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人因工程的意義在人本
你或許不曾聽過「人因工程」這個名詞,但如果是「人體工學」應該就比較熟悉過吧?不過兩者的定義是截然不同。「人因工程」探討的層次更深入、更鑽研在人與機器互動上的問題,不能隨便與人體工學設計劃上等號,例如吸塵器的噪音控制、吹風機的防燙設計等,無一不是人因工程的範疇。
據「國際人因工程學會」(International Ergonomics Association:IEA)的定義,人因工程的研究是指「研究人在某種工作環境中的解剖、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因素」以及「研究人和機器及環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在工作、家庭生活和休假時怎樣統一考慮工作效率、人體健康、安全和舒適等問題的學科。」
應用上述學術邏輯,面對滑鼠操作的時候,可以試著去考慮使用舒適度的問題,舒適度的感受又會與人體肌肉緊繃和放鬆程度高度相關。看似不起眼的關注,其實還會關係到諸如腕隧道症候群(Carpal Tunnel Syndrome,簡稱 CTS)與累積性神經失調(Cumulative Trauma Disorders,簡稱 CTD)的危機。
買滑鼠比炫更比實用性
目前在滑鼠市場上比較流行的話題就非電競產品莫屬了,電競滑鼠的設計概念,大多以定位的精確度、微動開關的耐用性、其他定義鍵的設計以及酷炫造型為主。市場上還會有「某某電玩比賽冠軍所參與設計及代言」的宣傳,其實這些公關語言很容易就會使產品應關注的焦點失焦,也就是人因工程(或人體工學)設計的著眼點。
當然有著酷炫外型的滑鼠是玩家的標準配備,但考量到長時間使用的情況,一個能減輕手部筋骨負擔的滑鼠設計,才是本文定義的滑鼠選用標準。這裡將從人因設計角度,探討滑鼠使用與外型設計,教你如何挑選合適的滑鼠。
手腕傷害與滑鼠使用的關係式
開始挑選滑鼠之前,最好先認識使用滑鼠時常用到的手部肌肉與關節,這也可從滑鼠易造成的手部傷害探討。操作滑鼠的時候,我們最常用到的部位的可細分為三大區塊,分別是「手腕關節」與「掌指骨間關節」以及「指節關節」。「手腕關節」負責握住滑鼠的整體,「掌指骨間關節」和「指節關節」負責點擊或是轉動滾輪等動作,三者配合就可做出拖曳、點選等輸入的滑鼠操控。
認識手腕的可動性
手腕關節連結著前臂的兩支長骨(當手心朝下水平板放時,靠向身體外側的是「尺骨」,另一條叫「橈骨」),其活動為二軸性,手腕垂直向上可進行「掌曲」,向下進行「背曲」的動作,水平位置向內可進行「橈偏」,向外進行「尺偏」的動作。結合垂直與水平方向動作,手腕可以做到近360度的運動,以前臂與手腕連結處為基準,垂直的「掌區」與「背區」活動可達85度;水平方向的「橈偏」可以到25度,「尺偏」則有55度的可動性。
▲圖例為手臂的尺骨與橈骨位置。
掌指骨間關節在手腕與指頭的連結處,可動性較高,係屬球狀關節,因此可做出區曲、伸展、外轉與內轉等動作。指節關節屬於絞鍊狀關節,可動性則較低,只能進行區曲與伸展的動作。
藉著各部位肌肉關節的相互運作下,我們的手腕才能靈巧的操作滑鼠,但在手腕運動的過程中,如果肌肉長時間處在不自然的緊繃狀態下,各種關節、肌肉或是神經的傷害將接踵而來。以下介紹滑鼠操作時各種常見的累積性傷害。
▲手腕在水平與垂直狀態中的最大運動角度。
板機指
板機指的正式學名是「手指屈肌腱的狹窄性肌腱鞘炎」,多因不良的滑鼠「點擊」動作而產生,食指在彎曲的狀態中,因經常性的重複動作,高頻率的牽動掌指間關節上的肌腱群,使得關節的韌帶發炎,發炎時的肌肉與筋都會因為充血而腫脹,這會使關節的部分被腫脹的筋肉卡住,造成手指無法伸直的狀況,看起來像是正在扣板機的手指。
滑鼠手
滑鼠手是「腕道症候群」的俗稱,是在接連指頭與腕部的正中神經(Median nerve),受到外力壓迫時而產生,由於正中神經會從手臂穿過腕骨與韌帶所構成的腕隧道,以及連結著拇指、食指、中指與部分無名指的感覺神經。所以在發病時,這幾根手指會先感受到麻木的刺痛感,嚴重時疼痛的症狀還會延伸到手肘與肩膀。
當握著本體高度太低的滑鼠,使手掌無法輕鬆的包覆在滑鼠背部上時,最容易造成腕部正中神經的壓力。而滑鼠背部過小時,也較容易變成用手腕關節來移動滑鼠,因為低包覆與手腕關節過度使用兩大主因,就容易使被擠壓的正中神經病變。
▲ 綠框的部分屬於「指節關節」,紅框部分是「掌指骨間關節」,黃色部分是「手腕關節」。
網球肘
網球肘是手腕伸直肌肉群的毛病,學名為「肘關節外踝炎」,在長時間練續點擊滑鼠時較容易發生,由於點擊滑鼠時除了使用到手指的肌肉外,也會牽扯到手臂的伸直肌肉群。當過度的使用時,手肘關節與肌肉的韌帶也會受到影響,嚴重時手腕會無法出力,連扭毛巾或是提物都作不到。
網球肘的發生常是因操作姿勢不良所產生問題,例如滑鼠擺放位置與手肘的角度在平面上,低或高於垂直的90度太多時,就易造成手腕伸直肌的過度緊繃。另一個較常見的原因也可歸類到滑鼠配重問題,滑鼠理想配重是要能平均分擔手腕的施力,不可以太重也能太輕,重點是在平面移動時的負重要能平均分散。
滑鼠肩
滑鼠肩是數個「累積性傷害症候群」的統稱,可能原因有「肩部肌筋膜」的疼痛、「肩膀肌腱炎」、或是「頸部根神經」的病變,通常發生在前臂沒有支撐的時候。也就是操作滑鼠的桌子太低時所造成,因為手肘沒有支撐點,所以在操作滑鼠時,肩膀還要負擔整支手臂的重量,因此產生出滑鼠肩。滑鼠肩的狀況通常與滑鼠人因設計較沒有關係,而是桌椅與人體身長比例的問題,相較之下較容易解決,只要椅子的高度能使雙肘自然的垂直於桌面上,就能避免滑鼠肩的發生。
▲ 在拇指骨與手腕的交界處屬於「鞍部關節」(SADDLE),掌指骨間關節屬於「球狀關節」(EllIPSOIDAL),組成腕部的小骨群則是可滑動的「平面關節」(PLANE)。
下一頁還有:滑鼠最佳操作姿勢分析
在人體工學方面也是最為舒適的,
但現在羅技的品質卻有逐漸下降的趨勢,
產品的品質跟客服的處理方式都需要檢討,
羅技要加油啊~
----------------------
Sent from my Nokia 3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