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2,以往我們僅能在定焦手動鏡上看到的超大光圈,現在也能在 M4/3 上見到了,而且還不只一顆!在以往我們俗稱人像鏡的 85~90mm 焦段,現在 M4/3 系統除了 Leica DG 42.5mm F1.2 這顆鏡頭外,也多了本文中的主角:Olympus 45mm F1.2 PRO 這顆選擇。
對可換鏡相機系統來說,「f/1.2」是個很夢幻的大光圈數字,環伺目前相機品牌,有推出 F/1.2 自動對焦鏡頭的廠商實在不多,但 Olympus 從去年開始,就陸續強化「PRO」系列鏡頭的戰線,首先是去年推出的 25mm F1.2 PRO,直到今年後半又推出 17mm F1.2 PRO 以及 45mm F1.2 PRO 這兩顆,使得 Olympus 旗下具備 F1.2 超大光圈的定焦 PRO 鏡達到三顆之多。
Olympus M.ZD 45mm F1.2 PRO
Olympus 此次推出的三顆 PRO 鏡頭都採用了幾乎相同的質感與外觀設計,45mm F1.2 PRO 亦不例外,首先在鏡身部分採用金屬材質,並且同樣具備手感很好的細鋸齒對焦環、景深表尺等設計。
Olympus M.ZD 45mm F1.2 PRO 規格表
- 等效焦距:90mm
- 光圈範圍:f/1.2~f/16
- 視角:27 度(對角線)
- 鏡片組成:14 枚 10 群,含 1 片 ED 低色散鏡片、4 片 HR 高折射率鏡片、1 片非球面鏡片
- 光圈葉片:9 枚
- 對焦系統:MSC 對焦
- 最近對焦距離:50cm(0.5M)
- 放大倍率:0.1x(等效 0.2x)
- 濾鏡口徑:62mm
- 重量:410g
- 尺寸:70x84.9mm
- 耐候性:防塵防水滴
- 建議售價:38,990 元
外觀與功能介紹
f/1.2 家族三款 PRO 鏡頭都採用了金屬材質,從外觀上看來 45mm、17mm 與 25mm 外型設計幾乎一致,拿起來的手感也相仿,雖說一體化的設計相當美觀,但若是同時擁有 25mm PRO、45mm PRO、17mm PRO 這三顆,說實在很其實並不容易從外觀上分辨這三顆鏡頭。
細鋸齒對焦環,這與 Olympus 自家的許多定焦鏡一樣,具備「手動對焦離合器機構」(Manual Focus Clutch mechanism),將對焦環往後拉時會露出對焦尺,並自動切換為手動對焦,搭配景深表尺可幫助判斷景深範圍,這點在微調對焦點與控制最近對焦距離時顯得額外重要,很慶幸的是大部分 Olympus 高階鏡頭都具有這樣的設計。
前玉鍍膜為綠色,濾鏡口徑 62mm。
後玉,鏡頭本身為 Made in Japan 日本製造。
Olympus 旗下鏡頭大多具備不錯的放大倍率,這顆也不例外,即使是定位為等效焦距 90mm 的人像鏡頭,最近對焦距離可縮短至 50cm,放大倍率 0.1x,換算全幅等效放大倍率可達到 0.2x,即使是在室內有限空間亦可施展。在後面的篇幅中,我們也會介紹到這顆鏡頭在拍攝小微距與餐桌美食上的表現。
但這顆鏡頭有個很奇怪的特點,在「自動對焦」時,對焦距離反而可以拉得比「手動對焦」還要近一點,這與一般鏡頭的設計相反(通常都是手動對焦時可對更近)。
鏡頭附件有 LH-66B 圓形遮光罩、LC-62F 中捏式鏡頭蓋。
高階鏡頭必備的遮光罩釋放鈕。
遮光罩反裝,雖然光圈達到 f/1.2,但就體積與重量來說(410g)算是頗好攜帶的鏡頭。
鏡頭本身具備 PRO 鏡頭一貫的防塵防滴設計,在鏡頭多處也有防水膠圈以避免灰塵與水氣的侵入。
採用 14 枚 10 群鏡片組設計 ,其中包含 4 枚 HR 鏡片、1 枚 ED 鏡片、1 枚非球面鏡片。
原廠所公布的 MTF 圖,值得注意的是一般 MTF 圖是光圈全開與光圈 F/8 的數據,但這個 MTF 表卻是 F/1.2 全開與 F/2.8 的數據。可看到這顆鏡頭即使是在光圈 F2.8 之下畫質也相當優秀,並且由中央到邊角都維持不錯的畫質表現。
畫質測試
畫質測試樣張,使用 45mm F1.2 PRO 鏡頭在距離機身約一公尺處拍攝牆面,採用 Olympus PEN-F 機身拍攝、開啟數位修正,並取分別取中央與左下角 600x400 畫素截圖比較。
中央畫質
(中央 600x400 畫素裁切)
可以看到中央最佳畫質大約落在 f/5.6,f/1.2 光圈全開時有較明顯的色散,光圈縮至 f/2 就有相當大的改善,在中央部分光圈 f/2~f/8 時都維持相當銳利的畫質。但如此明顯的色散也有可能是因為 45mm F1.2 PRO 屬於新上市的鏡頭,待後續機身韌體更新後應可修正這類問題。
邊角畫質
同樣採 600x400 畫素裁切,並取畫面左下角位置比較。
開放光圈 f/1.2 時有較明顯的像差,也有些微的邊角失光,但縮至 f/2.8 就改善非常多,直至 f/11 邊角畫質都算是相當銳利。
全開光圈的解像力
雖說在畫質測試上 f/1.2 全開時有較明顯的色散,但在大部分的拍攝狀況下,f/1.2 仍然是可信賴的工作光圈值,以下圖為例,全開光圈的解像力相當驚人:
上圖中央擷取 720x480 畫素:
就短期的使用體驗來看,雖然稍微縮一級光圈也可換來相當銳利的畫質,但 f/1.2 基本已可視為工作光圈,若非被攝物反差較大可能導致色散,一般來說 f/1.2 光圈全開仍算是可以放心拍攝。
各級光圈邊角失光
以下以機身數位修正全開,搭配 Olympus PEN-F 實拍,機身直出 Jpeg 測試,由於測試時機身尚未支援最新鏡頭韌體,因此此拍攝效果僅供參考,若將來有相關韌體推出後亦會有更好的表現。
邊角失光的狀況在 f/2.8 就完全消失,光圈全開 f/1.2 的色散情形依舊比較明顯些。
散景表現
Olympus 所推出的三顆 F/1.2 PRO 鏡頭,可說是完全為了散景所打造的,為了營造出由中央到邊角都柔順的散景,25mm、45mm、17mm 這三顆 PRO 鏡頭都經過特殊設計,在散景過渡上更加自然,也使得這顆鏡頭在拍攝焦外點光源時,邊緣不會太過銳利且看起來不自然。
下列這兩張圖是在面對焦外點光源時的表現,可看到光點彌散圓相當的柔順自然,且並沒有「洋蔥圈」的狀況。
▲f/1.2 1/640s ISO 200
▲f/1.2 1/1600s ISO 100
放大倍率表現
雖說 0.1x 的放大倍率(等效 0.2x)並不是相當出色的規格,但在等效 85mm 附近的鏡頭中,卻是屬於比較出色的一群,這也使得 M.ZD 45mm F1.2 PRO 這顆鏡頭可以拍攝一些近攝題材的照片,尤其在餐桌上的表現相當出色,局部特寫加上淺景深的描寫力相當不錯。
▲f/1.2 1/640s ISO 200
▲f/1.2 1/200s ISO 200
▲f/1.2 1/50s ISO 400
使用心得與總評
過往我們經常將 85~90mm 的焦段稱作人像鏡,主因是因為這焦段的鏡頭往往最能凸顯主體,並帶出柔美的散景。實際上筆者曾在多個系統中擁有過不少等效焦距 45mm 的鏡頭,包含 M4/3 的 Olympus 45mm F1.8、Leica 45mm F2.8 Macro、全片幅的 Sony 85mm F1.8、Sony 90mm F2.8 Macro 等等。
就筆者使用等效 90mm 鏡頭的情境來說,45mm F1.2 這顆鏡頭不僅僅可用作人像鏡頭,它的對焦速度、銳利度、全開光圈的解像力、放大倍率等等的表現,在街拍、產品攝影、室內拍攝、美食攝影等領域亦有相當大的發揮空間,尤其罕見的 F1.2 大光圈與相當柔美的散景表現,在外出旅遊時更可拿來拍攝令人印象深刻的照片。
該敗嗎?
等效 90mm、F/1.2 大光圈、防塵防滴、0.2X 放大倍率...在 M4/3 的自動對焦鏡頭上開出這樣的規格也相當罕見(前一顆鏡頭是 Leica DG 42.5mm F1.2),而測試結果無論是就光學、銳利度、操作性、散景上的表現都可稱作是令人無話可說,在散景上的表現尤具特色。但坦白說,以這顆鏡頭的售價 39,980 元來說不免會令人有些猶豫,不免也會陷入與 85mm 全幅鏡頭比較的思維裡,但換個角度說,這顆鏡頭對以 M4/3 作為主力、想要追求頂級畫質的人來說,倒不失為一個好選擇,其表現也足以對得起這個價格。
Olympus M.ZD 45mm F1.2 PRO 實拍照片
以下測試照片皆設定數位修正全開、機身 Jpeg 直出,除縮圖之外未經任何後製軟體修正。測試照片分別使用兩台 M4/3 機身拍攝,分別是 Lumix G7 以及 Olympus PEN-F,若欲觀看原始圖檔可至此相簿。
▲f/2.0 1/100s ISO 1600
▲f/1.2 /500s ISO 200
▲f/8 1/250s ISO 100
▲f/1.2 1/100 ISO 500
▲f/1.4 1/3s ISO 800
▲f/4.0 1/640s ISO 100
▲f/4.0 1/800s ISO 100
▲f/1.2 1/640s ISO 200
▲f/4.0 1/640s ISO 100
▲f/2.8 1/500s ISO 200
▲f/1.2 1/50 ISO 400
▲f/5.6 1/800s ISO 200
▲f/1.2 1/640s ISO 200
▲f/8 1/160s ISO 100
▲f/1.2 1/1600s ISO 100
▲f/1.2 1/800s ISO 200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