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會帶來快樂?研究:除非別人沒有才會快樂

金錢會帶來快樂?研究:除非別人沒有才會快樂

有錢到底能不能讓人更快樂,一直是見仁見智。南加大學者 Richard Easterlin 因 1974 年發表的一篇論文而聲名大噪,他認為收入增加並不能使人更快樂。2012 年又發表一份全面的研究顯示,收入成長與滿意度之間存在正相關,但仍沒有解答到底是金錢讓人快樂,還是快樂帶來更多財富。

據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報導,英國華威大學研究人員認為是快樂帶來財富,因為鬱鬱寡歡的員工比較沒有生產力,賺的也會比較少。此外,高收入和幸福可能有一個共同的原因,譬如擁有大量朋友人脈的人通常對生活更滿意,並且更容易找到薪酬較高的工作。

回答關於因果關係問題的一種方法是做隨機試驗,彩券隨機分配額外的財富,因此可以做為研究的方式,但在大多數國家買彩券的人只有一小部分,可能不是典型的普通人,不適合做為實驗對象,解決辦法是讓經濟學家進行他們自己的彩券實驗,但在富裕國家發放大筆頭獎不太可行,因此選擇在貧窮的地方做實驗。

研究人員研究肯亞農村一個類似彩券計畫的結果,選取 120 個村莊 503 戶家庭隨機抽樣,共同分得高達 1,525 美元現金。一個家庭平均得到 357 美元,已足以使一個典型村民的財富增加一倍。研究人員利用一系列不同方法測量村民在拿到現金前後的幸福感,除了生活滿意度之外,還會檢查抑鬱症和皮質醇水平。

並非所有的村民都拿到現金,因此這項研究確實模仿經濟成長時的分配結果。正如預期,收到現金的人滿意度較高,皮質醇水平和抑鬱症的發病率也下降。但是沒有得到任何現金的人,滿意度隨著鄰居的命運改善而急劇下降。

只要看到同儕拿到 100 美元,對生活滿意度下降的幅度還大於自己拿到同等現金而上升的滿意度。村里其他人得到的金錢愈多,沒有得到的人不滿意度愈高,但似乎並沒有影響皮質醇水平或抑鬱症患病率。

意外之財所產生的痛苦和喜悅也會消逝,經濟學家稱之為享樂適應。實驗約 6 個月內完成所有金錢發放工作,一年後接受者和未接受者的滿意度已經接近原本的水平。

此外,並非所有形式的不平等都會令人生厭。譬如一個村莊中有一個人變得更富有,其他人變得更窮,表面上這個村莊收入不太平等,但平均收入不變,在肯亞實驗中,村裡其他人並不在乎那一個人,而是會與其他人比較。

一項對德國生活滿意度調查顯示,人們與他人比較的方式存在不對稱,人類會專注在比自己更好的人,而不是在整體結果上思考自己的位置。當其他人情況改善時,我們的反應是負面的,但是當我們自己的情況好轉時,我們會將參照組轉移到那些更好的人。換句話說,人類從來都不會滿意,因為我們很快就會習慣自己的成就。也許這就是刺激人類獲得更多收入和不斷地想要推動經濟成長的原因。

TechNews科技新報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