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鏡同步距離不受限
拿DLP Link技術與nVIDIA 3D Vision相比,還有另一個優點就是眼鏡使用的距離限制。由於使用立體眼鏡需要與投影機進行畫面同步的設定,而使用紅外線發射器進行同步時,紅外線發射器會有距離範圍的限制。但是DLP Link由於是直接對畫面同步,所以理論上只要看得到畫面的地方,眼鏡就能進行同步,技術上適用於較多人以及較大的場合。
▲ 要啟動2D轉3D的功能,只要在選單鍵中找到「安裝II」的選單,下方就有「2D to 3D」選項。
▲ 在2D轉3D選單這個部分,可以讓使用者自行調整所呈現影像的立體深度以及層次感。
自己切換立體深度、層次
由於2D轉3D的原理是透過軟體運算的方法,把原本2D的影像,轉換為左、右雙眼的視差畫面,再利用眼鏡來接收產生立體感。不過2D轉3D畢竟只是透過演算方式,來「模擬」出立體的效果。而D512-3D可以在選單中調整影像的深度以及曲線。深度指的是攝影機與物體的距離,曲線影響的則是整幅影像由近到遠的層次感。
▲ 透過預設值所表現出的2D轉3D影像。注意後方樹木左右眼畫面的疊影是非常接近的。
▲ 透過調整2D轉3D的立體深度設定,可以看到後方樹木的疊影明顯地拉開了距離。
2D轉3D非萬靈丹
那麼,2D轉3D的效果到底實不實用?實話實說,這項技術並非神奇的萬靈丹,效果好不好要看你用它來播什麼而定。在觀賞靜態照片時,3D的效果是最OK的,尤其是影像主題為寬廣的風景照片時,效果會非常明顯,讓你有重回現場的感覺。
如果是看自己用手機、相機拍攝的家庭影片,由於這一類影片都僅三分鐘、五分鐘,而且場景變化也不大,雖然說效果還是要視影像內容而定,但是大致上來說算是差強人意。
但如果你期待播一般商業影片時能有「阿凡達」的效果,那麼這樣的想法是很不實際的。由於一部90分鐘長的影片中會穿插各種不同距離的鏡頭,你可能在這一秒鐘覺得有立體感,下一秒鐘焦距又亂掉了。看久之後大腦會明顯覺得疲憊,甚至有暈車的感覺。
▲ 如果拿來在一般Windows桌面下操作時,桌面的圖示在2D轉3D的效果下會浮現在桌面上,相當有趣。
▲ 由於一般電影中,人物所佔高度通常會佈滿畫面高度的一半以上,這時2D轉3D的設定不管怎麼調,人物的立體效果都不會如場景那麼明顯。
▲ 最適合的影像還是這種寬廣場景的畫面,這時你可以明顯感受到草原往後延伸、高低起伏感,以及遠處的遊人、動物凸出在草原之上的感覺。
總評
與3D Vision的方案比較起來,這款投影機所採用的DLP Link技術雖然同樣是採用主動式的技術,但因為要插入同步畫面的緣故,所以在對比上會犧牲一點。此外,如果用來觀看2D商業影片轉成3D,剛開始看某些片段會很新奇,但是看久了就覺得效果頗假,而且容易頭昏。不過,如果你拿來看自己拍攝的照片、家庭短片的話,則相當OK。
如果有夠大的空間,投影出來的大畫面搭配上3D的效果,是真的能讓你有身置於畫面中的錯覺。用它來重看一些自己拍攝的旅遊照片,在多了3D的立體感之後,很多照片又重新帶給我們一種截然不同的感動,是一種之前看平面照片感受不到的新體驗。如果拿來與家人一同分享,相信是一件很有樂趣的事情。
結語
- 在價位上,與一般入門級的商務投影機差不多,但是多了2D轉3D的功能,性價比高。
- 用在觀看家用照片、家庭影片方面,會帶給你過去從來沒有體驗過的驚喜以及感動,雖然不會像「阿凡達」那麼真實立體,但效果也不致於讓你失望。
- 支援HDMI、VGA、色差端子、S端子等這些主要視訊規格,雖然只有HDMI才能實現2D轉3D的功能,但支援的視訊端子還是相當齊全。
延伸閱讀:
本文同步刊載於PC home雜誌
歡迎加入PC home雜誌粉絲團!
還是原生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