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時間12月11日,Google CEO 桑德爾‧皮蔡(Sundar Pichai)正在美國國會參加聽證會,就Google搜尋美國保守派內容是否遭到歧視、資料安全、假新聞、仇恨言論等議題展開討論。
其中,美國國會眾議員佐伊‧洛夫格倫提的問題是,洛夫格倫問道:「如果你現在Google『白痴』(idiot)的照片,出來的就是川普的照片。我剛剛就這麼做了。為什麼會這樣?」
對此,皮蔡給了一個長而籠統的答案,解釋了Google搜尋背後的運作原理。
皮蔡說法是這樣的:
任何時候你輸入一個關鍵詞,Google就會從我們的索引中抓取並儲存高達幾十億網頁的內容,然後我們會根據超過200個檢索點,比如關聯性、新鮮度、流行度和人們如何使用的規律,將該關鍵詞和網頁進行匹配,再把排名高的網頁內容放在搜尋結果前面。
基於這個運算模式,我們能夠根據問題,提供最佳的搜尋結果。然後,我們會聘用一些外部人員對我們的搜尋結果進行評估,他們會根據客觀的標準給出評判。這就是我們如何保證Google的搜尋引擎是有效的方法。
或許是他的回答太技術,一般人也聽不懂,洛夫格倫對該回答並不滿意,再來追加發問「所以,你們沒有一些真人躲在搜尋引擎的簾子後面,決定什麼內容適合出現嗎?」
皮蔡回答:「搜尋是一個大規模的運算過程,我們也不會人為干涉任何搜尋結果。」
今年年中就有外媒報導,在Google搜尋「白痴」,就會出現川普的照片。美國科技網站The Verge報導,這是來自於外部對Google搜尋結果的干擾,也被叫做Google轟炸「Google bombing」。
Google轟炸是指一些網站或是特定懂得搜尋原理的人士,透過一些大量的圖片與文字關連的手法,騙過搜尋引擎,將不相關的內容排在搜尋結果前列。這種作法通常出現在政治和商業宣傳中。
川普並不是第一個遭受「Google轟炸」的總統。在21世紀初,搜尋「慘敗」(miserable failure),也會出現當時的美國總統小布希(George W. Bush)的搜尋結果。
- 本文授權轉載自網易科技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