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三分之一智慧手錶、手環買來後被棄而不用,穿戴式裝置何時才會知道消費者要什麽?

有三分之一智慧手錶、手環買來後被棄而不用,穿戴式裝置何時才會知道消費者要什麽?

國際研究暨顧問機構Gartner的一項調查顯示,智慧手錶的棄用(abandonment rate)29%,健身追蹤器(fitness tracker)則有30%,主要原因包括使用者認為不實用、用膩了或裝置本身故障。

Gartner研究總監Angela McIntyre表示:「使用者讓裝置棄而不用,對產業來說是很嚴重的問題。相對於穿戴式裝置的使用率,其棄用率顯得相當之高。而為了提供足具吸引力的價值點,穿戴式裝置的用途必須與一般智慧型手機功能做出區隔。穿戴式裝置製造商必須提供使用動機並且讓產品遊戲化(gamification)以吸引消費者持續使用。」

2016Gartner個人科技研究報告(Personal Technologies Study)201668月期間,針對澳洲、美國與英國共9,592名對象進行線上意見調查,以更好地了解消費者對穿戴式裝置的態度,尤其是智慧手錶、健身追蹤器與虛擬實境(VR)眼鏡相關購買行為。

根據調查結果,智慧手錶的使用狀況仍處於初期階段(10%),健身追蹤器則已進入主流初期(19%)。只有8%消費者使用過VR眼鏡/頭戴式顯示器(HMD,不含紙板製產品)

調查發現,消費者購買智慧手錶或健身追蹤器通常以自用為主,只有34%的健身追蹤器與26%的智慧手錶被當作禮物饋贈他人。

有三分之一智慧手錶、手環買來後被棄而不用,穿戴式裝置何時才會知道消費者要什麽?

Angela McIntyre指出:「智慧手錶與健身追蹤器的使用狀況得以持續成長,目前力道來自主流消費者,而非在技術推出初期就趕著嚐鮮的科技迷。健身追蹤器與智慧手錶供應商要克服的最大障礙,就是消費者認為這些裝置的價值點不夠吸引人。」

受訪者表示若考慮實用性,穿戴式裝置的定價實在太高。Gartner認為,與知名品牌相比,品牌知名度不足的穿戴式裝置供應商將更難以提高市占率。他們應該轉而接受較低的利潤,針對那些在意產品售價的消費族群,以遠低於頂級品牌的價格推出品質優良的替代產品。

調查還發現,智慧手錶與健身追蹤器的設計無法吸引消費者。要克服這方面的疑慮,Gartner建議穿戴式裝置供應商與手錶或時尚配件的設計、品牌、行銷及經銷業者結盟,因為它們在帶動風潮、行銷生活化裝置(lifestyle device)方面較有經驗,而且已經建立零售管道。 

 

智慧手錶仍以初期使用者為主要消費族群 

 根據調查顯示,智慧手錶使用率以美國的12%居冠,英國與澳洲則分別為9%7%。這些數據均高於Gartner2015年所做的消費者調查結果,當時受訪的美國消費者中僅8%使用智慧手錶,英國則為5%

44歲以下族群使用智慧手錶的比例明顯較高。在擁有智慧手錶的人當中,超過半數(58%)會每天使用,不會每天使用的人(33%)則是一週至少會用個幾次。

Angela McIntyre認為:「要創造能讓主流消費者感興趣的價值點,關鍵在於如何傳遞健康追蹤就是一種生活方式的訊息,還有透過手腕上裝置而非手機取得通知的便利性。當這類裝置不需依靠手機就能使用,它的益處將會隨之增加。」

 

健身追蹤器步入主流初期 

調查還顯示,健身追蹤器使用率以美國的23%居冠,英國與澳洲則分別為15%19%。使用率與Gartner 2015年調查結果相比已見增長,當時美國有17%受訪者使用健身追蹤器,英國則為10%。大部分擁有健身追蹤器的人會每天使用,而未每天使用的人當中,有26%每週至少會戴個幾次。

有三分之一智慧手錶、手環買來後被棄而不用,穿戴式裝置何時才會知道消費者要什麽?

29%受訪者認為健身追蹤器是沒有吸引力的裝置。他們表示自己不會穿戴這類裝置,還說這類產品的設計既不時髦也不吸引人。Gartner首席分析師北川美佳子指出:「由時尚品牌所設計的健身追蹤器保護殼與腕帶,銷售時多被定位成高價的升級配件,但這可能會對購買構成阻礙。」

45歲以下的年輕族群多半認為智慧型手機能滿足他們所有需求。45歲以上受訪者則表示不打算購買健身追蹤器,因就產品價值來說售價太過昂貴。

北川美佳子認為:「從現在到2017年中,售出的健身追蹤器中將會有大部分來自於消費者的換機需求而非首購。對供應商來說最重要的事,就是針對年齡較大的使用者族群,尤其是高齡女性,銷售低格較為低廉的健身追蹤器。」

★T客邦的LINE官方帳號上線囉!趕快加入隨時獲得第一手3C科技消息!

有三分之一智慧手錶、手環買來後被棄而不用,穿戴式裝置何時才會知道消費者要什麽? 有三分之一智慧手錶、手環買來後被棄而不用,穿戴式裝置何時才會知道消費者要什麽?

janus
作者

PC home雜誌、T客邦產業編輯,曾為多家科技雜誌撰寫專題文章,主要負責作業系統、軟體、電商、資安、A以及大數據、IT領域的取材以及報導,以及軟體相關教學報導。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