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 Apple 將 MacBook Pro 加入具觸控功能的「Touch Bar」是一大革新,今年延續同樣的輕薄外型設計,但將核心規格全面升級,除了搭載 Intel 第七代 Core 系列處理器外,15吋的機型也升級 AMD Radeon Pro 500系列顯示晶片,讓效能再向上提升,並同樣提供太空灰及銀色。
Touch Bar 的選擇
Touch Bar 是目前 MacBook Pro 系列一大特色,這個10點觸控的 OLED 螢幕,解析度為2170×60,蘋果將它定義為「輸入工具」,並不是第二螢幕用來顯示通知或內容,它主要功能是要以觸控的方式來簡化電腦的操作,也已經開放給第三方應用程式開發對應的工具,目前 Photoshop、Microsoft Office、DaVinci Resolve、Logic Pro X…等,都支援 Touch Bar 的使用。不過從去年推出至今,市場對Touch Bar反應仍然兩極,於結合 Touch ID 開機的便利及安全性讓人稱許,但累積長久的操作習慣似乎沒有因為 Touch Bar 變得簡化,再加上對應用的工具軟體仍不算豐富,儘管也提供自訂 Touch Bar 快捷功能,但還是無法成為 MacBook Pro 優勢。當然,蘋果官網仍有銷售末搭載 Touch Bar 的機型。
廠商資訊
■Apple ■0800-020-021 ■www.apple.com/tw筆電規格
■ 處理器:Intel Core i7-7820HQ 2.9GHz
■ 記憶體:16GB LPDDR3 2133MHz
■ 獨立顯示晶片:AMD Radeon Pro 560
■ 內建顯示晶片:Intel HD Graphics 630
■ 硬碟容量:512GB SSD
■ 螢幕:15.4吋、2880×1800
■ 尺寸:349.3×240.7×15.5mm
■ 重量:1.83公斤
■ 作業系統:macOS 10.12.5建議售價
新台幣 89,900元
規格升級,效能提升
在新一代的 MacBook Pro 上,核心規格升級是最大特色,此款 15 吋的機型是官網上最高規格的機種,配上 16GB 記憶體、512GB 的 SSD,透過 GeekBench 測試下,獲得的分數較 MacBook Pro 2016 提升約 15%~20% 左右,在 4K 影片編輯下更能感受到流暢感。此外,搭載第二代蝶式鍵盤,每個按鍵下都有各自的 LED 燈,讓背光效果相當漂亮,下方的 Force Touch 觸控板面積也變大許多,且在玻璃面板下,採用四個力度感應器及 Taptic Engine 技術,因此可以偵測到觸控板上任何位置的按壓,不用再侷限在底部才有反應。至於機身上配置四個採用 USB Type-C 埠的 Thunderbolt 3 為主要輸出入埠,因此充電也是採用 Thunderbolt 3 為充電埠,且四個連接埠都可以支援充電。
硬體配置及效能
重點檢視:高效能的MacBook Pro效能表現 ★★★★☆
採用 Intel Core i7-7820HQ 處理器,配上 AMD Radeon Pro 560顯示晶片,以及16GB 記憶體與512GB 的 SSD,效能表現較前代提升10~15%。外型設計 ★★★★
維持同前一代一樣的外型設計,15.6吋的機身,重量只有1.83公斤,以及1.55公分的機身厚度,不過只有太空灰及銀色可選擇。影音品質 ★★★★☆
15.6吋 Retina 螢幕,具有2880×1800、220ppi 解析度、500尼特,以及支援P3廣色域,顏色的呈現更顯精準及細膩,配置的揚聲器於音效及音量上都相當不錯。輸出入埠 ★★★★
配置四個採用 USB Type-C 埠的 Thunderbolt 3為主要輸出入埠,鍵盤則維持第二代蝶式結構鍵盤,鍵程較初代略長一些,讓打字時較有段落感,手感更佳。
本文同步刊載於PC home雜誌
歡迎加入PC home雜誌粉絲團!
> 「規格升級,效能提升」整段文章不見了,是上段「Touch Bar的選擇」的複製...
感謝提醒,已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