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的英文全稱為 Internet of Things,顧名思義,它與「物」、「連結」這兩件事脫不了關係,卻又不盡然如此狹隘。長期深耕無線通訊技術,曾經協助創辦 Wi-Fi 聯盟(Wi-Fi Alliance)的「Wi-Fi之父」,現為無線通訊技術 ZigBee 晶片開發商 GreenPeak 創辦人的林克思(Cees Links),對此則有獨到見解。
五年前人們所談論的物聯網,與現在人們所談論的物聯網,究竟有什麼不同?林克思表示,五年前,物聯網對於大多數廠商而言,只是個「不知道如何實現的單字」,認為只要是連接裝置、讓物件能夠聯網,就是所謂的物聯網;現在則不然,更多人開始意識到,物聯網背後的核心價值,其實是「應用」與「服務」的串連,是「Internet of Services」!
Wi-Fi之父:並不是做到「物」的連接就叫做物聯網
智慧溫度計、智慧手環、智慧燈泡,或者是任何一個內建感測器的裝置......這是你以為的物聯網,但對林克思而言,這只是能聯網的物件,不代表就 能構成服務。聯網物件與服務有什麼不同?物件應該是服務的其中一環,而不直接等於服務;或者說,服務是產品開發的核心,物件是實現的手段。
(「Wi-Fi之父」,現為無線通訊技術 ZigBee 晶片開發商 GreenPeak 創辦人的林克思(Cees Links)。圖片來源:蘇宇庭攝影。)
林克思指著自己手腕上的 Fitbit 笑稱,Fitbit 背後所串聯的服務就是一個「Lifstyle Coach」,Fitbit搜集資料後上傳到雲端,分析之後,再藉由手機給出建議,「這是一種生活型態的教練,這是一種服務,它教導我、告訴我如何生活, 感測器和物件只是實現的手段之一,所以 Fitbit 本身並不是重點,重點是後端的服務。」
又如智慧家庭應用,林克思認為,如果你要推廣智慧家庭相關的物聯網應用,就應該要用「電子管家」的概念(如同 Fitbit 代表的是「生活教練」)去思考這套服務應該如何成形?
電子管家要做什麼?林克思說,並不是安裝各種感測器,就是管家,就是智慧家庭了。舉例來說,管家要能知道誰在家、如何依此調節空調溫度,而且讓主人 即使不在家,也能知道家裡發生什麼事。「像我媽媽 86 歲了,自己一個人住,我怕她一個人在家發生什麼事卻無人知曉,當我今天透過『管家』得知她起床時間異常,也許就能撥個電話給她關心一下,對她來說,她也不 是真的一個人在家,她知道有人在乎她。」他進一步指出,這樣的智慧家庭甚至不只是物與物、服務與服務的連結而已,它還能做到「家庭與我」的溝通。
這種「服務」的概念,與傳統台廠習慣的硬體製造、技術本位的思維很不同。服務是一種無形的價值與訴求,可靠、美觀的硬體只是基本門面,不一定保證能帶來好的服務經驗,重要的是硬體背後所涉及的服務如何與雲端、與平台、與其他合作夥伴串連,帶給消費者美好的生活體驗與感受。
Wi-Fi走了十年才普及,有一天IoT也會如Wi-Fi一樣隨處可見
產業界談論物聯網已久,多年卻不見它真正普及於一般人的生活之中。林克思認為,目前物聯網普及的最大困難在於成本、標準化與「人」。前兩項都會隨著時間解決,最重要的仍是人到底能不能相信並接受「物聯網真的能帶給我們更好的生活」這件事。
林克思用他過去推動 Wi-Fi 普及的故事來舉例,「我們在 1990 年制定 Wi-Fi 標準,但市場上沒有人認為這是一個好主意,大家都覺得我們不需要 Wi-Fi,可能覺得它不穩定、會危害人類健康等,有上千個反對的理由,最後我們花了 10 年才讓 Wi-Fi 在一般消費電子產品大量普及,我們走了很長一段時間,現在大家根本無法想像沒有 Wi-Fi 的生活。」
對照如今物聯網的發展,為什麼智慧家庭還推不起來?林克思笑說,就跟當初推行 Wi-Fi 所面臨的阻礙一樣,「因為大家覺得現在的生活就夠好了!」他舉例,現在你回答不出「你家現在發生什麼事?/你媽媽在幹麻?」這個問題很正常,不過 15 年之後,那時的人們可能就會對這個問題習以為常,因為已經可以時時掌握家中大小事,甚至好奇「沒有 IoT 的生活是什麼啊?」
「關鍵是:人類真的懂物聯網的價值嗎?十五年前大家都認為汽車鑰匙上不需要設計一個能把全部車窗都鎖上的按鈕,因為門跟門的距離已經夠近了,現在呢?你家的門窗這麼多,距離比汽車的門窗距離還要遠,為什麼你不認為家裡也需要智慧門鎖與遙控裝置?人類真的需要了解物聯網的價值,才能讓它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份。」林克思說。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