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爆炸的時代 你也出現「壞消息疲勞」了嗎?

訊息爆炸的時代 你也出現「壞消息疲勞」了嗎?

早晨打開新聞的時候,你是不是偶爾會有一種「剛醒過來就看到世界一堆雞毛蒜皮的事,自己都跟著焦慮起來」的感覺?

這種情緒其實有一個名字,叫做「壞消息疲勞(Bad-News Burnout)」,根據心理學家的說法,新聞(尤其是負面消息)的持續生產和迅速傳播會引發人們的憤怒、恐懼和挫折感,也就是我們經常會有的「世界如此混亂我卻無能為力」的念頭。這種情況在巨量訊息的網路時代十分常見:如果你打開所有社群媒體和新聞app的推送,一旦有熱點發生時,往往會感覺「簡直被淹沒在了訊息的海洋裡」。

另一個和它意思相近的詞語是「頭條壓力症(Headline Stress Disorder)」,即「由24小時不斷展示的頭條新聞引發的壓力」。這個詞是的流行是從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開始的。去年美國心理學協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發佈的一份報告就說,有57% 的美國人(不管認同哪個黨派)都覺得政治和時事新聞是他們的主要壓力來源之一;49% 的受訪者聲稱大選給自己帶來了焦慮情緒。一項來自美國在線醫療門戶網站CareDash的調查也顯示,在18到44歲的受訪者中,有41% 的人會在選舉期間接觸不健康的生活習慣,比如抽菸、喝酒、進食障礙等。

這類情緒在2018年似乎特別嚴重,以至於連Google都開始想辦法讓大家高興點兒。今年八月份,他們的語音助手Google Assistant就推出了一個名叫「Tell Me Something Good」的實驗功能,只要你對它說「跟我說點好事兒吧」,它就會推送些最近的「好消息」幫你喘口氣,比如這有個好玩的科學發現、某個疾病又被人類攻克了什麼的。Google在功能介紹裡說,他們不希望人們因為錯過了那些沒被報導的好事,就悲觀地以為「沒有好事發生」,這樣的「Hope Gap」,其實也是一種認知偏差。

什麼是 「同情心倦怠」??

出於生存本能,人類天性會對「壞消息」提高警惕,但壞消息如果太多,人體也會啟動某些「壓力反應」,比如「同情心倦怠(compassion fatigue)」。心理學家Charles Figley對它的定義是「一種生理和情感上的疲憊和功能障礙」,症狀跟頭條壓力症差不多,同樣包括行為變化(更易受驚嚇、更難保持客觀態度)、身體狀況變差(疲憊、焦慮、心臟出現問題)以及情緒惡化(麻木、抑鬱、目的感降低)等等。簡而言之,就是「麻煩太多操心不過來了」。

訊息爆炸的時代 你也出現「壞消息疲勞」了嗎?

「同情心倦怠」雖然可以被理解成一種自我保護,但它帶來的傷害也同樣明顯,所以並不是非常理想的解壓途徑。對此,Quartz也給出了幾個真正的緩解方法:

首先,你需要稍稍做一些思維和情感上的「隔離」,這個建議來自波士頓東北大學的行為科學教授Kristen Lee。她說,情感上的「過度投射」很容易讓你有筋疲力盡的感覺,這會削弱我們的理智,讓我們失去好好照顧自己的意願和能力,就更別說去幫助別人了。

第二,看到壞消息之後,即使沒辦法完全解決現狀,也不代表你真的「什麼都不能做」。同情心倦怠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被太多的「一籌莫展」「愛莫能助」所困。這個時候,任何形式的行動(並不一定非得針對某一條壞消息),比如向身邊的人伸出援手、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進行捐贈,都可以消除一部分無力感;

第三是平衡自己的「消息食譜」,同時進行適度的「訊息減壓」。它的意思並不是不看新聞,而是不要被 「FOMO(錯失恐懼)」完全占據。按照瓦爾登大學的一位教師Kriss Kevorkian的看法,當你意識到自己已經開始「對本該關心的事情漠不關心」時,就應該放下手機抽離一陣子,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回現實和自我,做家務、跟朋友聊天、休息一下都可以。另外,你也可以學Google那樣,主動尋找一些能讓自己平靜下來的好消息。Kevorkian同時提醒說,不要為自己跟外界的「保持距離」感到太過內疚,畢竟壓力會加劇失控感,這個時候找回對生活的控制更重要。

Google 在今年的年度搜尋影片裡說,2018年的關鍵詞是 「Good」。看起來,人們對美好的渴望還是要更多一些。問題是,有時候「知道」本身就不是一件多麼美好愉快的體驗,你是願意被撲面而來的巨量訊息砸到暈頭轉向,還是選擇暫時躲進filter bubble 裡享受技術的安樂窩?這或許是網路時代任何一個當代人都迴避不了的難題。

訊息爆炸的時代 你也出現「壞消息疲勞」了嗎?

NetEase
作者

網易科技,有態度的科技門戶!關注微信公眾號(tech_163),看有態度的深度內容。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