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kia 9 有五個相機鏡頭,有些人的密集恐懼症已經要犯了

Nokia 9 有五個相機鏡頭,有些人的密集恐懼症已經要犯了

以前看《火影忍者》的時候,經常會看到有火影粉絲說:沒有什麼是一個丸子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再搓一個。數量,有的時候可以解決很多問題。

手機廠商們在解決拍照這件事上也是一樣,一個相機鏡頭不夠?那就上兩個,兩個還不夠就裝三個,如果三個還不夠的話……上五個總夠了吧?只不過現在這個裝了五個相機鏡頭的是諾基亞。

Nokia 9 有五個相機鏡頭,有些人的密集恐懼症已經要犯了

疑似 Nokia 9 的真機圖在網路上曝光,預計這將是一台旗艦設備,HMD 為了 Nokia 9 也是準備了很久,在去年就屢次傳出過消息,但卻一直沒有正式推出。儘管更多實際規格上還不得而知,但相信應該會用上驍龍 845 這樣的主流旗艦平台。

Nokia 9 有五個相機鏡頭,有些人的密集恐懼症已經要犯了

不過別的規格先不說,光背後那五個相機鏡頭就足夠震住不少人了,雖然暫時還不知道效果如何,但眼球上倒是已經先被牢牢地抓住,再加上閃光燈和對焦模組簡直就是八大金剛。

Nokia 9 有五個相機鏡頭,有些人的密集恐懼症已經要犯了

當然我不是說 Nokia 9 這五個鏡頭就是譁眾取寵的噱頭,實際上多鏡頭方案已經成為了目前高階手機必備的設計,像蘋果的 iPhone X 就搭載了兩個鏡頭,OPPO 上個月剛發佈的 R17 Pro 搭載了三個鏡頭,華為 Mate 20 也被曝光搭載了三個鏡頭等等。

手機拍照的進化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十年前我們覺得 320 萬像素支援自動對焦就很清晰了,結果後來又出了 800 萬,1200 萬,2000 萬甚至 4100 萬像素。對焦方式也增加了雷射對焦,PDAF對焦,全像素雙核對焦等等。

儘管這幾年來是手機的體積已經增大了不少,但在厚度上卻比以往更加纖薄,導致感光元件和鏡頭一直無法突破物理的桎梏。正因為如此,很多已經成熟的特性在手機上都不好實現,比如光學變焦和大光圈虛化。

Nokia 9 有五個相機鏡頭,有些人的密集恐懼症已經要犯了

目前大部分手機採用的都是廣角定焦鏡頭,就是說要想放大或縮小拍攝的主題只能靠走動,要麼就用數位變焦的方式,當然數位變焦純粹是暴力放大之後進行裁切,畫質會隨著放大倍數增加而急劇劣化,實用性也顯著降低。雙鏡頭的出現,則給了手機一個彌補缺點的機會,比如將一顆焦距更長的鏡頭放入手機,在主鏡頭進行變焦時可以無縫切換到長焦端的副鏡頭。

Nokia 9 有五個相機鏡頭,有些人的密集恐懼症已經要犯了

另外根據手機的靈活配置,副鏡頭也不一定會使用長焦鏡頭,像 LG G5 的副鏡頭就是一顆能夠達到 135° 超廣角鏡頭。 vivo 發佈的 vivo X23 副鏡頭也是一顆 125° 的超廣角鏡頭。再早的時候 HTC M8 還有一顆不參與成像只記錄景深的副鏡頭。

可以看到所謂的多相機鏡頭方案,最大的作用就是解決主鏡頭因為物理限制無法獨自解決場景問題。此外,還可以將多個鏡頭拍攝到的的畫面進行合成,從而形成一張更清晰的照片。那 Nokia 9上的五個鏡頭究竟代表什麼,是否有不同的分工,目前還不得而知。

大膽猜測一下,目前出現過的雙鏡頭方案中,副鏡頭出現過長焦鏡頭、黑白鏡頭、超廣角鏡頭等,Nokia 是否會一次性全都囊括呢?瞬間讓人感覺有一種天秤座聖衣百般武藝的感覺。

Nokia 9 有五個相機鏡頭,有些人的密集恐懼症已經要犯了

但是多鏡頭也有一些不小的缺點,比如感光元件佔用的空間更大,多鏡頭之間的協同工作增加了演算法調度的難度,此外由於多鏡頭方案大多是小感光元件的方案,對提升畫質上沒有太多幫助。另外很多功能依靠演算法在單鏡頭上也是可以實現的,比如 Google 就通過雙核感光的演算法在單鏡頭上做出了模擬大光圈效果的人像模式。

因為雙鏡頭三攝的適用範圍更廣泛,目前在較權威的DxO手機拍照排行榜上,前十名已經悉數被多鏡頭方案佔領,單鏡頭方案分數最高的手機 Pixel 2XL 得分只有 98 分,已經遠低於排名榜首的華為 P20 Pro 的 109 分,儘管 Google 今年預計會推出 Pixel 3/3 XL 兩款新機,但從曝光的資料來看依然沒有用上雙鏡頭方案,不知道 Google 依靠演算法模擬的做法在今年是否還依舊自信。

而對於 Nokia 9 來說,相機鏡頭有幾個並不重要,更關鍵的是 HMD 所說提供「同級別中最好的拍照體驗」這句承諾能不能實現,如果成像素質和體驗真的能驚豔到所有人,那鏡頭再多也是可以被原諒的吧

  • 本文授權轉載自:ifanr

 

ifanr
作者

ifanr依托於中國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大潮,用敏銳的觸覺、出色的內容,聚焦 TMT 領域資訊,迅速成為中國最為出色的新銳科技Blog 媒體。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