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在小米手環發表前,似乎都會有一個 IDC 關於可穿戴數據的報告發表。2019 年 Q1 的可穿戴市場,蘋果和小米成了其中的兩極,其中一個是智慧手錶的標誌性產品,而另一個是智慧手環。手錶越發獨立,手環也搭載了越來越大的螢幕,承載更多互動。智慧手環是不是已經成為智慧手錶的簡化版替代品,我們在小米手環 4 上或許可以管中窺豹。
更大的彩色螢幕讓訊息量猛增
小米手環 4 繼承了小米手環 3 改版後的新包裝,整體呈長條形,外包裝顏色和內部顏色一致,我這次拿到的就是黑色款,實際上(錶帶)顏色包括石墨黑、熱力橙、深空藍、酒紅和藕荷粉一共五種。
小米手環 4 的形態和小米手環 3 依舊十分接近,包含了中間的「米粒」和錶帶兩個部分,不過這次「米粒」部分有了較大升級。
錶帶這方面依舊採用了 TPU 也就是熱塑性橡膠材質,表面進行了親膚處理,一般情況下不會出現過敏現象,但是個人感覺按扣有點難扣好,需要滿大的力氣才能帶戴上,雖然扣好之後非常牢固但確實還是略顯不友好。
另外這次「米粒」裝入固定還蠻穩定,上一代那種「裝配不正」的情況應該會略有降低。
「米粒」本體的外在和內在兩個部分都有升級,外觀設計也有所改變。
小米手環 3 的「米粒」部分造型非常圓潤,有點類似一顆鵝卵石的感覺,而小米手環 4 的設計則回歸到 2 代時的感覺,雖然邊緣依舊是 2.5D,還用上了強化玻璃,但整體感覺「更平」一些。
「更平」還體現在了觸控 Home 鍵上,和小米 手環 3 上,這顆唯一的觸控鍵是有凹槽設計的,但在小米手環 4 中被改為了純平螢幕。
不過這些外觀設計的改動只能說是前菜,真正的主菜是小米手環 4 的觸控螢幕這次終於升級為了彩色 AMOLED 螢幕,官方數字表示顯示面積增加了 39.9%,同時解析度為原先 2 倍,可顯示的漢字數量提升也接近 2 倍。
對的,原本在小米手環 3 上只能顯示 24 個漢字,在小米手環 4 上已經增長到了 45 個,通知訊息一目瞭然。
面積增大,解析度提高,從黑白進入全彩,這次升級帶來的利多是全方位的。
比如對於我媽媽這樣的中老年人來說,目前她正在使用的是小米手環 3 的 NFC 版,但是較小的螢幕和黑白顯示讓她在戶外看不太清楚。更換彩色螢幕之後,更亮,辨識度更高的小米手環 4 對中老年人群也更方便了。
高解析度的全彩螢幕,同時也意味著更個性化的設置。小米手環 4 內置了 77 個主題,更大更好的顯示效果,是目前所有智慧手錶和手環都在前進的一個方向,同時承載的互動與內容也越來越多,如果說 Apple Watch 正在向手腕上的小手機變化,那小米手環 4 則越來越能替代當初手錶的功能。
一款合格的智慧手環都該具備這些功能
時至今天,一款智慧手環都需要具備哪些功能?小米手環 4 為我們提供了最好的示範。
小米手環 4 主要提供了提醒、刷卡和運動健康三個維度的功能,而要使用這些功能,我們需要先連接小米運動 app。
提醒可以分為基礎的來電、簡訊、事件提醒,以及使用頻率更高的第三方 app 的通知提醒。透過這些功能,用戶可以在新訊息到來時先用手環做一次篩選,之後再選擇是否要回覆,或者進行下一步操作。
個人使用來說,我會把來電提醒和 app 通知提醒打開。
來電提醒自然為了讓習慣靜音的我不錯過重要的電話。而 app 通知的設置則更複雜一些,你可以在這裡自定義想要推動到手環的第三方 app,將主要的社群app 通知推送是比較常見的選擇,我自己會選擇微博、微信等社群app,這樣在手環上就能判斷是否有重要訊息,減少了在路上拿出手機的頻率。
運動健康是手環類產品從誕生之初就主打的功能,基礎的計步和卡路里消耗自然是不在話下。進階的運動監測也支援了游泳、戶外跑、室內跑、健走、鍛鍊和騎行六種運動模式。依舊提供 5ATM(50 米)的防水支援。但得益於原先的三軸感測器升級成了六軸感測器,精度上有了較大提升,所以小米手環 4 的運動監測不僅變得更準了,同時還支援了像泳姿辨識等更多功能。
至於健康方面的功能,心率和睡眠是兩項基本功。
睡眠監測方面小米手環 4 沒有什麼變化,依舊能辨識淺睡和深睡時間,並在小米運動的 app 中有詳細的圖表顯示記錄。
心率監測方面我一般不會開 24 小時監測的功能,因為這會讓手環的續航大幅縮水。比較遺憾的是小米手環 4 不支援更高階,偏向醫療方面的心臟健康監測功能,我指的是像美版 Apple Watch Series 4 和米動健康手環 1S 之類的 ECG 心電圖功能。
由於顯示面積變大,螢幕變為彩色,所以小米手環 4 這次配備了一塊更大的電池,達到了 125mAh,為歷代最大。同時「米粒」部分的淨重也達到了 10.7g,相比上一代的 8.5g 有所增加。
而這些代價,背後的本質是用時間去換空間,是為了繼續保證 NFC 版 15 天,標準版 20 天的續航。
另外,小米手環 4 的錶帶和小米手環 3 是通用的,但是充電的觸點改到了背後,所以充電器並不能通用。有意思的是,3 代的充電器能兼容 2 代,但錶帶不通用。
而且到了第四代,哪怕充電觸點終於轉移到了背後,但多次嘗試之後我發現它依然不能在不拆下米粒的情況下充電,兩個字:難受。
手腕上的小愛同學
以往的手環的產品,除了基礎的看時間之外,最常用的功能不外乎是查看通知和健康檢測。怎麼將小米手環 4 和其它手環產品區分開?答案是小愛同學。
小米手環 4 上的小愛同學是個「啞巴小愛」,它不能透過「小愛同學」的關鍵詞喚醒,也不會在語音上給你任何的反饋。手勢右滑喚醒,文字反映結果,讓聽慣了小愛同學聲音的我多少有點落寞。
但它依舊是小愛同學,它支援你透過語音跟它對話問答,比如一些科普小知識,比如像設置鬧鐘和提醒這樣的小工作,你也可以透過它直達手環任何一項功能。
它還支援 IoT 設備的聯動,無論是開燈關燈還是掃地吹風,手環上的小愛同學都能無聲的幫你完成。尤其是當你不方便使用手機的時候,手環成了離你最近最方便的產品。
但手環上的小愛同學也有不少缺點,比如喚醒需要滑動,這就讓你無法單手喚醒小愛同學,總歸是有些不方便。
另一點是小愛同學的喚醒速度不太穩定,如果間隔較長時間後第一次喚醒小愛同學,這時候就概需要 2-3 秒鐘 才能喚醒,而再次喚醒就會很快。
支援了小愛同學對小米手環來說是一次意義重大的改變,這意味著手環不單單再是命令的執行者,也能夠成為命令的發出者。其實,這些功能本來都應該由小米手錶來完成,不過因為小米自己一直沒有推出手環以外的智慧穿戴裝置,華米也只是在去年 9 月份才首次在華米智慧手錶中支援了小愛同學。
相比價格更貴的華米手錶,更便宜的小米手環 4 是一個讓更多人接觸小愛同學,以及背後龐大米家生態鏈產品的好機會。
最後,我們再來說說手環這事
從第一代小米手環到現在的小米手環 4,你可以看到幾乎每一代小米手環都在增大顯示面積,隨之增加的就是電池和整體的體積與重量,我甚至覺得小米未來有可能會推出螢幕更大的「全面螢幕手環」。
這些配置的提升,換來的是更多原本我們需要拿出手機做的事,現在用手環就能解決了。這聽起來就像是另一個翻版智慧手錶的故事,但手環的體積與重量並不可能無限增長,手環的形態依然是跨域不了的物理鴻溝。
但幫助人類這件事並不只有「變大變強」這一條路可以走,變「聰明」就是另一條潛力無限的路線。我也很高興在小米手環 4 上就看到了小愛同學的加入,寄宿了小愛的同學的小米手環,已經逐漸由一個輔助顯示手機訊息的設備,變成了 AI 的新入口。
智慧手錶和智慧手環曾經的目的是讓我們減少拿出手機的頻率,但現在為止他們只是把這些操作轉移到了手錶上,儘管 Apple Watch 也有 Siri,但從 watchOS 6 獨立的 App Store 來看,我們花在智慧手錶上的時間只會越來越多,這更像是手機任務的再分配而不是減少。
但事實上,很大一部分人並不需要功能複雜的智慧手錶,並不是所有的事都需要在那一畝三分地的錶盤上完成。而強化了互動的手環,卻正好頂替了當時智慧手錶的位置。
- 本文授權轉載自:ifanr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