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離解決不了問題,這是遊戲開發者麥克斯自己的慘痛經歷。他給出的建議是「Remember to forget.」——回到第一階段那些承載著記憶的物品中去,再一次認識它們,然後接納「這一切都已經不可挽回地逝去了」的事實。最後,玩家會和逝去的東西告別。
遊戲設計師麥克斯·艾林傑剛剛開始做VR遊戲時,並沒有準備做失戀相關的遊戲。
去年7月開始,這位設計師帶領著他的遊戲公司「火焰猛獁象」,準備開始設計基於Oculus的VR遊戲。他們選定的主題是 「青少年臥室」。麥克斯發現自己對於少年時的很多記憶都是發生在自己臥室中的——只屬於自己的空間、迷茫的夜晚、對人生最初的思考。
然而這一切都不是最重要的事。麥克斯在整理自己過去的電子郵件、信件和日記時發現,他寫的最多的,是關於他前女友的事。他在少年時期有過一段失敗的感情,一段「創傷性」的感情。
臥室就是這種創傷發酵的地方。就像大部分失戀的青少年一樣,麥克斯白天在學校和朋友玩耍、說說笑笑,好像什麼都沒發生。直到夜晚來臨,回到了自己的臥室,他才開始回憶起與前女友在一起的時光。他一直未能釋懷這件事,讓傷口越來越大,最終「導致了一種持續多年的分離麻木」。
麥克斯決心要重現這一過程,他給自己的遊戲起名《再見室:逃離你的前任》(《The Goodbye Room: Escape Your Ex》)。
他構建了一個「典型的90年代青少年臥室」。雖然這個臥室是以美國青少年的90年代為基礎的,但除了多了電腦和電視,其他的地方和一般的青少年房間差不多。狹小的空間裡,靠窗的書桌,一張床,一些櫃子,黃昏的陽光灑在地板上……
臥室中有一個泛著光芒的人影。她(或者他)就是設計者以及玩家在遊戲中的那個「前任」。甚至,這個身影可能不代表著某個具體的人——可以是逝去的美好時光,是曾經的好朋友們。總之,是某個美好卻註定要逝去的事物。
就像每段戀情美妙的開端一樣,遊戲的開頭也讓人舒心。光影會在臥室裡與玩家一起跳舞、看書、閒聊。臥室裡的很多物品都承載著你們之間的美好回憶,按照旁白的提示,玩家可以將物體與光影展現出的回憶畫面對應起來。一旦所有物品和回憶都一一對應,遊戲就會進入下個階段——你不得不離開臥室,與自己的家庭成員一起吃飯。
當玩家回到臥室中,這個原本五光十色的人影變了。他(或她)變得陰暗而無光,按設計者的說法,代表著「每個人對孤獨永遠的恐懼」。玩家要在臥室中與它對峙。
逃離解決不了問題,這是遊戲開發者麥克斯自己的慘痛經歷。他給出的建議是「Remember to forget.」——回到第一階段那些承載著記憶的物品中去,再一次認識它們,然後接納「這一切都已經不可挽回地逝去了」的事實。
最後,玩家會和逝去的東西告別。
藝術氣息十足、與物品的互動、遊戲性的缺失。這些《再見室:逃離你的前任》給玩家的第一印象,就像是我們已經熟悉的一個遊戲型別——步行模擬(Walking Simulators)。儘管遊戲場景侷限於臥室,並沒有什麼「步行」成分。
麥克斯自己也承認,他從2013年的《歸家》(《Gone Home》)中獲益甚多。
《歸家》是近幾年步行模擬崛起的先驅之一(另一個是2012年的《Dear Esther》),講述了一個人回家之後發現家人都不見了,在家中尋找解答的故事。《再見室》中的「與物體互動來解謎」和「聆聽旁白」都與《歸家》非常相似。
然而他們講述了完全不同的故事。《歸家》講述的是一個人迴歸並逐漸瞭解自己家庭的過程,而《再見室》恰恰相反,想要教會玩家如何逃離並忘記自己曾非常熟悉的東西。
《再見室》目前正在Kickstarter上群眾募資。開發者聲稱他們已經籌到了足以做完遊戲的資金,現在的籌款是為了縮短開發時間,充實遊戲內容。即使募資失敗,玩家也能最遲在2019年年底見到這款遊戲。遊戲會發布在PC和多個VR遊戲平臺上。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