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19 日,小蟻在北京舉行了一場新品發佈會。跟邀請函上提到的「分開的更好」一致,這次發佈會的重點還是放在了可換式鏡頭相機上。本次發佈會上,小蟻發佈了可交換式鏡頭相機——小蟻微單相機 M1。
小蟻微單相機 M1的規格為:
- 2016 萬像素 Micro 4/3 系統 CMOS 傳感器(Sony IMX269)
- 支援 5000 萬像素的高清晰拍攝模式
- Micro 4/3 機身通用的 MFT 卡口,機身頂部採用雙轉盤設計
- 支援 30fps 4K 影片錄製和無損 RAW 拍攝
- 日本 COPAL 機械快門,速度 60s-1/4000s,支援 B 門 / T 門,最高曝光時間 30 分鐘,支援 5 張每秒連拍
- ISO 最高達到 25600
- 機身重 280g
- 圖標式選單
另外,小蟻在發佈 M1 時也帶出了兩款鏡頭:42.5mm F1.8 人像微距鏡頭(等效於 85mm),12-40mm F3.5-5.6 標準變焦鏡頭(等效於 24-80mm):
小蟻 42.5mm F1.8 人像微距鏡頭
等效於 35mm 全片幅相機下 85mm 的視角
- 鏡片結構 6 組 6 片
- 光圈: F1.8-F22
- 最近對焦距離 0.5m(正常模式),0.25m (微距模式)
- 重量:123g
- 濾鏡口徑 49mm
小蟻 12-40mm F3.5-f5.6 標準變焦鏡頭
- 等效於 35mm 相機下 24-80mm 的視角
- 最大光圈 F3.5-F5.6
- 鏡頭結構 9 組 11 片
- 最近對焦距離 0.35m
- 濾鏡口徑 49mm
售價方面,小蟻微單相機 M1 標準變焦套機的售價為 2199 元(人民幣),而雙套機售價則為 2999 元(人民幣)。
減輕負擔,簡化操作
既然定位是「年輕人的第一次」,小蟻還是將產品賣點放在了簡化上。
首先,小蟻 M1 的機身加電池的重量為 280g,跟主打輕便的奧林巴斯 E-PL5 單機身(不含電池 279g)和Sony α5100 (不含電池 240g)相近。而小蟻鏡頭在體積和重量上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還是能夠符合 M43 梯隊對輕便的需求。
另外,小蟻 M1 還化簡了操作和拍攝的繁瑣。
小蟻官方在發佈會開場時提到,傳統單眼和便攜式可交換鏡頭相機的操作都比較繁瑣,不便於照片分享和拍攝操作。對此,小蟻 M1 採用了圖標式的選單設計,初學者操作時會更加簡單直觀。
(M1 的機身背部,除了觸摸螢幕以外沒有過多的按鍵)
小蟻希望 M1 的操作更容易被智慧手機用戶所接受,他們儘可能減少機身上的物理按鍵,用觸控螢幕來實現更多拍攝操作。配合單純靠螢幕取景的設計,對於不習慣多鍵位操作的用戶來說是個合適的操作優化。
在現場真機體驗中,現場記者經過簡單的操作發現小蟻 M1 並不算太過於流暢,有時候會出現卡頓。鑑於機器還剛剛發佈,需要更多的時間去優化操作體驗,有這種表現也算正常。但對於一台主打觸控操控體驗的相機來說,操作的流暢性十分重要,還希望小蟻官方多加注意這個問題。
還有,小蟻的「大師隨行」模式也是拍攝化簡的一部分。
將一些常見的場景固定,形成一個固定的指南,為拍攝用戶提供構圖、規格上的建議,這對於初期不懂拍攝的用戶來說是個快速的解決方案。過去在一些日系的相機上也可以看到類似的設計。
不過,太過模式化的話,對於個人拍攝能力的培養沒有太大的意義。很多人會依賴這個模式來拍照,自己的拍攝能力也被限制在這些模式當中了,你也可能看到很多構圖看起來很類似的照片,所以,這個模式的效用是好是壞見仁見智。
整體來說,小蟻在體驗簡化方面還是做的不錯的。如果把這款相機定義為一台「給年輕人入門」的相機,那還是不錯的。這也是在未完全體驗之前,小蟻相機能夠拿出手的優點。
為了突顯小蟻 M1 的實力,他們把 iPhone 7 拿來對決
鑑於新機才剛剛發佈,還未能夠得到完成的體驗。在發佈會上,小蟻官方表示,瞭解小蟻 M1 能力的最佳方式就是透過對比來理解。
但是,小蟻的做法很奇怪。他們在實際樣張拍攝對比過程中選用的參考對象竟然是 iPhone 7。
在發佈會上,小蟻拿 M1 的樣張與 iPhone 7 樣張進行虛化效果對比。從該組樣張中能夠看到,搭載 M43 片幅的小蟻 M1 在虛化方面會比 iPhone 7 Plus 要自然不少。M1 的樣張沒有明顯的景深過渡界線,焦外成像也會比 iPhone 7 Plus 自然。
另一方面,小蟻 M1 也和 iPhone 7 Plus 進行了成像解析力的對比。顯然,搭載 2016 萬像素、支援 5000 萬像素的高清晰拍攝模式的 M1 的解析肯定會比 iPhone 7 Plus 優秀不少。
這組樣張還是能夠看到小蟻 M1 一定的成像性能峰值,但這組對比基本上沒有任何意義。
(相機的光學結構和手機有著很大差異)
首先,手機和相機在片幅上就有很大的差異。採用 M43 感光元件的 M1 有絕對的片幅優勢,在單像素進光量、像素大小方面一定會比 iPhone 7 要優秀。同時,M1 有足夠的空間去容納相機的光學結構,法蘭距能夠保持在 M43 相機應有的水平。
這樣,在營造淺景深效果的時候,M1 肯定會比需要演算法輔助的 iPhone 7 要優秀的得多。圖像解析力的對比環節也是相同的道理。相機和手機是兩個不同的領域,不能把他們放在同一個平面上比較,這樣的對比也是沒有意義的。
(官方在發佈會結束後上載到官網的樣張。)
透過這一場發佈會,並不能透過這一組對比來獲取結論,更多的,還有待具體測評才能夠知道答案。
這樣小蟻微單 M1,真能成為驚動相機界的「攪局者」?
小蟻將基礎套機售價定在 2199 人民幣,加入了 4K 錄製和大師隨行等一系列操作簡化功能,還是能夠吸引一些不瞭解攝影的入門用戶。
還有,小蟻選擇了 M43 這個陣容,那就意味這 M1 一出生就有大量的高品質鏡頭可以使用。這些處理都降低了使用者的門檻,提升了他們「上手即用」的可行性。
但是,如果要把 M1 放在「定位高階的 M43 旗艦」的圈子內,那它真的能夠撼動Olympus、Panasonic等 M43 老牌廠商的地位,成為一名出色的攪局者?
很抱歉,現在的小蟻還不能勝任這個位置。
首先,還是價格問題。小蟻 M1 這個售價其實不具備低價相機應有的競爭力。
目前,Sony APS-C 片幅的微單 a5000 在中國售價僅需要 2499人民幣左右。片幅更大,背後也有足夠的相機 app 和無線應用支援。對於家庭來說,這不算是一台難用的機器。
(小蟻 M1 與 M43 陣型的對比)
再看看 M43,定位較為專業的次旗艦 E-M10 Mark ii 也只是 4999 人民幣左右。如果不糾結 4K 拍攝,那附帶更多機械按鍵、EVF 電子取景器以及 Live MOS 傳感器的 E-M10 Mark ii 也是一個不錯的入門選擇。入門級的Panasonic GF8 也僅需 2699人民幣……在這些數字面前,定價為 2199 人民幣的 M1 真的沒有太多優勢。
要是在旗艦領域,沒有自家鏡頭群、實體操作按鍵少、沒有電子取景等都是阻礙 M1 登上旗艦位置的死穴。
如果只是考慮 4K 支援、像素總量優勢以及部分功能的規避優勢,這些都不可能讓 M1 登上旗艦位置,達到和Panasonic GH4、Olympus E-M1 這一類旗艦機身的高度的。
所以就目前這場發佈會而言,M1 的定位也只能是一般家庭的拍攝工具。它能夠讓你拍出比一般消費級 DC 或手機更好的照片,但它一定不能給你旗艦級體驗。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