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過去了,再來看看升降鏡頭的設計是否只是個噱頭?

一年過去了,再來看看升降鏡頭的設計是否只是個噱頭?

去年 6 月中旬,正值 vivo NEX 手機的發表。為了達成正面一整塊螢幕的目標,vivo NEX 將智慧型手機正面最主要的組件之一——前鏡頭——隱藏在了頂部的中框部分,並做成了升降式結構。這一設計,也給當時的手機業添了不少談資:為了追求全螢幕,升降式鏡頭的設計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呢?

顆升降式鏡頭,有人認為它破壞了現代智慧型手機的一體性,違反了「如無必要,勿增實體」的原則;有人則認為機械結構本身就存在穩定性和耐用性的缺點,沒必要為了全螢幕做出這樣的取捨。

圖片來源:GadgetMatch

其實也不難理解人們有這樣的質疑,OPPO 工程師在接受採訪時就曾表示:「剛出來肯定會有很多質疑,但最終成果應該交給市場去檢驗。如果用戶認了,那它就是成功的。」

某種程度來說,智慧型手機考量的是一家廠商對各個功能點的取捨,對供應鏈的把握,以及對受眾和目標人群的需求認知。有時候,市場趨勢並不是由提出質疑的人所決定的。

現在正好一年過去了,回頭來看,升降鏡頭是否取得了成功?它還像當時人們所質疑的那樣,僅僅是一個行銷噱頭嗎?

滑蓋、雙螢幕的嘗試都失敗了,只有升降還在繼續更新

升降式鏡頭對於今年的手機業來說已不是什麼新鮮事物,發展至今,除了有仿照 vivo NEX 的獨立升降式前鏡頭和 Find X 的整體升降外,還衍生出類似 OPPO Reno 側旋升降。然而這些手機的目的都只有一個,那就是靠隱藏鏡頭來實現真正的全螢幕形態,進一步刺激消費者的視覺神經。

手機業對真全螢幕手機的探索,早在 2016 年的初代小米 MIX 起就已經開始了,並在 iPhone X 面世後開始加速。不過,升降方案並非是廠商們的唯一選擇,我們在去年還看到過滑蓋和雙螢幕的設計,同樣是為瞭解決前鏡頭和正面螢幕完整性之間的矛盾。

一年過去了,再來看看升降鏡頭的設計是否只是個噱頭?

然而從結果上看,滑蓋和雙螢幕都只是曇花一現。除了主打滑蓋的榮耀 Magaic 2 和小米 MIX3 ,以及主打雙螢幕的 vivo NEX 雙螢幕版和努比亞 X 等寥寥數款外,我們再沒有看到其它的新機型跟進。

反倒是升降鏡頭,早已從 OPPO、vivo 擴展到小米、華為和三星陣營中,成為了除水滴和挖孔之外的新潮流,證明市場也給予了較為積極的回應。

一年過去了,再來看看升降鏡頭的設計是否只是個噱頭?

滑蓋本被寄予厚望,卻沒能獲得好反應,更多歸咎於這個方案本身的缺陷。如果要做滑蓋,不可避免就得要將整機分為上下兩部分疊合,結構的鬆散性遠大於只需要隱藏前鏡頭的手機。

加上較為繁瑣的手動滑蓋操作,就算是相比非全螢幕手機都是一種體驗上的倒退,所謂的「減壓設計」,也不過是一種體面的說法而已。

再來談下雙螢幕手機,雖然前後兩塊螢幕也帶來了一些新的使用情境,比如前後運行不同的應用程式,或者是直接拿成像效果更好的後鏡頭自拍等,但在實際體驗中,背螢幕的利用率依舊很低,前後螢幕的不斷翻轉也會讓整個互動邏輯變得十分混亂,對用戶並不友好。

一年過去了,再來看看升降鏡頭的設計是否只是個噱頭?

至於升降結構,雖然也存在著易積灰塵、不防水等隱患,但對比滑蓋和雙螢幕這種要做大幅改動的設計,升降結構往往只需要調整頂部空間,也意味著它可以在不影響原有使用習慣的同時,又解決了消費者對於高螢幕佔比手機的需求。

另一方面,得益於螢幕下指紋技術的齊頭並進,也間接降低了用戶對人臉辨識解鎖的使用需求,使得那顆藏在機身內部鏡頭每天探出頭的次數,比很多人想像中要少得多。

同時,大多數人對機械結構耐用性和使用壽命的不信任,也伴隨著各種同類產品的出現漸漸淡去。在更高的市場包容度下,採用升降鏡頭的手機也明顯增多了。

我們對手機重量和厚度的臨界值也提高了

不切割螢幕,並且讓上下左右的邊框保持寬度一致,這是現階段大部分智慧型手機追求的最完美「全面螢幕」方案。

可事實上你也會發現,但凡是將前鏡頭隱藏在機身內部的手機,基本都很難在重量和厚度上做得很出色。

一年過去了,再來看看升降鏡頭的設計是否只是個噱頭?

關於這點,我們可以直接來對比升降和非升降機型在重量和厚度上的數據差異:

先來看看採用了升降結構的機型(重量、厚度數據均來源自官網):

OPPO Find X:186g,9.6mm
OPPO Reno:185g,約 9mm
vivo NEX:199g,7.98mm
vivo X27:190g,8.95mm
Redmi K20 Pro:191g,8.8mm
一加 7 Pro:206g,8.8mm
三星 A80:220g,9.3mm

之後是幾款沒有採用升降結構的機型:

三星 Galaxy S10+:175g,7.8mm
iPhone Xs Max:208g,7.7mm
小米 9:173g,7.61mm
華為 P30 Pro:192g,8.41mm
魅族 16s:165g,7.6mm

考慮到這些機型在螢幕尺寸上存在一些差異,所以對重量也有不小的影響,但總而言之,採用了升降結構的手機仍然普遍會比非升降結構的厚重不少。

原因也不難理解,既然要隱藏鏡頭,就必須要在機身內部預留額外的空間放置活動機械模組,哪怕是沒有機械結構的影響,近幾年廠商們從金屬回歸到玻璃材質,以及大電池、多鏡頭和無線充電模組等因素,無一不例外都在拉高手機重量和厚度的臨界點。

只不過數字本身僅僅是一種量化參考的指標,重量和厚度最終仍然和我們常說的「手感」相關,它本身就是個十分感性化的評價維度。

一年過去了,再來看看升降鏡頭的設計是否只是個噱頭?

在去年使用 OPPO Find X 時我們也曾評價,現在廠商們會使用一些小技巧來淡化消費者對於重量和厚度的感知,比如說用弧面背殼實現更窄的腰線設計,從而在握持感上帶來一種「輕薄」的錯覺,以掩蓋它的真實厚度。

而且更多人關心的,是靠著增加的重量和厚度,換來了高達 90% 以上螢幕佔比的螢幕,這似乎和當年我們會為了大螢幕而放棄單手操作一樣——哪怕人類雙手的比例構造早已固定,卻也欣然接受了這些改變。

當我們習慣了新重量、厚度的臨界值後,也許往後所有的手機都會按照這個標準來設計了。

 

升降鏡頭解決的是當下的問題,而非未來

升降鏡頭並不是智慧型手機最好的選擇,哪怕是蘋果和三星,它們仍然傾向於在各自旗艦機上使用 寬劉海和挖孔形態,這是它們對功能和體驗的選擇,也都有著各自的犧牲。

當然,這並不是一個誰優誰劣的問題,大家其實都是權宜之計,全行業都在等待一個更領先的技術所帶來的大轉變。

圖片來源:MockupWorld

智慧型手機的終極形態依舊是整機一體化:它可能是無開孔的,或是會隱藏所有的元件,借助螢幕下鏡頭技術,手機螢幕和前鏡頭之間的衝突也不需要再靠隱藏式的機械結構解決。

但這也僅僅是我們的設想罷了,放在實驗室裡的技術和成熟的量產化方案依舊有著本質區別,而升降鏡頭就是不甘於「螢幕非要缺一塊」設計的體現。它並不是智慧型手機的最優解,但至少在當下,它尚是追求真全面螢幕手機的最佳選擇,也是能夠贏得市場競爭的砝碼之一。

一年過去了,再來看看升降鏡頭的設計是否只是個噱頭?

靠著推進階段性技術,廠商們確保自己在存量市場中也能取得差異化的優勢,並繼續等待更成熟技術的到來,透過不斷重複這個過程,來在曲折中取得進步。

消費性電子產品的升級其實也本該如此,作為這個品類規模最大的一員,過往發展史從未確定形態必須是單一的,升降鏡頭也不過是眾多路徑的其中一條而已,它會作為一個過渡階段,承先啟後接續在更值得期待的未來之上。

  • 本文授權轉載自:ifanr
ifanr
作者

ifanr依托於中國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大潮,用敏銳的觸覺、出色的內容,聚焦 TMT 領域資訊,迅速成為中國最為出色的新銳科技Blog 媒體。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