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一直到現在Sony都還有生產 Betamax (不過這次它真的要消失了)

原來,一直到現在Sony都還有生產 Betamax (不過這次它真的要消失了)

兩周前,索尼宣佈將從 2016年3月 開始停售 Betamax 錄影帶。不過,比較讓你驚訝的應該是,竟然 Betamax 錄影帶一直到現在都還沒停產?原因在於雖然索尼在2002年停產了 Betamax錄影機,不過因為日本的用戶還是有很多人是 Betamax的愛用者,為了這些用戶,索尼還是有生產Betamax 錄影帶,一直到現在。

至此,Betamax 整整存在了四十年。從 Betamax 到 VHS,再到 VCD、DVD 和藍光碟,資料的儲存媒介已經發展成為今天的網路串流模式。據索尼表示,自 1975年 至今,Betamax 一共在全球售出 1800 萬盒,現在宣佈停產,是一段歷史的終結,更是一個里程碑。

Betamax 是一種由 U-matic 格式演化而來的磁帶格式,它們的誕生都是從人們有了錄播音樂和電視內容的需求而來,就像黑膠唱盤一樣。喜歡的、想要的節目內容可以透過錄製的方式承載下來。

原來,一直到現在Sony都還有生產 Betamax (不過這次它真的要消失了)

當初錄放影機和錄影帶的出現擾亂了市場,美國的電視節目出版商一度認為這樣行為是侵犯了版權的,因為廣告商不會給錄影帶付錢,這樣的行為形同偷竊,使他們蒙受了太多損失。但是這樣的訴求並沒有得到法院認可,好東西是值得被保存和流傳下來的。

錄影帶的歷史

最早出現的錄播設備並不是 Betamax,而是一種類似黑膠碟的東西,採用的是 Kinescope 的系統。後來,錄影帶興起了。

1956年,Ampex 公司推出了 Quadruplex,Quad 也是一個劃時代的作品,它能在不同方向上記錄畫面和聲音,品質飽受好評,只是 Quad 磁帶價格高昂,一個小時的記錄就要燒掉 300 美金,就連電視臺也反覆使用它,結果就是上個世紀 50年 代到 60年 代的很多珍貴節目,都因為電視台的節省成本,而被覆蓋掉了。

這個時候就有了 U-matic 和 Betamax,以及和 Betamax 針鋒相對的 JVC 公司生產的 VHS。

原來,一直到現在Sony都還有生產 Betamax (不過這次它真的要消失了)

這是一則 1975年Betamax 出廠時的報紙廣告,廣告中說 Betamax 是 “革命性” 產品,並且能夠反覆使用。但是Betamax並沒有 “大紅大紫” 很多年,因為就在第二年, VHS 格式就誕生了,消費者把這兩款格式的帶子帶進了臥室,兩家公司和支持者進行了曠日持久的競爭。

一開始,Betamax 是保有一定優勢的,當時一些用戶在使用後認為 Betamax 和自己的產品相容更好,影像品質更高,畫質更清晰。

原來,一直到現在Sony都還有生產 Betamax (不過這次它真的要消失了)

但是,這些優點都抵不過 VHS 。只因為VHS的錄製時間更長,是 Betamax 的近 3 倍。VHS後來居上地佔了近 60% 的市佔率。之後百視達(Blockbuster)就只能看見 VHS 格式了,至此,索尼的 Betamax 敗北。

用戶要的始終是更久的錄製時間,而不是品質。不過,VHS的局勢也並不樂觀。

原來,一直到現在Sony都還有生產 Betamax (不過這次它真的要消失了)

1993年,索尼、飛利浦、JVC、松下等電器生產廠商聯合制定了 VCD 的標準,95年使用 VCD 的家庭數量 60 萬,僅用了一年時間就增長到 600 萬。而在1994年末,DVD 的初步規格在世界範圍內規劃提出,一年多後,DVD 便誕生了。雖然 DVD 和 VCD 有相似的外觀和承載設備,它們是有很大差別的,DVD 的出現將 VCD 只有 700M 的記憶體擴充到 4G 以上,畫質也有了極大提高。

到 1990年代中後期,光碟片也算進入了 2.0 時代,VHS漸漸被淘汰,不過由於光碟片低廉的成本,再加上網路逐漸的普及,也帶動了盜版的興起。而再之後的故事,你大概也都知道了。

回到現在,就在 SONY 宣佈停產 Betamax 後兩天,外媒卻報導美國唱片市場今年的黑膠銷量再創新高。雖說燒錄的時代已經過去,可一整個時代的記憶並不會隨著某一個載體的停產而消失。越是珍貴的東西越會閃著光點,歷久彌新地留存下去。

原來,一直到現在Sony都還有生產 Betamax (不過這次它真的要消失了)

 

原來,一直到現在Sony都還有生產 Betamax (不過這次它真的要消失了)

 

36Kr
作者

36氪(36Kr.com)累計發表超過10.8萬條包含圖文、音訊、影片在內的優質內容。氪原創內容體系涵蓋新創公司、大公司、投資機構、地方產業與二級市場等內容模組,設置有快訊、深度商業報導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