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要玩縮時攝影,需要透過昂貴的機器來保持運動中所錄下來影像的穩定,然後用價格超過1.5萬美元的影像設備,來保證畫面的呈現效果。但現在,透過Instagram的新應用,只需要你的iPhone就能夠辦到。
Instagram似乎想藉著縮時攝影(Timelapse)這個新的法寶,來擴大使用者加入他們的行列。「Hyperlapse」是Instagram團隊新推出的一款獨立的產品。基於巧妙的演算法,你可以輕鬆地用iPhone穩定跟拍被攝對像,並將結果影片轉換成縮時攝影的效果。
縮時攝影的原理是,用較慢的速度連續拍下照片或是錄下影片,然後用正常的速度或是較快的速度把影片播放出來。如此一來,在一段縮時攝影的影片中,物體或者景物緩慢變化的過程將會被壓縮到一個較短的時間內,呈現出平時用肉眼無法察覺的奇異精彩的景像。
▲本段影片為典型縮時攝影影片,非用Instagram「Hyperlapse」所拍攝。
「Hyperlapse」介面出奇的簡潔,錄影按鍵本身就是產品唯一的UI設計,沒有其他邊框裝飾、也沒有任何隱藏的秘密功能。
速度是Hyperlapse唯一的濾鏡 ,像是拍出迅速旋轉的彩虹車流、尋常的層積雲也在流動中變得別有韻味、樓宇快速地向右推移鏡頭、呆板鋼筋樓層有了節拍和律動。陌生人之間的匆匆插肩而過,到相互間做著各種誇張的動作。速度,改變了周遭我們所有熟悉而又彼此陌生的事物。
在介面中,透過下方的速度滑桿,讓Hyperlapse可以改變縮時的速度,在把速度從1X—12X到時候,整個世界就改變了。你可以用超高倍速讓世界瞬時之間在眼前移動,也可以選擇,讓,心,很,慢。
Hyperlapse的靈感來自紀錄片
Thomas Dimson是Instagram的一名普通員工,也是一位熱愛影像作品的愛好者。他最喜愛的影片,是一部名為《天地玄黃》(Baraka)的紀錄片。紀錄片的拍攝人員踏跡5個洲24個國家150多個地區,內容從滿天星鬥到流雲徐徐、土著聚落、恆河河畔、日升日落。記錄著文明的變遷,充滿了天行有常又世事無常的宗教式的敘述方式。最令他感到震撼的是,整個片子沒有任何旁白和情節,也因此在他的腦子中揮之不去。
2013年,Thomas Dimson接觸到了Alex Karpenko,那時Karpenko已經把他的初創公司Luma賣給了Instagram。Luma為iPhone設計增強拍攝影片穩定性的技術,這個功能很快被整合到Instagram中。但是Dimson意識到,這項技術還能發揮更大的想像空間,就像在《天地玄黃》浮出的鏡頭那樣。
Karpenko一直致力於研究影片防抖的解決方法,因為抖動會讓手機拍攝的影片可看性大幅下降。在實驗中他也發現,像Final Cut之類的影片編輯軟體上的技術,都不適用於手機。由於鏡頭的劇烈運動,所以必須要一張張地去分析影片,才能讓影片中的主題拍攝物體能保持一致。但在電腦上這都需要透過連夜的一張張計算分析,才能做得到,手機的效能不夠,根本不可行。
不過,在一次偶然的機會,Karpenko看到透過陀螺儀來防止照片抖動的技術,這給了Karpenko很大的靈感。他想到在智慧手機上,根本就不該用演算法來修正模擬鏡頭的運動,更聰明的作法就是透過內建的傳感器去測量手機本身的運動,然後去修正畫面內容。
▲中為Thomas Dimson。
Dimson很快就把Karpenko拉過來,一起來設計產品。他們決定不只是要做軟體防手震的錄影APP,而是你能拿著它到處跑,最後的縮時影片效果依然能夠很有感覺的縮時攝影應用。實際上,你在「Hyperlapse」看到的畫面是被加工放大過的,濾鏡會把影片的邊緣裁剪掉,讓你看不出抖動。
Instagram的聯合創始人Kevin Systrom看了展示出來的結果,鼓勵他們把產品推廣給更多的人。「Hyperlapse」被選擇當成一個獨立的APP推出,而不是放在Instagram裡面成為功能的一部分,該公司的CTO Mike Krieger解釋:「我們並不想做一個特別的功能,然後把它給隱藏在另一個程式裡頭。」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