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臺灣智駕測試實驗室(Taiwan CAR Lab)」近日於台南沙崙綠能智慧科學城正式開幕,營運單位財團法人車輛科技中心(ARTC),特地邀請媒體參觀全新的自駕車示範場域,並用 ARTC 自主研發的自駕系統做為示範,看看究竟這塊占地兩公頃的測試場,究竟準備了哪些特殊的關卡,讓現有及未來的智慧車輛進行克服。
場地雖小但設備齊全
初見位於台南高鐵站旁的「臺灣智駕測試實驗室(Taiwan CAR Lab)」,從規模、設備到整體形式,都有一種讓人感覺來到「駕訓班」的錯覺;然而,這麼說也不算錯,因為整個測試場其實就是「自動駕駛車輛的駕訓班」。
ADVERTISEMENT
占地雖然只有兩公頃,Taiwan CAR Lab 與國外相似場域,甚至是普通車輛的測試環境,相比之下差異甚大,但 ARTC 籌建時仍努力納入自駕車必備的測試場景,且優先考量台灣道路會出現的情境,打造了含有行控中心、整備間,甚至是對外展示、具備夜間驗證功能的完整測試場。
ADVERTISEMENT
透過幾乎真實的道路情境設計,Taiwan CAR Lab 能藉此檢證自駕車是否能與人工駕駛一樣,達到辨別號誌、安穩停車、順暢駕駛的目標。
此外,由於 Taiwan CAR Lab 屬於封閉場地,所以基本上不需擔心會意外傷害到非相關人員,更能做為自駕車於一般道路駕駛前,提供給政府單位的技術可行性審核範例。
ADVERTISEMENT
擴充空間受限較為可惜
除了場地較小,周遭已經沒有任何擴充空間外,另一個較為可惜的地方是,目前的 Taiwan CAR Lab 只能進行時速 30 公里以下,最大不能超過中型巴士大小的自駕車測試,也缺乏如上下坡、天氣模擬等驗證設備。
ADVERTISEMENT
ARTC 表示,政府目前將位於沙崙綠能智慧科學城的 Taiwan CAR Lab,視為一個具備實用性、教育性,而且又有對外展示功能的場地。未來如果自駕車要進行高速或更複雜的測試,他們也已經向政府爭取,升級目前 ARTC 位於彰濱工業區的測試場,畢竟目前台灣已經出現了需求,擁有更進階的場地將是必然。
十三個自駕車模擬情境
Taiwan CAR Lab 智駕測試實驗室中的十三個驗證情境,就人工駕駛的眼光來看,可以說真的簡單到不行,甚至比考取小客車駕照還容易,但對於自動駕駛系統來說,卻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
這十三個模擬情境分別為:十字路口/行人穿越道、移動街景、智慧候車亭、路外停車場、圓環、車道縮減、彎道、鐵路平交道、無號誌 T 字路口、異質路面、隧道、金屬鐵橋及綠蔭。
從字面上不難理解自駕車在這十三個場景中,可能會遇見的困難。辨識號誌占了 Taiwan CAR Lab 驗證情境不小的份量,場地中全面建置了「智慧號誌」,主動發出訊號讓車輛明白路口號誌為紅燈或綠燈,當然若是測試車不具備接收智慧號誌的能力,透過影像辨識也是可以讓車輛按號誌行進。
多元場景完整測試
除了標準的紅燈停、綠燈行之外,當自駕車輛遇到無柵欄或有柵欄的平交道,並且有火車即將通過時,能否識別平交道號誌及時停車,也是 Taiwan CAR Lab 的驗證情境之一。此外,場地中的異質路面、金屬鐵橋、隧道和綠蔭等場景,用意在於測試自駕車的雷達或影像辨識系統,能否有效應付這些可能的道路干擾,使自駕系統出現誤判甚至於失靈。
有趣的是,本次 ARTC 為媒體準備的示範情境中,還在十字路口融入了 AEB 自動緊急煞車的測試,模擬行人突然衝出時,自駕車是否會緊急煞停保護行人。
由此可見,一個全新的自駕車測試場域,不單單只有讓智慧車「考駕照」的功能而已,部分車輛安全功能的驗證,也可以藉由 Taiwan CAR Lab 來進行。對此 ARTC 也購置了新的靜止軟式目標車,未來更會加上底板使之具備移動性,讓自駕車也可以進行道路上碰撞測試。
智駕測試實驗室的目標
臺灣智駕測試實驗室的英文命名 Taiwan CAR Lab,其中 CAR 除了有汽車的意義在,更是 Connected、Autonomous、Road-test 三個英文單詞的簡稱。ARTC 希望藉由 Taiwan CAR Lab 建立場域能量,提升自駕車產業研發能力,並導入國際運行模式與關鍵測試技術,協力進行開發,而培養營運管理及測試自駕系統驗證技術的人才,也是實驗室的重要目標。
若有任何自駕車科技研發相關團隊,甚至是已經做出成績的車廠,願意在台灣進行技術驗證,Taiwan CAR Lab 開幕後也正式開放申請,讓各界能夠有效利用台灣第一座封閉式低速自駕車示範場域。
ARTC 也期許 Taiwan CAR Lab 未來能達成「虛擬平台與模擬情境建置」、「資料介接與儲存平台建置」、「應用技術與服務能量提升」、「場域維運與服務團隊建立」四大目標,不單單讓測試場僅僅做為技術驗證或對外展示之用,而是能將場域中所收集到的實測資料,轉化成為對整體自駕車產業真正具有貢獻的數據,反饋、循環到台灣自駕產業鏈之中。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