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的人都沒見過這些蘋果產品,每一件都是官方正版

90% 的人都沒見過這些蘋果產品,每一件都是官方正版

從前,我天真地認為用了「蘋果全家餐」就是信仰頂端,直到我一不小心發現了蘋果鮮為人知的(瘋狂)周邊宇宙。事情還得從蘋果今秋最新系列 T 恤說起。

90% 的人都沒見過這些蘋果產品,每一件都是官方正版正如不少讀者都知道,蘋果新總部 Apple Park 訪客中心裡有家很特別的蘋果商店,除了可以購買 iPhone、Mac 等電子產品外,還提供在其它地方找不到的紀念品。

據 9to5Mac 報導,Apple Park 訪客中心最新上架的 16 款秋季新 T 恤裡,除了有蘋果還正在申請專利的、象徵著總部的圓環形 logo,還有幾款帶有懷舊意味的圖案,而它們的來源,就很有意思了。

蘋果的時裝世界,一個復刻的寶庫

雖然賈伯斯自己幾乎只穿三宅一生的套頭衫和 501 牛仔褲,但蘋果的「時尚」其實很精彩。

90% 的人都沒見過這些蘋果產品,每一件都是官方正版

Apple Park 最新的 T 恤中,「彩虹蘋果衝天飛」的圖案其實是來自 1983 年郵寄到「果粉」家的《Apple Gift Catalog(蘋果禮品型錄)》。

90% 的人都沒見過這些蘋果產品,每一件都是官方正版

而賦予「Apple」中每個字母不同顏色的 T 恤圖案,則是「復刻」來自 1986-87 年《The Apple Collection》的周邊產品。

90% 的人都沒見過這些蘋果產品,每一件都是官方正版

這個圖案採用的字體,是蘋果在 1984 年推出Macintosh 的時候開始採用,作為 80 年代至千禧年後早期的官方字體 Apple Garamond。

除了這兩款被複刻了的 T 恤外,在《The Apple Collection》裡還找到更多有趣的時尚選擇。

還記得在經典蘋果廣告《1984》裡女運動員穿的,印著「畢卡索式 Macintosh」logo 的白背心嗎?(隨便一句,雖然被稱為「畢卡索式」,但這個 logo 的設計靈感其實是來自法國畫家亨利 ‧ 馬諦斯。)

90% 的人都沒見過這些蘋果產品,每一件都是官方正版

你能在《The Apple Collection》找到圖案同款的 T 恤和套頭衫。而他們搭配穿著的短褲?據官方介紹,是「喜歡跑步,或者喜歡看起來像是喜歡跑步」的人最佳選擇。

90% 的人都沒見過這些蘋果產品,每一件都是官方正版

這款讓蘋果 logo 顯得鬼馬的 T 恤雖然和現在蘋果的形象挺不搭,但它卻非常符合近幾年回潮的 80 年代設計風格——孟菲斯設計風格,如果現在上身也是非常潮啊。

90% 的人都沒見過這些蘋果產品,每一件都是官方正版

90% 的人都沒見過這些蘋果產品,每一件都是官方正版

這兩款蘋果從 North Face 精選的馬甲,帶有「兩個帶拉鏈的雙層口袋」,「無論你想從野外帶回什麼都可以裝進去」。

90% 的人都沒見過這些蘋果產品,每一件都是官方正版

有趣的是,賈伯斯以前曾讓三宅一生為他設計蘋果員工制服,當時三宅設計了一款尼龍夾克,袖子還可以解下來讓衣服變成背心。賈伯斯滿心歡喜帶著背心回公司給大家看,說咱們以後一起穿這個吧。結果,大家怨恨地以口水沫子把賈伯斯給淹沒了。

如果你喜歡基本款,這款有蘋果 logo 的 Polo 衫就是你的首選了,如果哪天想展示下信仰,還能疊加上蘋果的皮帶來加持。

90% 的人都沒見過這些蘋果產品,每一件都是官方正版

但如果要從中選最厲害的,那莫過於目錄最後幾頁的同款童裝了!

90% 的人都沒見過這些蘋果產品,每一件都是官方正版

學校不准帶電子設備?我還是穿上我的蘋果牌運動服,背上我的蘋果牌便當盒吧。

曾經,你能買到「蘋果式生活」

90% 的人都沒見過這些蘋果產品,每一件都是官方正版

除了以上提及的時裝系列,在過去,蘋果粉絲近乎能買到一整套「蘋果式」日常用品。

我們尋找那些和我們製造電腦一樣用心製造商品的生產商。我們將我們的 logo 印在這些產品上,因為我們欣賞這些產品,而且覺得你也會喜歡。——《The Apple Collection》

現在的手機廠商喜歡將汽車品牌的 logo 印在手機背面,但蘋果,卻是把自己的 logo 印在汽車身上。

90% 的人都沒見過這些蘋果產品,每一件都是官方正版公文包、文件夾、軟碟夾等辦公文具算是一般的東西了,但 Macintosh 造型和有蘋果 logo 的便條紙真的好看。

90% 的人都沒見過這些蘋果產品,每一件都是官方正版

而這款老鼠造型的滑鼠套,個人感覺並沒有「讓你的 Macintosh 更使用者友善」,而是有點兒嚇人(看那尾巴似的電線!)。

90% 的人都沒見過這些蘋果產品,每一件都是官方正版

用上兩位丹麥設計師專門為 Macintosh 設計的 MacTable,不知道效率會不特別高?

90% 的人都沒見過這些蘋果產品,每一件都是官方正版

讓我們從書房走入客廳,麻煩來點蘋果牌的醒酒壺。

90% 的人都沒見過這些蘋果產品,每一件都是官方正版

如果你覺得蘋果時裝有點過火,那以蘋果 logo 為主要元素的鑰匙扣、別針、錢夾等小物件可以是你的入門之選。

90% 的人都沒見過這些蘋果產品,每一件都是官方正版

現在,雖然蘋果總部訪客中心還有不少獨家的周邊賣,但和這些 80 年代系列相比,豐富性的確大大降低了。可能,過去的蘋果使用者只能以電腦相認太艱辛,所以蘋果才會打造能出現在各種場景的周邊產品。不像現在,我們去哪兒都少不了「黏在手上」的 iPhone。

更隱祕的周邊:蘋果內部 T 恤

比 80 年代生活用品品類更多的周邊,來自於蘋果公司內部。

相傳,每一位蘋果員工入職都會得到一件 T 恤,上面寫著「The journey begins,(旅程開始,)」 呼應著賈伯斯那句經典的名言:「The journey is the reward.(過程就是獎勵。)」

不只是賈伯斯的話會成為 T 恤的內容,「所有出現在蘋果員工腦袋裡的內容都會最後出現在 T 恤上」,《Chicago Tribune》在 1990 年的報導裡寫道。

據《Chicago Tribune》報導,在成立的前 20 年裡,蘋果內部設計了超過 4000 款 T 恤,記錄了蘋果員工的各種內心戲。

1991 年,蘋果為節約成本進行大裁員,出現了寫著「This is Apple(這就是蘋果)」並配著一張賈伯斯的照片的 T 恤。與此同時,也有一件寫著「This is Apple on drugs(這是磕了藥的蘋果)」,配著一張時任 CEO John Sculley 的照片的 T 恤。

90% 的人都沒見過這些蘋果產品,每一件都是官方正版

至於被裁走的員工,我們還有寫著「我幫忙救了這家公司,但卻只拿到了這件破 T 恤」的 T 恤。

除了這些大事件,程序員們也有為自己打氣的專用 T 恤:「System 7.5: Sucks less(7.5 系統:爛得少一點)」「Windows 95=Macintosh 89」。

一位蘋果店天才曾於 2013 年分享了自己在蘋果工作 5 年裡收集的所有 T 恤,合計居然也有 45 款!

90% 的人都沒見過這些蘋果產品,每一件都是官方正版

這些不為外人所知的 T 恤可謂記錄了蘋果公司裡的點點滴滴,以至於在 1998 年,前蘋果員工 Gordon Thygeson 彙集了超過 1000 件蘋果內部 T 恤,以 T 恤為內容整理了蘋果公司在過去 20 年裡的重要事件,出了本書,名為《Apple T-Shirts: A Yearbook of History at Apple Computer》。

90% 的人都沒見過這些蘋果產品,每一件都是官方正版

雖然有讀者評價這本書內容空洞,缺乏心思,但也有自稱蘋果前員工的讀者留言說:「如果你曾在蘋果工作,它就像一個完美的時間膠囊。」

一個 Logo 的魅力

90% 的人都沒見過這些蘋果產品,每一件都是官方正版

無論是面對公眾開放的「生活方式」周邊,還是內部「留言板」式的 T 恤,它中都蘊含著人們對這家公司超越產品的喜愛。  

蘋果的 logo 帶有一種魔力。我們知道,很多蘋果的朋友和顧客都和我們一樣喜歡這個 logo,一方面是因為它的顏色繽紛,與眾不同;而另一方面,則是出於人們作為蘋果產品使用者的自豪。 

(備註:蘋果的彩虹 logo 的色彩在當時算是罕有,同時,它也代表著 Apple II 作為首台採用彩色顯示螢幕的個人電腦的自豪)

蘋果在 1983 年的《Apple Gift Catalog》中寫道。而深諳營銷之道的蘋果,從一開始就知道他們要代表的是一種生活方式,要讓人為使用其產品感到自豪,並通過周邊將這份自豪傳達出去。

90% 的人都沒見過這些蘋果產品,每一件都是官方正版

雖然,現在的蘋果周邊沒有以前豐富和容易購買(同時也讓它們顯得更珍貴),但我們卻能以各種便攜,且一眼可認出的蘋果產品(iPhone、曾經的 iPod、MacBook、Apple Watch 等等)「公示身份」。

而且,蘋果至今仍然有保留其中一樣歷史悠久,卻又成為「千禧一代品牌」追捧的營銷產品——每個蘋果產品都會附送的蘋果 logo 貼紙(有人曾曬出 80 年代的蘋果貼紙,也有說法是蘋果從一開始就有送貼紙)。  

當顧客用貼紙「個性化」他們的東西,他們就是在選擇能代表他們生活方式的品牌。 

所以說,不用羨慕各種蘋果周邊(反正也買不到),我們正手握「定製蘋果周邊」的大權呢。你一般都將自己的蘋果 logo 貼紙貼在哪裡?

ifanr
作者

ifanr依托於中國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大潮,用敏銳的觸覺、出色的內容,聚焦 TMT 領域資訊,迅速成為中國最為出色的新銳科技Blog 媒體。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