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94年創立初期的線上購書平台,發展到如今涉及各行各業的行業巨頭亞馬遜,在給普通民眾帶來更多便利和廉價服務的同時,也遭到了不少權威人士的質疑。不少專家認為,亞馬遜如今的市場發展行為是一種壟斷行為,如果不及時採取措施,將會釀成嚴重後果。這篇Karl Bode的文章,將帶你認識這些權威人士呼聲背後的前因後果。
Amazon的經營理念是為了方便消費者:Prime會員讓你盡享0門檻免運,省去在實體店排隊購物的麻煩;Echo智慧音箱能在幾秒鐘內就告訴你3.5夸脫(容積單位)對應的杯量資料訊息。Amazon帶來的服務造福了成百上千萬的民眾。得益於不斷的發展,Amazon在2019年初的市值驟增,並反超微軟重回市值排行第一的寶座。
有專家曾警告,隨著Amazon的野心越來越大,人們過度依賴Amazon的生活方式會給我們造成難以想像的負面影響。如果我們不嚴肅反思對這個行業壟斷巨頭的認識,並認清政府是否在扮演保護民眾的角色,我們可能在以後的日子裡付出慘重的代價。有不少Amazon的員工都在抱怨不夠友好的工作環境和條件,為了達成對消費者的承諾,讓消費者體驗「無論你要什麼,都可以馬上送達」的服務,員工就成了這些承諾和服務背後的「犧牲品」。
有不少的跡像都顯示,Amazon可能會逐漸變成不再受消費者青睞的公司。到時候,如果再想採取挽救措施,就為時過晚了。
Amazon成立於1994年,最初它只是一個線上購書平台,但其創始人傑夫·貝佐斯在創業初期就有更遠大的目標。對貝佐斯而言,他最初想要做的是,打造一個「什麼都買得到的商城」,就連早期的域名relentless.com(relentless又譯作「沒完沒了的」和「不屈不饒的」,如今這個域名已跳轉至Amazon主頁)也能體現出貝佐斯早期的遠大目標。
在創立後的幾十年中,Amazon迅速擴大了其市場佔有率,涉及到的行業和產品包括雜貨店、電視生產、影片播放、雲端存儲服務、家庭數位助理、圖書出版、時尚設計甚至智慧門鈴等。在2018年,美國網路零售成交量的49.1%都進了Amazon的錢包裡。
「Amazon的野心,遠不止搶占市場這麼簡單」,經濟研究員史黛西·米契爾(Stacy Mitchell)說,「它最核心的目的,是搶占基礎設施先機,而普世所有的商業機會,都離不開基礎設施。」
Amazon如今能發展到這個地步,部分原因也是因為美國民眾非常青睞Amazon這個品牌。在各種顧客滿意度調查中,Amazon的排名基本都是領先地位。而且,Amazon還被美國的科技媒體喻作創新、效率和才智的化身。
但Amazon也不是沒有負面新聞。在一些新聞媒體中,經常都可以看到頭條新聞報導Amazon的惡劣勞工條例:有媒體曾報導過Amazon倉庫員工為了避免被系統識別為低效率,而不得不選擇在塑膠瓶中解決小便問題;還有因機器人出錯,多次導致Amazon倉庫的防熊噴霧劑洩漏和多人受傷。
此外,在Amazon總部西雅圖,也出現了因Amazon業務爆發式增長和不匹配的城市規劃等問題導致的住房緊缺和無家可歸等現象。同時,在Amazon關於第二總部的規劃公佈不久後,各大城市紛紛爭寵獻媚,有的城市甚至推出上十億美元的補貼福利,卻引來了納稅人的巨大爭議。此外,地方政府爭先恐後地引入Amazon第二總部,體現出對這個零售行業巨頭的忠誠,但在很大程度上卻又讓人感到滑稽。
這些都只是線下的部分。而在線上的雲端業務,也正在醞釀一場大的「風暴」,因為不少大型的網路公司,如Netflix和Comcast,其業務也都基本依靠Amazon的網路服務來營運。
「如果Amazon不受控制地不斷擴張,在未來,其他公司都可能需要使用Amazon的物流服務來將其產品運送到消費者手中,也可能需要Amazon的網路服務來儲存和管理資料訊息,更可能需要Amazon的財務服務來處理各種交易。」米契爾如是說。
在她發表的一篇報告中,米契爾介紹,如果Amazon非常集中地控制了零售業的基礎設施,在接下來的幾十年中,勢必會對原本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產生不利,此外,還可能會導致工資水準下滑、對偏遠地區或欠發達社區造成影響、削弱美國社會如今為數不多的幾個有工會組織的勞動群體(比如聯合包裹以及美國郵政署),甚至會對公共政策的走勢造成影響。
米契爾警告說:
按照Amazon的發展勢頭,未來所有商品的買賣都不會在露天的公共市場中進行,而是在由Amazon控制的私有平台上來完成。
以Amazon現有的第三方賣家為例,本來,Amazon應該去幫助這些被零售巨頭排擠而被迫尋找生存出路的小企業。但最新的調查卻發現了事與願違的情況,它透過竊取第三方賣家的銷售資料進而研究自有產品線的規劃,這種舉措無疑對這些小企業造成了破壞性的傷害。
倡導消費者權益保護機構Public Knowledge的高級顧問約翰·貝格邁耶(John Bergmayer)告訴本報記者:
按照Amazon這種獨家壟斷行為發展下去,到2069年,提到Amazon就好比要買類固醇產品只能到沃爾瑪去買一個道理。
這個獨家零售巨頭會不斷搶占經銷商的市場占有率,減少其銷量甚至迫使他們轉行,這不僅是在挑釁公平競爭,而且還會導致更多更集中的商業失敗案例。
「如果我們每個人都非常依賴這個高度集中的物流系統,那肯定會出問題的,」貝格邁耶說,「雖然說效率可能會提高,但勢必會缺乏多樣性,導致更大的脆弱性。」
在接下來幾十年裡,Amazon和立法者之間的衝突肯定是不可避免的。但有專家警示,Amazon的勢力已經發展到非常強大的地步,以至於即便政府想採取某些措施,也可能會出現無濟於事的結局。
「在過去40年左右的時間,在縱向兼併和其他形式的縱向整合領域,反壟斷法一直都對各種反競爭可能性充耳不聞。」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教授、反競爭領域的權威專家提姆·吳(Tim Wu)告訴本報記者。
吳教授透過另一個關於美國電信商AT&T的案例,向我介紹了美國政府在政策方面的無力舉措。通訊巨頭貝爾公司(Ma Bell)在1984年被拆分後,穩打穩紮地再次發展壯大,並意在控制核心媒體內容以及這些內容所需要的寬頻網路,這對整個行業造成了全新的威脅。
甚至還有一些非常有問題的交易,也在反壟斷執行者眼皮底下得以順利進行。吳教授提到了2010年票務網站Ticketmaster 收購全球最大的演唱會搜索引擎Live Nation這個案例,這一收購極大地減少了市場競爭,並直接導致了各種票價的驟增。
縱觀美國歷史,還可以找出不勝枚舉的類似案例,在這些兼併收購案例中,每天打著旗號說要保護民眾的政府機構卻對其背後明顯的危害置之不顧。Amazon的案例,就是在這種歷史背景下導致的典型案例。
不過話說回來,要對消費者非常滿意的產品進行規範,實屬不易。對民眾而言,Amazon的確帶來了很多便利,而且價格也比較親民。
從歷史角度而言,反壟斷執法基本上都是圍繞消費者福祉和價格而展開的。直到最近,人們才開始真正嚴肅地對待其產品。
麗娜·卡恩(Lina Kahn)2017年在耶魯大學商學院發表的一篇文章中指出,判斷一個巨頭公司的發展是否存在問題,並不是看其產品價格是否低廉,也不是看消費者對其提供的低廉隔日送達服務的喜愛程度。她認為,在將來幾年,將會出現全新的方式來判斷一個企業的實力。
「引入這個全新方式,需要考慮這個公司的架構是否能夠導致反壟斷衝突,也需要考慮其是否能夠在不同的商業垂直領域利用各種市場優勢,還需要考慮市場結構是否激勵並允許這種掠奪性行為的存在。」卡恩在她的核心論文中這樣寫道。
雖然卡恩的觀點使他贏得了一個在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的工作機會,但她的觀點卻被不少權威人士視作「 潮流反壟斷 」,而這些權威人士或多或少都與這些行業巨頭有著財務關聯。
像Amazon這種未經審查的跨行業巨頭目前所形成的勢力,「不僅對經濟福祉造成了影響,更是對民主的一種直接威脅,」米契爾說,「從歷史角度來看,如此集中的經濟實力最終和專制主義沒什麼兩樣。」
隨著企業不斷地發展壯大,特別是其影響力超過政府的時候,他們就可以基本上做到自己改寫法律條文了。這樣的做法,會讓他們在政府補貼的扶持方面更有優勢,勢必會削弱在教育和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的補貼力度。
雖然吳教授、米契爾以及貝格邁耶都預測隨著Amazon的不斷發展會帶來更多惱人的間接後果,但他們三人都一致認為這些影響是可以扭轉和控制的。而核心的做法,則是在反壟斷標準的確定方面不斷改革和最佳化,把核心關注點落實在壟斷行為的各方各面。
「我認為,總有一天我們會看到針對Amazon的反壟斷調查,」米契爾說,「但我們需要為這一天的到來做好準備。毋庸置疑的是,我們都希望電子商務的明天是具有活力的,而且具有開放性、公平競爭以及民主性,並且均勻廣泛地開發其企業實力,創造工作和收入機會。」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