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已久的《敦克爾克大行動》上週五正式上映,雖然首映日在北美只有 1.98 千萬美元票房,但週六就已突破 5 千萬美元關口,爛番茄新鮮度達到 92%。
這部史詩式的二戰電影將從「海陸空」三個士兵角度來重構「敦克爾克大撤退」這一著名的二戰軍事事件。
不過,這個故事題材並不是該電影長期佔據頭條的原因,它的關注度,除了是來自導演克里斯多夫·諾蘭的名聲,還在於它的拍攝技術——採用 IMAX 攝影機及 70mm 大型膠片拍攝(實際上,只有 65mm 用於拍攝,但播放會以 70mm 播放,差別那 5mm 用於記錄聲音),而非數位裝置。
▲《敦克爾克大行動》劇照,圖自 Mtime
諾蘭認為,用這種格式拍攝出來的影片,將會是院線觀影對日漸流行的家庭觀影體驗的最好回應:
有些東西,人們永遠都無法在自家客廳體驗得到。
這也是電影院觀影時,家庭影院體系永遠取代不了的。我想,電影製作公司都能明白。
因此,當講到「膠片」和「影院體驗」,諾蘭說自己並不喜歡 Netflix,大家也不會感到太驚訝。因為 Netflix 旗下的所有電影不僅都是用 4K 裝置拍攝和儲存,而且,他們也一直提倡電影在影院和線上同步首映,甚至,只在線上播映。
Netflix 的政策很愚蠢,居然要求所有東西都得同時在線上播映,這對於院線來說顯然是很不利的。
這也是為什麼他們到現在也還沒能打進好萊塢圈子的理由,我覺得,他們錯失了一個很好的機會。
諾蘭評論道,而且表示,他自己永遠都不會和 Netflix 合作。他倒是覺得亞馬遜那「90 天空窗期」的策略還挺不錯:
亞馬遜就沒犯 Netflix 的錯誤了。給影院留下 90 天空窗期才是實際可行的模式。棒極了。
不過,Netflix 的這個政策,也是有它自己的理由:
對我來說,給我們的訂閱者提供內容,也就是那些把錢給我們拍成這些電影的人,即時獲得全世界影片的觀影權才是正確的事。
而且,也是因為有了 Netflix,許多無法在好萊塢拿到投資的導演,才有機會拍攝自己的影片。
Netflix 的策略,是為了維護「生意」。而但對於諾蘭這種「作者」來說,沒什麼比用自己覺得最好的藝術載體來呈現作品更重要(在資金的前提下),因此,雙方的衝突也是可以理解。
所以說,《敦克爾克大行動》體驗是會有多棒?
諾蘭愛他的膠片。
▲圖自 VOX
對於諾蘭來說,「所有用數位裝置拍出來的電影,都只是對真正電影的模仿。」所以說,《敦克爾克大行動》到底視覺能有多棒?
諾蘭將他的這部電影稱為「不用戴頭戴裝置就能看的 VR」,是一種沉浸式的體驗,當然,前提在於得去到合適的影院。
這部影片 75% 都是由 IMAX 攝影機完成拍攝,意味著這 75% 的片段將擁有超雄偉的視覺和沉浸感。
而剩餘的 25% 則採用了標準的 65mm 相機拍攝,如果留心看,你還可能發現(雖然挺難),在播放這 25% 片段時,螢幕上下方會出現黑帶,這是因為 IMAX 70mm 比標準 70mm 拍出來的會更廣。
▲圖自 VOX
但想要看到這種沉浸感,最優的觀影選擇是到螢幕比例為 1.43:1 的 IMAX 影院(這是 IMAX 膠片相機實拍比例),並且最好可搭上 IMAX 最新的雷射投影。
和數位裝置拍出來的影像相比,膠片電影會帶有一點點模糊感,更接近正常視覺,感覺會「更真實」。而數字裝置拍出來的影片,則會更「乾淨」,甚至有種「比現實還要清晰」的感覺。
▲《敦克爾克大行動》劇照,圖自 Mtime
雖然《敦克爾克大行動》也有使用電腦特效,但由於膠片影片自帶的「噪點」和小粗糙感,因此看起來會比數位裝置的特效更為真實。
《敦克爾克大行動》將在全美 125 家影院上映 70mm 膠片版,其中有 30 家是 IMAX,打破了昆汀在 2015 年以《八惡人》立下的播映記錄,成為 25 年以來最大規模的 70mm 膠片電影播映。
為了支持《敦克爾克大行動》的播映,華納兄弟從溫斯坦影業(The Weinstein Company)買來了一大批用於播放 70mm 電影的裝置,後者是在 2015 年時,為了在聖誕播《八惡人》花了 1100 萬美元買入這批裝置。
- 本文授權轉載自:ifanr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