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收購 Motorola 行動,對於正在過年的讀者來說,猶如平地驚雷,都覺得不可思議。雖然我之前就 听聞Google準備處理 Motorola,但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還是頗為驚訝,不過很快心中的一塊石頭落地,這確實是 Google 的作風,此舉非但並不奇怪,而且理所應當。
在這次交易中,我們能看出Google 的前瞻與執行力,以及近乎不近人情的果決。
為什麼說理所應當?這要從 Google 的經營策略說起,先說兩個收購,早在2005 年、2006 年,Google 先後高價收購了一家軟體公司,一個影音網站,當時他們一個籍籍無名,一個才成立1 年多,在當時看來,與Google 的搜尋業務也沒有什麼關聯,沒有人知道,這兩款產品日後會改變數十億人的生活。
這幾年 Google 自己也一直在做許多「不著邊際」的項目,包括 Google Glass、無人駕駛汽車、智慧隱形眼鏡等,短期內,他們的市場規模,變現能力還無法得到體現。
與此同時,Google 每年舉行春季大掃除,關閉了許多有著不少用戶量,但是不適應行動潮流的產品,比如Google Reader,儘管這引起公憤,但 Google 態度堅決。
那兩款收購的產品分別是 Android、Youtube,他們相繼在收購 3 年後迸發出驚人的擴張速度以及盈利能力,Android 被 Google 認為是最賺錢的收購,Youtube 如今每年可帶來數十億美元的收入。而 Google Glass、無人駕駛汽車,也讓 Google 在可穿戴設備,智慧汽車領域走在前沿。
可以很明顯的看出,Google 的策略是投資未來,開發新市場,而不是拼命擠進成熟的市場,而且它的手段迅速、果決,捨得下成本。由於需要對潛在市場有提前預判能力,這迫使 Google 必須迅速試錯,一旦發現方向偏離,立刻拋棄。
最近,Google 以 32 億美金收購 Nest 正是這一策略的真實寫照,對於未來,Google 總是不惜代價追逐。有人說現在的 Google 越來越像曾經的微軟,這是很大的謬誤,Google 至始至終都在投資未來,而微軟反而總是步步落後。
Google 對待摩 Motorola 就是如此,需要時迅速購買,然後分解,賣掉機上盒業務、代工廠等不相干的內容,不斷裁員,收縮精簡。隨後嘗試做智能手機硬體,發現做不起來,虧損又大,於是果斷賣掉。
一個很重要的事實是,智慧手機已經不是朝陽產業,它早在 2007 年就爆發了,後入者機遇越來越小,產出投入比越來越低。對於追求高效的 Google 來說,與其如此,為何不把同樣的金錢、精力放在智慧硬體、智慧汽車這些還未爆發的領域?
從這個角度看,Google 出售 Motorola 是很正常的,包括關閉 Google Reader,你可以說 Google 是殘忍,不近人情,但它的果決、執行力讓人印象深刻,真的是在投資未來。
題圖來自 20minutos
此連結有真相 (≧▽≦)
Kinect就是最好的證明
只是投資未來是一定要燒錢的
GOOGLE不可能每頭必中
MOTO就是它已經踢到鐵板之一
買下的用意有兩點,首先當然就是專利,這個可以試圖挽救總是挨打局面;其次則是創造"標準機型",這個則可以增加整個Android的品質。
專利的部分且不論,後者可以說是失敗了,因為Google發現依照授權制的模式,若真的產生了"親兒子",反而會降低其他加盟商的意願,若是這個親兒子大獲成功,那成為標準的同時,許多廠商必定也會開始尋求替代方案了,這使得Google只能改從MOTO上尋求創新,而非標準機,但成效也不理想(畢竟創新也不是那麼容易的),於是就賣掉了。
反正對Google來說,有養子(Nexus)就足夠了,基於這不算自家生產,所以反而可以提高加盟商的好感(做得好就有可能被收養走一段時間)。
至於Nokia與MOTO哪個結局比較好呢?這倒不一定哦…
這兩家都是一開始因為跟不上時代而搞到瀕臨倒閉的公司,Nokia雖在微軟安定下來,但反過來說微軟的移動平台一直做不起來,現在還只是小角色;而MOTO則被賣來賣去的,但就如同IBM筆電一樣,說不定MOTO賣到聯想後,也能活出不同的氣色,至少現階段Android是比WP要成功許多的…
╮(╯_╰)╭
> 有沒有人談到Google +plus 是最垃圾的產品?
>
> ╮(╯_╰)╭
當fb的廣告越來越多時,或許g+的機會就來臨了,就如同當初y拍開始收上架費後,露天拍賣就接收了一大票賣家,也越做越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