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喜歡問創客「你到底要做什麼?」為什麼不能單純就是for fun?

台灣人喜歡問創客「你到底要做什麼?」為什麼不能單純就是for fun?

站在原地空想不會讓點子成真,只有動手去試才有機會創造改變,而maker最重要的精神就是勇敢試錯。由《數位時代》主辦的2015 Meet Taipei創新創業嘉年華,在首日的創業沙發客論壇中,紀錄片《自造世代》製作人楊育修、Maknet自造邦共同創辦人賴信吉、Fun-Maker數位手作工坊創辦人余有容也和聽眾分享摸索的樂趣。

楊育修:請求同意很困難,請求原諒很容易

「這才是真正所有創新的源頭。因為很怪、很不靠譜。」朱宜振如此形容紀錄片《自造世代》。而這部影片的起點就是楊育修。

 台灣人喜歡問創客「你到底要做什麼?」為什麼不能單純就是for fun?
圖說:紀錄片《自造世代》製作人楊育修。圖片來源:顏理謙攝。

2008年,楊育修被公司外派到舊金山,一待就是六年,而在此之前他從來沒去過美國。楊育修坦承,這個經驗給他的衝擊非常大。他表示,這段過程中最受用的一句話就是「請求同意很困難,請求原諒很容易」,而這句話正好可以代表maker精神。為什麼這麼說?他的第一部紀錄片《設計與思考》就是答案。

當時他偶然認識了兩位電影系學生,三人決定一起拍攝紀錄片。為了拿到補助經費,他向公司提案後,公司要他寫一份40-50頁的企劃書。沒想到等他交出企劃書後,公司卻說「我們是推動工業設計的公司,拍電影不關我們的事」。

因此,他決定勇敢丟掉企劃書,並且將專案放上Kickstarter,想不到竟然成為第一組在Kickstarter上募資成功的台灣團隊,而且這部影片還是靠著兩部Canon相機和一群沒拍過紀錄片的人完成的。「這個過程就是自己摸索,沒有人會告訴你怎麼做。我們影片拍完之後才知道原來還要行銷。這些事情都是一步步到位的。所以只要有點子,去做就對了。」

賴信吉:如果每件事都要商品化,就不需要教育了

 台灣人喜歡問創客「你到底要做什麼?」為什麼不能單純就是for fun?
圖說:Maknet自造邦共同創辦人賴信吉。圖片來源:顏理謙攝。

maker精神不只是動手做產品,也是勇敢塑造自己想要的生活。賴信吉是自造邦(Maknet)共同創辦人與享印學堂(3DPC)創辦人,不過在2013年底以前,他是一位年薪百萬的竹科IC設計工程師。「台灣的教育偏向塑造你。但是你不一定要按照大家的期許,你可以擁有自己的價值」賴信吉說。

離開竹科之後,他開始從事3D列印教育推廣,主張要用3D列印解決生活上的問題,或是創造出之前沒看過的東西。賴信吉指出,3D印表機可以做出很多有趣的成品,但是做為一個maker,不一定非得創業不可,因為創業還必須承擔風險。相較於中國的maker多半偏向創業,他認為台灣的maker文化比較多元,有些人是for fun,有些人是for創業。「『創客』的『創』應該不是只有『創業』,而是『創造』、『創新』跟『創意』,最後才是『創業』」。他表示,自己並不在意產品是否能商品化,「如果每件事都要商品化,那就不需要教育啦!」

「Everything should be made as simple as possible, but not simpler.」(凡事應該要盡可能單純,而不只是比較簡單而已。)他引用愛因斯坦的名言指出,maker應該要思考如何用一個簡單的工具創造出很大的價值,而且還是大家都需要的。而不是花了上百萬、上千萬,卻做出一般人也做得到的事物。

 

余有容:不會有一個project一次就成功

「當你年紀越大,就越不容易冒險。但是就是有一種瘋子,覺得能做就做了。」朱宜振口中的「瘋子」就是Fun-Maker數位手作工坊創辦人余有容。

2013年成立Fun-Maker之前,余有容在電子工程業待了15年的時間,生活穩定、薪水優渥,為什麼想要轉換跑道、重新出發?「穩定會讓你產生安逸感,讓你恐懼改變。我已經花了職場生涯中的1/3做同樣的事情,如果未來還要繼續下去,想一想還蠻可怕的。」於是毅然決然離開電子業。

在偶然的情況下,他接觸了Fablab Taipei並認識許多志同道合的夥伴。他看見一位朋友做的萬聖節機器大手玩具,覺得非常有趣,於是動動巧思修改設計。「很多人看到了會問我『這到底要幹嘛?』其實也沒有要幹嘛,就只是抓癢方便而已。」他笑說,「台灣人很喜歡問你到底要做什麼,如果你說沒有要做什麼,他們就會覺得很奇怪。可是,為什麼不能單純就是for fun?」

 台灣人喜歡問創客「你到底要做什麼?」為什麼不能單純就是for fun?
圖說:Fun-Maker數位手作工坊創辦人余有容。圖片來源:顏理謙攝。

他表示,有些人會把maker看成一種職業。而一般人眼中的「專業maker」,就是一群宅男,他們在混亂的環境中工作,而且還是工具控和3C狂。「maker不是一定要會什麼技能或職業,」他強調。「常常有爸媽跑來跟我說『我想讓我的小孩變成maker,我要讓他學3D印表機嗎?』其實我內心比較想回答的是『你不要管他,讓他自己去動手做東西就好了。不要限制他。小朋友本身就是maker,只是我們把他限制住了。」

「其實,maker就是一種精神,」余有容說。只要願意動手做,不管是動手煮一頓飯、設計自己的玩具,都可以被稱為maker。除此之外,還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這個能力又和你動手做的經驗多寡有關。「不斷動手做的過程中,你就會學習到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是相輔相成的,」他說。「不會有一個project一次就成功,一定會不斷的失敗。這會讓我們對於挫折的忍受度提高。」

 

數位時代
作者

《數位時代》,關注國內外網路創業生態,精選全球科技業的重要趨勢、創新模式和最新動態,並有記者第一現場的報導,以及各類社群活動消息。希望能協助讀者早一步領略趨勢脈動、領先掌握下一步行動的競爭優勢。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