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說過不會蒐集並儲存使用者資料的 WhatsApp 通訊軟體在 25 日改變隱私條款,把使用者的手機號碼分享給 Facebook,讓 Facebook 能改善在相關服務的體驗,並在使用者的動態時報牆上顯示相關優惠和廣告。
創立時說好的沒有廣告、不被監看的通訊軟體呢?
WhatsApp 創立於 2010 年,當時創辦人之一 Jan Koum 強調這會是一個沒有廣告、不被監聽監看、穩定的通訊軟體服務,因為 Koum 自己成長於蘇聯,一個言論會被監控的地方,此外,他也很討厭廣告。
在 2014 年 WhatsApp 賣給 Facebook,當時 Koum 再次強調,這個交易並不會影響 WhatsApp 的隱私政策,也不會影響數百萬的使用者,而 Koum 在一篇公告中寫到,WhatsApp 不會蒐集使用者的生日、住家地址,「我們不曾蒐集和儲存過使用者的任何資料,而我也完全沒有計畫要改變這點」。不過在 WhatsApp 被收購後,Koum 也同時成為 Facebook 董事會的一員。
WhatsApp 改變隱私權政策理由:「連結使用者跟那些對他們來說很重要的企業」
被 收購 2 年多過後,25 日,WhatsApp 就改口宣布要更新隱私政策,開始蒐集使用者資料並與 Facebook 分享,這些使用者資料會應用在 Facebook 上顯示相關優惠和廣告,並改善 Facebook 相關應用的體驗;而 WhatsApp 雖然把持住不在程式裡加入橫幅廣告,但也打算與企業合作,讓企業能透過 WhatsApp 訊息傳送來提供服務,像是下訂單、交易、查核預約資訊、查航班資訊、發送宣傳廣告。
據 WhatsApp 的公告, 他蒐集的包含使用者的帳號資料,像是註冊用的電話號碼,通訊錄,在帳號內填入的姓名、個人圖片以及個人狀態,喜愛聯絡人名單,使用及登入紀錄,包含如何使 用 WhatsApp,如果使用者付費購買 WhatsApp 的服務也會記錄收據上的訊息,使用 WhatsApp 的裝置類型、作業系統型號、使用的瀏覽器、IP,如果有用地點功能,連地點也會紀錄。還有使用者用 WhatsApp 的分享鍵(Share button)分享內容,也會經由第三方蒐集的資料讓 WhatsApp 知道;而 WhatsApp 程式裡使用的第三方地圖服務、付款服務,也會把使用者的資料提供給使用者。
面對使用者擔憂,WhatsApp 強調,搜集並分享使用者資料其實也是為了打擊垃圾訊息,而且還能夠「讓使用者能跟那些對他們來說很重要的企業連結起來。」這跟 Facebook 長期用來解釋他們蒐集使用者資料、投放廣告的行為的說法一致。
WhatsApp 也說蒐集使用者資料並不等於監看並蒐集訊息內容,由於 WhatApp 採點對點加密,因此只有使用者跟通訊方可以看到內容,WhatsApp、Facebook 或其他人並不能讀取內容,而 WhatsApp也不會在 Facebook 上發佈或分享使用者的電話號碼以及任何訊息,也不會出售電話號碼給廣告商。
此外,WhatsApp 還給予使用者選擇權,有 30 天的時間選擇是否與 Facebook 分享你的WhatsApp 帳號資料來提高 Facebook 廣告和產品體驗。
使用者將向聯邦貿易委員會告發
對 於 WhatsApp 更改隱私條款,許多人不能接受,美國電子隱私資訊中心(Electronic Privacy Information Center)主席 Marc Rotenberg 表示,將會在周一 29 日向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ederal Trade Commission,FTC)遞交控訴文件,要求 WhatsApp 停止與 Facebook 分享使用者資料,Rotenberg 說,「許多使用者選擇註冊 WhatsApp 而非 Facebook,就是因為當時 WhatsApp 提供更好的隱私政策」,因此他認為 FTC 要保障當初使用者被承諾的隱私權。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