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沒有免費的好康:Google地圖免費又沒有廣告,解析你在上面付出的「代價」到底是什麼?

天下沒有免費的好康:Google地圖免費又沒有廣告,解析你在上面付出的「代價」到底是什麼?

Google 地圖當然是免費的,Google 並沒有要求你輸入信用卡號碼,沒有付費套餐,也沒有付費牆。不過,我們都知道網路公司總能在不同的地方讓你為免費付出代價,像是瀏覽網頁少不了要看廣告。不過,Google 地圖呢?你「好像」沒在上面看到廣告過,你付出的代價到底是什麼?本文編譯自 medium ,原題為「Using Google Maps costs more than you think.」,就要為你解析Google地圖的「代價」是什麼?

我們先從一些 Google 地圖使用案例為開始,看看它都讓你交換了什麼「代價」,之後我們再來進入其它許多案例,就先開始吧。

天下沒有免費的好康:Google地圖免費又沒有廣告,解析你在上面付出的「代價」到底是什麼?

1、當你從 Minneapolis 移動到 Omaha。當你抵達,你想吃點東西。你打開 Google 地圖App,搜尋:「Omaha Nebraska。」就會搜尋附近的餐館。

2、如果你沒有向 Google 地圖 App 打開權限,讓手機使用你的位置訊息,它會要求你開放權限的。

或許你會想,查詢地圖、要求知道你的位置資訊,這不是理所當然的嗎?你應該多想想。

如果 Google 真的想告訴你 Omaha 有什麼餐館,它並不一定非要知道你在哪裡。Google 沒有寫出條款和條件,讓你閱讀,當他要求你開放權限時,只有一個「接受」按鈕,讓你點擊。

Google 地圖還會將餐館列成表,告訴你,上面還有評論,還有距離。請記住,Google 地圖 App 獲取權限,瞭解你目前所在的地址。很酷,不是嗎?假設你尋找自己喜歡的餐館,Google 地圖就會提供逐嚮導航服務,即時更新交通訊息……不只如此,Google 地圖 App 還與其它 App 連接,它會估計你什麼時候抵達,甚至餐館還能將你的名字放進等候者名單,你直接進去就行了。

聽起來很棒,不是嗎?

對於現代人來說,這樣的流程已經是日常生活的一部份了。不過如果你回到1980年代,曾經坐車與家人一起旅遊行的人來說,Google 地圖服務就像魔法一樣。

天下沒有免費的好康:Google地圖免費又沒有廣告,解析你在上面付出的「代價」到底是什麼?

 

你交換了什麼看不見的價值

1、Google 地圖向你顯示什麼餐館?除非你搜尋特定餐館,顯示的會是在那些在 Google 搜尋中打廣告的餐館。或者說,付費餐館肯定會優先顯示,如果在手機螢幕上查看,可能只有滾動螢幕才能看到沒有付費的餐館。顯示什麼餐館,不顯示什麼,完全由演算法說了算,不是人決定的。對於那些在搜尋結果前排名靠前的餐館,它們會提出要求,當你搜尋「Omaha餐館」時,它們希望自己的名字出現在搜尋結果中。

2、為了讓廣告演算法正常運行,Google 必須收集使用者歷史資料,這樣餐館才能知道要為搜尋支付多少廣告費。當你搜尋時,廣告主看不到個人資料,但是 Google 會用資料判斷特定搜尋的需求有多少。Google 大部分營收來自廣告。使用 Google 地圖越多,Google 廣告引擎就會越先進,你可以用個人或者集合資料來改進。

3、當你透過其它方式前往目的地時,Google 也要使用你的資料。在聚合層,Google用資料產生即時流量報告。1980年代時,會有直升機在 Omaha 上空飛行,報導交通狀況,現在Google沒有這樣的飛機。Google 用的辦法更複雜,但是更安全更高效:如果Google發現有很多使用者聚集在公路上,而且還發現他們正在緩慢移動,會修改估計到達的時間。

4、所有 Google 產品和服務是聯繫在一起的,所以在搜尋內才能看到 Google Reviews 評論。因為沒有顯示競爭對手的評鑑等級訊息,有人指控 Google 壟斷。Google 將競爭對手的服務排斥在外,將營收全部裝進自己的口袋,這就是一種價值,你為了獲得服務交出這種價值。

實際上,為了使用 Google 地圖,你所交換的價值更多,遠不止如此,不過你畢竟沒有從自己的口袋掏出錢來啊,你仍然是贏家,不是嗎?

你不能不承認,廣告與環境聯繫越緊,廣告越好。為什麼 Google 要收集個人資料,將它們聚合,然後提供實用服務?想必你已經理解其原因。

大多數人對此的理解都是:總會有人為此付費,只是掏錢的不是你,為此看看他們的廣告也不為過,如果是好廣告那就更不是問題了。至於壟斷擔憂,那就離你更遠了,會有其它人操心的。你有問題,Google 地圖能解決你的問題,那就好了,不是嗎?

關於這些,你可能要再多想想。

天下沒有免費的好康:Google地圖免費又沒有廣告,解析你在上面付出的「代價」到底是什麼?

一個App知道你在哪裡,其它的APP也就知道你在哪

對於大多定位 App,有一點你應該再思考一下:當你交出權限,讓 App 追蹤位置,它就能一直獲得位置資料,直到你關閉權限為止。換言之,當你一旦點擊「接受」按鈕,大多數 App 都能收集你的訊息,包括其它活動訊息。而且,一個 App 得到了你的消息,就可能會與其它 App 共享位置資料。

當然,這一切都獲得了你的許可。

接下來會怎樣?

不久前,《紐約時報》的一篇報導回答了這個問題,下面摘錄一段其中的發現: 

至少有75家公司獲取匿名、精準定位資料,從 App 獲得的,使用者啟用定位服務,獲得新聞、天氣及其它訊息。一些公司宣稱它們在美國追蹤的移動設備達到2億,去年有大約一半的設備還在使用。

《紐約時報》查看了資料庫,這是一份樣本資料,是其中一家公司於 2017年收集的資料,有些資料收集的十分詳細,精準到有時每天更新超過14000次。這些公司出售、使用、分析資料,引誘廣告主、零售店,甚至還包括對沖基金,目的是讓他們瞭解消費者行為。這是一個熱門市場,去年,光是銷售定位廣告,市場規模估計就達到了210億美元。 

IBM 已經闖進這個行業,它收購了 Weather Channel 的 App。社群網路 Foursquare 搖身一變,成了定位行銷公司。一些知名投資人向定位創業公司投資,比如高盛、PayPal 聯合創始人Peter Thiel。

這中間或許並沒有什麼大的陰謀存在。大多商人也是人,他是你的同事、兄弟姐妹或者朋友,他們也是客戶,也是產品使用者。這是一個高度競爭的世界,大多企業正在努力賺取充足的利潤,這樣才能提供正常的服務。

事實卻是這樣的:App 拿到了你的許可,獲取手機位置資料,它們創造了一些價值。對於市場行銷者、CEO 來說,這種價值創造就像可卡因或者控制器一樣。

從某些角度看,位置資料是最棒的資料,因為它與你的觀點無關,而是與行為有關。正如祖父母經常說的:行動比說的重要。

現在我們用行動來發聲。你可能會好奇:我真的那麼有趣,以至於連 Google 也對我感興趣嗎?不過如果你細細觀察,就會發現有許多潛在利益方對你有興趣,這樣一想,你甚至會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有趣的人。為什麼其它人對你的位置資料感興趣?我舉出幾個理由:

——零售商(還有零售商投資者)對實際客流量感興趣,並不是估計的客流量。將手機資料與真實客流量結合,就能知道潛在客戶的數量和品質。

——僱主喜歡位置資料。有了資料,僱主可以對建築佈局進行調整,讓個體和團隊得到最好安排。如果想得邪惡一些,僱主甚至可以知道你使用休息室的頻率,你與同事是什麼關係,你在桌子前呆了多久。

——當你發生事故,出現在醫院急診室,馬上保險廣告就會發達到你的手機。

——執法機關感興趣。因為各種各樣的法律原因,執法機關可以調閱你的手機記錄。有了新技術的支援,執法機關可以關注一些知名的高犯罪區域,將這些資料與公共手機資料結合——也就是你免費提供的資料。

天下沒有免費的好康:Google地圖免費又沒有廣告,解析你在上面付出的「代價」到底是什麼?

原因很多,我只舉出這麼幾個。 

「你在這裡」的市場,比你想像的還要大

總之,「你在這裡」,圍繞這句話已經孕育一個龐大的市場,它的規模比預想的大很多。沒錯,你得到了免費服務,但是你付出了代價,這種代價比預想的也要大得多。

即使如此,有人可能還是會說:這些資料只是聚合資料,如果聚合資料裡包含幾百萬人,要從人群中找到我豈不是大海撈針一樣難嗎,我還是安全的,是嗎?

不要忘了,你並不是隱藏的。

沒錯,Google 資料中心是安全的,合作夥伴也受到了服務條款的制約,但並不是說 Google 及其合作夥伴就不會受到駭客的威脅。2013年曾經出一起資料洩露事故,當時洩露資料的並不是 Target Corporation 公司的IT部門,而是鬆散的第三方承包商。

身在不同國家,境遇也不一樣。如果你頻繁前往俄羅斯,俄羅斯可以追蹤你。如果你使用行動裝置,一旦政府拿到了裝置識別碼,就能判斷你何時回家。

Google(包括 Facebook 及其它企業)的確制定了資料隱私制度,但有制度並不一定意味著企業肯定會遵守。也許公眾會監督 Google,但是其它 App 呢?你讀過它們的隱私政策嗎?可能沒有吧。你認為小公司真的會像 Google 一樣關心隱私嗎?可能不會吧。Google 有龐大的資源保護隱私,其它企業也有嗎?可能沒有吧。請注意:企業制定的規章制度只是規章制度,不是法律。

總之,資料也許是聚合資料,但並不意味著在公開記錄中就沒有個體資料。只需要簡單幾步,《紐約時報》的記者和技術人員就能將聚合資料行為與公共資料庫(住房、政治捐贈等)聯繫起來,這樣就能從聚合資料中抽取個人訊息。

當科技 CEO 們告訴我們說,如果所有人都使用定位服務,最終人人都會獲利,這是一種「全贏」的局面,對此說法,你不該照單全收。

為了享受免費服務,使用者到底犧牲了什麼?這才是你該真正關心的。

如果你還沒有做好「退出」的準備,又想保護自己,可以這樣做:

——學習一下,看看如何關閉定位服務。

——將手機上不用的 App 清掉。如果某個 App 你一年都沒有打開過,那就刪除 App 及所有資料。App 已經收集的資料還是能用的,但是這種收集工作將會停止。

——可以買一個盒子,將手機放進去,能防止資料洩露。

——如果其它方法者不管用,可以關閉手機,防止被人監控。

——如果某些服務監控你,那就註銷吧。

 

 

36Kr
作者

36氪(36Kr.com)累計發表超過10.8萬條包含圖文、音訊、影片在內的優質內容。氪原創內容體系涵蓋新創公司、大公司、投資機構、地方產業與二級市場等內容模組,設置有快訊、深度商業報導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