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龐克的風格概念與潮流演化

電子龐克的風格概念與潮流演化

ADVERTISEMENT

電子龐克(Cyberpunk)是充滿魅力的一種科幻文化,以高科技時代為背景,融合駭客、人工智慧與反烏托邦等要素,描述人類的脫序與墮落,對近代科技文化產生深遠的影響。這裡將介紹電子龐克的概念與特色,在文化領域的演出,以及其衍伸的各種議題。電子龐克不只是一種前衛風格,更是人類省思科技文明的態度。

電子龐克的概觀

電子龐克的風格概念與潮流演化

▲電子龐克世界的典型:霓虹燈襯托出紙醉金迷的虛幻感受。

電子龐克的原文「Cyberpunk」是由cybernetics(神經機械學)與punk(龐克文化)兩字結合而來。電子龐克喜歡以近未來的地球為舞台,將後工業社會的都市描述成反烏托邦的世界。相較於一般科幻對科技的憧憬,電子龐克擅於以負面角度來詮釋科技,用科技包裝人類的黑暗面,包含科技犯罪、權力鬥爭與秩序崩壞、邪惡的人工智慧、尖端科技的失控等等。

電子龐克的風格概念與潮流演化

▲電子龐克的人物充滿現代感,又不失龐克文化的叛逆。

電子龐克強調人類與科技的聯繫,消除現實與虛擬的分水嶺。電話與信件被網路取代,人類交流的平台為電子空間,寄託感情的對象換成人工智慧。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緊密結合,連大腦也能換成數位電子腦。科技成為箝制人類的恐怖壓力,網路監控所有人的一舉一動,權勢落入掌握科技的大企業手中,世界瀰漫著揮之不去的悲觀與絕望。

電子龐克對未來產生質疑的概念,正好和20世紀中期崛起的烏托邦概念對立。40年代正逢科技起飛,人類對科技充滿無限憧憬,烏托邦概念的科技文化成為顯學。爾後人們發現科技並非盡如人意,反烏托邦的概念便因應而生,電子龐克繼承了反烏托邦的風格,與烏托邦概念分庭抗禮。

電子龐克的情節設定

電子龐克的風格概念與潮流演化

▲電子龐克的影劇作品偏愛黑色電影風格。

電子龐克繼承後現代主義與虛無主義的要素,以黑暗魅力獨樹一格。脫序的未來世界充滿未知,是創作者揮灑創意的絕佳舞台,讀者觀眾也樂於享受這種不落巢臼的故事發展。電影界喜歡用黑色電影風格(Film noir)來呈現電子龐克,導入天馬行空的推理橋段,利用科技鬥智的心理戰,以大量特效描述的虛擬實境。

電子龐克的風格概念與潮流演化

▲大衛.布林,美國的知名科幻作家。

由於融入了龐克文化,電子龐克總是與「叛逆」、「玩世不恭」、「對抗體制」等要素形影不離,牽動文化革命與新世代潮流。美國科幻作家大衛.布林(David Brin)就曾經在其著作《明晰社會》中指出,「電子龐克的創作者總是喜歡將未來社群塑造成悲慘懦弱的德性,描述次世代冷酷無情的權力爭鬥,將財富或是頂尖精銳暗中玩弄於指掌之間」,這個描述還挺中肯的。

近代的電子龐克喜歡採用暗示與隱喻,滲透其他主流文化,發揮潛移默化的影響力,促使讀者觀眾反思科技帶來的各種效應。即使是現在,創作者仍試著以電子龐克作品,間接促使人類反思科技帶來的現象,不讓現實重蹈電子龐克作品所描述的覆轍,其警世寓意不言可喻。

電子龐克的主角風貌

電子龐克的風格概念與潮流演化

▲電腦能力是電子龐克主角的必修技能。

想在電子龐克的世界裡活躍,首當要務就是擁有電腦能力。以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的《神經浪遊者》為例,主角凱斯的職業是網路牛仔,也就是俗稱的駭客,能夠侵入企業的電腦資料庫。這類主角通常絕非善類,比較像是罪犯或私梟,又具有獨特的榮譽感與責任心,種種反式主角特質讓他們特色洋溢。

另一種主角結合戰士與駭客能力,平時以戰鬥為主業,偶爾發揮智慧來駕馭電腦,在戰鬥風格的電子龐克作品中很常見。《人類革命》主角簡森就是這種風格,他的身體大部分被換成機械義肢,利用矯健身手與惡勢力周旋,必要時以駭客能力入侵敵方主機竊取資料。

電子龐克的風格概念與潮流演化

▲《人類革命》的主角,亞當.簡森。

電子龐克的主角通常會牽扯進陰謀或犯罪,演變為逃亡或發掘真相,最後再來個絕地大逆轉。雖然這類的老梗屢見不鮮,不過電子龐克是充滿潛力的題材,創作者總是能挖掘出科幻的醍醐味,將平凡的劇情弄得精采絕倫,混以難以預測的龐克要素,硬是將主角塑造得魅力洋溢,令觀眾讀者莫不嘖嘖稱奇。

電子龐克的作品發跡

電子龐克的風格概念與潮流演化

▲威廉.吉布森,發揚電子龐克文化的重要人物。

電子龐克的帶動者首推威廉.吉布森,他於1984年的處女作《神經漫遊者》帶有典型的電子龐克風格,替電子龐克打下堅實的基礎。神經漫遊者隨後拿下該年英國科幻文學的三大獎:雨果獎、菲利普狄克獎與星雲獎,讓吉布森瞬間成為人氣作家。其他作家如傑夫.努恩、魯迪.洛克與約翰.雪利等人同樣貢獻卓越,在作家們前仆後繼的努力下,電子龐克的世界觀漸趨完整。

電子龐克的風格概念與潮流演化

▲電子龐克電影的經典《銀翼殺手》。

隨著小說的推波助瀾,電子龐克很快就在各文化領域發酵。1982年的《銀翼殺手》被公認是電子龐克電影的濫觴,該片有著優異的電子龐克文化呈現,即使以現在眼光來看仍屬上乘,令他得以擠身經典之林。電子龐克的遊戲不多,卻不乏經典之作,2000年的《駭客入侵(Deus Ex)》便是其中翹楚。

紙上遊戲同樣有著電子龐克的蹤影,《Cyberpunk V3》和《Shadowrun》是較具代表的長青系列,結合當代流行的電子龐克設定,人氣歷久不衰。音樂界是電子龐克的另一個舞台,不過電子龐克音樂並沒有嚴格定義,通常僅以曲風或歌詞來歸類。

電子龐克與日本都會

電子龐克的風格概念與潮流演化

▲日本涉谷街景,與電子龐克風格不謀而合。

電子龐克能夠順利發跡,日本是其中的重要功臣。80年代的日本沉浸在泡沫經濟的美好幻影中,各領域科技急速發展,成為未來世界的理想典範,西方各國紛紛把日本當成未來的理想模範。然而泡沫經濟破裂後,日本所建立的科技願景瞬間瓦解崩壞,從模範變成失敗的惡例。

在科幻作家心目中,日本經濟的崛起與崩壞,與電子龐克的風格不謀而合。日本的現代化都會景致結合人造地標,被華而不實的霓虹燈所渲染,這副景象成為電子龐克世界的典型。威廉.吉布森就曾經指出,「現代日本就是電子龐克的縮影」,他的著作《神經漫遊者》就是以當時的日本都會為參考藍本。

 

(下一頁還有:電子龐克的文學發展)

vermilion
作者

雖然人們對我嗤之以鼻,但當我望著箱中錢財時,內心仍暗自竊喜 -古羅馬名諺

使用 Facebook 留言
司馬雲
1人給推

1.  司馬雲 (發表於 2015年8月09日 20:27)
印像中攻殼在參加法國影展的時候,被外國影評人說
當日本的動畫產業都已經飛向太空,我們還在地上玩沙
神山的攻殼充滿濃厚的政治味,這不管在動畫還是影集裡都是難得的作品啊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