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至目前為止,VR 對於大眾來說,仍然止於體驗性質,未能真正融入到日常生活當中,一方面沈浸感較好的高階 VR 產品,環境要求高且所費不貲,而手機上的 VR 應用受限於硬體與舒適度,無法長時間使用,暴風魔鏡 Matrix 這款 VR 眼鏡,雖打著挑戰 VR 三巨頭的口號,但其實有著更大的野心,那就是把 VR 轉化成一種個人日常的娛樂形式,如同看書、聽音樂那麼自然。
VR 眼鏡分三種
現今所謂的頭戴式 VR 裝置約莫可以區分成 3 種類型,位居頂點的當然是 HTC Vive、Oculus Rift、PS VR 等御三家,它們需要連接高規格的電腦或是遊戲主機才能使用,而成本最低,令大眾都能輕鬆體驗 VR 的,則是由 Google 推出的 Cardboard,透過簡單的紙板裝置插入智慧手機即可使用,後來的三星的 Gear VR、LG VR 眼鏡,以及 Google 自己的 DayDream,基本上也都是屬於此類的進階版本。那麼還有一種又是什麼?有個最近的新聞值得注意,那就是在今年上海舉辦的中國國際數碼互動娛樂展覽會(ChinaJoy)中,HTC 宣佈將在中國大陸推出旗下首款一體式 VR 裝置,也就是我們所提到,第 3 類型的 VR 眼鏡。
不過,這個新聞存在有兩個看點,首先,HTC 不是已經有 Vive 了嗎?而且 Vive 還是眾所周知,當今最強大的消費型 VR 裝置,那為什麼又要推出這個叫做「一體式 VR 裝置」的東西?其次,為什麼僅選擇大陸市場推出?要解決這些問題,可以從我們 GearBest 網站所借到的這款暴風魔鏡 Matrix 一體式 VR 眼鏡開始說起。
▲暴風魔鏡 Matrix 一體式 VR 眼鏡。
一體式的分體化設計
這標題實在像是繞口令,不過實情就是如此,所謂一體式,是指暴風魔鏡 Matrix 採用了將顯示螢幕、處理單元以及電池,都融合在同一組 VR 眼鏡產品的架構之內,所以使用者不用插電、不必連接電腦,也無須塞入你自己的手機,只要開啟電源、戴上眼鏡就可馬上使用,免去線材因為連接著電腦主機,轉身不易,或是手機執行 VR 異常耗電的困擾,其實暴風魔鏡的系列產品,一開始也都是以搭配手機的 Cardboard VR 眼鏡為主,直到暴風魔鏡 Matrix,才大膽量產一體式的設計。
不過要是把所有元件都做在 VR 眼鏡上,會出現一個最大的問題,那就是「重」,於是暴風魔鏡 Matrix 在一體式概念的基礎上,採取把 VR 眼鏡和主機盒分體化的設計,這麼做可以把眼鏡的重量壓到最低,減少長時間配戴的負擔,暴風魔鏡 Matrix 的眼鏡部份僅有 230 克,相較之下 Oculus Rift 有 470 克,HTC Vive 為 555 克,Sony PS VR 更達到 610 克,而與 Cardboard 形式的 VR 眼鏡相比,雖然未必較輕,可是由於 Cardboard VR 眼鏡需要安裝手機,在整體配重上會顯得不太均衡,戴起來也容易累。只是分體化的設計,也使得眼鏡必然需要有一條訊號線連接到搭載處理單元的主機盒上,故暴風魔鏡 Matrix 無法作到完全無線化,這只能說是兩害相權取其輕了。
▲暴風魔鏡 Matrix 眼鏡,塑膠材質,質感還算 OK,重量與一般的 Carboaed VR 眼鏡差不多。
▲眼鏡頂部有屈光調節旋鈕,最大可以支援到 600 度的近視者裸視使用。
▲耳機接孔位於眼鏡訊號線上。
▲眼罩部位只是一般的海綿,有魔鬼氈可以撕下清潔更換,鏡片則是玻璃鍍膜,眼罩內空間不大,若戴著近視眼鏡會有壓迫感。
▲長得很像普通眼鏡的鏡腳,但其實它是無法直接掛在耳朵上的,必須安裝頭帶才行,訊號線是沿著右側鏡腳拉出來的。
▲安裝頭帶後的樣子,盒內附了兩種規格的帶子,不過其實戴起來並沒有特別舒適,倒不如取消鏡腳直接做成鬆緊式頭帶就好。
硬體規格直逼去年旗艦手機
在處理單元方面,暴風魔鏡 Matrix 主機盒搭載 64 位元 Qualcomm Snapdragon 820 處理器,並內建 4GB 記憶體,電池容量達到了 5000mAh,並可支援快充,可連續使用3小時以上,除了內建有 32GB 空間外,還支援最大 256GB 的 micro SD 記憶卡擴充,定睛一看,這豈不是去年各家旗艦手機如 Sony Xperia XZ、三星 S7 Edge 的規格嗎?在目前各家一體式的 VR 眼鏡中,暴風魔鏡 Matrix 可算是排名前段,會起用如此高階的硬體,自然也是為了 3D 影片與 VR 軟體的播放與執行順暢。
暴風魔鏡 Matrix 內建的顯示螢幕號稱 3K,雙眼各採用一片 1440 x 1440 解析度的液晶螢幕,合起來組成 2880 x 1440 的解析度,更新率為 90Hz,視野可達 110 度,由於解析度較高,所以看起來並沒有明顯的紗窗效應,除非刻意定睛仔細看,否則幾乎是看不到點狀的像素點,加上並未使用菲涅爾鏡片,而是採用玻璃鍍膜鏡片,所以畫質的表現還算細膩。此外針對近視族群,暴風魔鏡 Matrix 還配有屈光調節功能,讓度數在一定範圍內的近視使用者也可以裸視使用。
▲方方正正的小型控制盒,單手可持,內部搭載的硬體規格頗為不錯。
▲主機盒上也附有實體方向鍵與功能鍵。
▲除了連接眼鏡的 USB Type-C 接口外,還附了一組 HDMI 輸出,可將影像傳輸至一般螢幕,讓旁觀朋友也能一起看到畫面。
▲可安裝 micro SD 記憶卡,最大支援至 256GB 規格。
▲主機盒上還附有迷你喇叭,充電接頭是 Micro USB 規格。
▲在底部還做了夾式的設計,方便夾在褲腰處,不過因為內部是熱量驚人的 Snapdragon 820 處理器,所以運作時感覺更像一個暖暖包。
But!最重要就是這個 But,不知何故,暴風魔鏡 Matrix 竟使用了 LCD 面板作為顯示螢幕,由於 LCD 先天的限制,基本上是不太適合作為 VR 眼鏡的顯示螢幕的,原因就在於反應時間,LCD 面板的反應時間再怎麼快,都僅能在 1~4ms 之間徘徊,如果使用 OLED 自體發光面板的話,才有可能達到 1ms 以下的高速反應時間表現,HTC Vive、Oculus Rift、PS VR 當然無一例外皆是使用 OLED 面板。影響所及,暴風魔鏡 Matrix 的使用者在頭部快速移動時,會因為螢幕反應時間不夠快,出現視覺暫留情況,而導致較為明顯的拖影,這也是會造成暈眩的最主要原因,不過能夠忍受的程度應該是因人而異,筆者第一次使用的時候,約半小時就出現頭暈的症頭,不過隨著使用次數增多,以及更新韌體後,現在已較少出現不舒服的狀況,減少頭部的晃動並盡可能以固定視角觀看,也能減緩暈眩的情況。
搭載特製 Android 系統,附體感手把
暴風魔鏡 Matrix 內建的作業系統為 Android 6.0.1,搭配自製的 Magic UI 2.0 介面,主介面背景環境有森林與屋內兩種,可透過一個類似傳送門的裝置來切換背景,不過除此之外,環境中的物件幾乎都無法互動,例如在森林中奔跑的小恐龍、房屋內的家具等等,均不會因使用者的點擊做出反應,有點可惜,其重點是放在正中央的漂浮視窗,這個視窗其實就等同於我們一般使用的 Android 電視盒介面,你可以點擊觀賞線上影片、執行遊戲,甚至用 Chrome 瀏覽器上網等等。
在操作上,一般低價的 Cardboard VR 應用都是採取頭控的方式,藉由頭部移動畫面中的焦點到指定位置來觸發功能,不過暴風魔鏡 Matrix 附了一隻質感不錯的 9 軸無線遙控器,讓腦袋不必時常要搖來搖去,配對採藍牙連線,上有觸控板與快捷鍵,雖然在主機盒上也有實體功能按鍵的設計,但透過遙控器畢竟直覺多了,如果少了這隻遙控器,暴風魔鏡 Matrix 的使用體驗將會大打折扣,它也內建陀螺儀,必要時亦可作為體感遊戲手把來使用,此外它還有一個滿重要的用途,就是協助使用者進行中心定位,一般 VR 裝置在使用一段時間,環境空間感會逐漸失準,變成需要轉頭才能看得見主要視窗,這時可透過手把來重新定位,將主視窗校準到玩家的正對面。
▲遙控器造型流線,採取略為弧形的設計以符合人體工學,內建陀螺儀可作為體感控制器以及空氣滑鼠。
▲遙控器上方圓形的觸控盤,也作為確定鍵和方向鍵使用。
▲觸控盤的下方則是上一頁鍵與首頁鍵等2個快捷鍵。
▲側邊為音量增減鍵。
▲開機後,依照畫面指示逐步進行設定。
▲進行控制手把的配對並進行定位。
▲配對完成後,畫面中就會出現一隻虛擬的控制器,方便使用者進行點選。
▲主頁面其實就是一般的 Android 電視盒介面。
▲轉頭看看會發現房間中有一隻小機器人,但是無法跟它進行互動。
▲房間中的另一邊有一扇門,點擊後可以切換主題背景。
▲現在來到森林的背景,如果接上耳機,還會聽到潺潺流水聲。
(下一頁:有哪些VR資源?是否值得買?)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