有 14% 仍然能找到 35mm 的原始拷貝,另外還有 11% 只能找到海外版或轉制為其他低品質版本的拷貝。換言之,75% 的美國默片目前已經徹底消失。
▲圖片來源
美國是全球第一的電影大國,直到今時今日,來自好萊塢的電影仍把持著全球 63% 的票房占有率。
不過這樣的電影超級大國,在面對舊電影的保育上,也遇到和其他國家一樣的問題。
日前,美國國會圖書館公佈了名為《美國默片生存狀況:1912-1929》的一項針對默片的電影保存率的調查,結果令人唏噓。
調查結果顯示,目前美國電影史上留名的 1萬零 919 部默片中,僅有 14% 仍然能找到 35mm 的原始拷貝,另外還有 11% 只能找到海外版或轉制為其他低品質版本的拷貝。
換言之,75% 的美國默片目前已經徹底消失。
這份研究還敦促業界加緊對仍然倖存的珍貴默片進行妥當保存或者修復,而且讓這些電影能夠儘快可以再推出市面,有流通就不會失傳;另一方面,那些被列入消失名單的默片,也有望可從世界各地的庫存或個人收藏中找到。
國會圖書館希望透過這份研究報告,能有效挽救存活狀況岌岌可危的美國默片。
對美國電影史來說,1910 年代到 20 年代尾聲的默片佔據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歷史地位。在這段時間,電影製作公司為了避免愛迪生的電影製作技術的專利費,紛紛挺近好萊塢發展電影。
當中造就了無數電影界的人才、導演和演員,被譽為好萊塢崛起的十年。而好萊塢的崛起,也為 1920 年代末有聲電影發明後,美國在一戰與二戰間躍升成為世界第一電影大國做準備。
在此期間,從好萊塢誕生了全球第一部 3D 電影《The Power of Love》,到 20 世紀福斯苦苦尋找的第一部《埃及豔后》,目前都已不見蹤影。
當然,默片的狀況在世界上也甚為淒慘,根據大導演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於 1990 年的電影基金會(Film Foundation)估計,目前全球約有 90% 默片已經從世上銷聲匿跡。電影基金會是目前世界上最著名的非盈利電影保護組織之一,到目前為止已修復了超過 560 部舊電影。此外,這個組織還會出版一些簡易教材,告訴私人收藏家,如何用簡單可行的辦法去保存他們手裡的膠片。
老電影消失比例如此之高,除了歷史久遠的問題,還因為舊式膠片電影難以保存。
看過《新天堂樂園的》的人應該對電影院著火的那一幕印象深刻:當工作了一天的電影放映機高速拉動著膠捲轉動,但這時高熱量卻讓膠捲起火,導致最後的悲劇發生。
▲圖片來源
是的,在那個年代的舊式膠片採用的是極易燃的材料,也因為那時候的膠捲底片如此 「危險」,也一定程度造成默片遭到大規模拋棄。
而且電影膠片的物理特性也決定了它們容易發黴、變酸、扭曲,需要恒溫(15-25℃)、恒濕(50%-65%)的存放環境。老的電影膠片還容易出現風化、脆裂、發黴、變硬等問題。放映、收集過程中,都有機會造成瑕疵和損傷,膠捲電影在使用、保存一段時間後,畫質和音質都會出現很大的折損。還有就是 1920 年之前的電影,都先後經歷了第一、二次世界大戰,很多電影也因戰亂而丟失。
近年,越來越多人開始注重舊電影的修復,但成本不菲。而且老電影修復是一門精益求精的工作,成本是一個無底洞,例如美國的《白雪公主》修復更花費 300 萬美元。
另外,光要透過氧化來去除膠片上的痕跡,器材就超過100 萬(2005年),另外將電影數位化,還需要花 1000 萬美元從美國買來 Spirit 4K 掃描器。而早在 2000 年邵氏將 760 部電影版權賣給天映娛樂時,就已經需花費 2 億港元作數位修復。
一切老的影像,包括舊的電影、電視劇、還有如一些 YouTube 上搜到的 5、60 年代外國人在香港市區拍下的 8 釐米短片,現在看來都彌足珍貴。
說不定有一天在手機上一段現在看來極其無聊的短片,某一天也會變成讓人感概的片段。之前才討論過汽車電影院即將消失的話題,現在輪到默片電影……
珍惜現在,也要好好保護過去,因為修復起來還是挺貴的。
不但要備份還要能清楚辨識
因為壞了就回不來了
大概就是卓別林了
希望那個能全集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