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 RTX Studio 認證!為創作者帶來效能與行動力兼具的 MSI P75 Creator 9SF 開箱實測!

NVIDIA RTX Studio 認證!為創作者帶來效能與行動力兼具的 MSI P75 Creator 9SF 開箱實測!

最近幾年電競類產品正夯,除了遊戲相關內容與賽事推波助瀾,最大的重點莫過於近幾年獨立顯示卡 GPU 的效能突飛猛進,能滿足電競玩家對於極致效能的追求。不過其實除了遊戲方面的應用,GPU 強悍的運算能力也對於圖像處理、動畫影音甚至是人工智慧有很大的助益,甚至在筆電上也能做到與桌機效能比肩,也因此吸引了不少專業人士,採用內建高效能獨顯的筆記型電腦,作為主要的創作平台。

為了解決創作者在工作流程中,因為效能不足而將時間浪費在等待上的問題,GPU 大廠 NVIDIA 在今年專為創意工作者推出了兼具軟硬體支援的「NVIDIA Studio 」平台。其中包括與各大筆電廠合作的RTX Studio筆電認證計畫,凡是經NVIDIA認證為RTX Studio的筆電均採用 NVIDIA GeForce RTX 或 Quadro RTX 系列顯示卡,並搭配高效能的 Intel Core i7 與 i9 處理器,以及同樣高規格的記憶體與 SSD 儲存設備。


電競筆電大廠 MSI 在今年也推出了 NVIDIA RTX Studio 認證的「MSI P75 Creator」系列,除了是全球首款搭載Intel 第 9 代 Core i9 處理器的筆電,更採用 NVIDIA GeForce RTX 2070 Max-Q 顯示卡,搭載 8GB GDDR6 以及最高 64 GB DDR4-2666 記憶體,並可配置 NVMe PCIe Gen3 的高速 SSD;另外螢幕方面也採用最高 4K UHD 超高解析度的 17.3 吋 IPS 等級面板,提供創作者所需的細膩畫質與更精確的色彩呈現能力。


除了硬體規格強大,MSI P75 Creator 9SF 在外型上也採用更簡約時尚的設計,雖說是 17 吋螢幕的大型筆電,但機身卻十分纖薄,在兼具強悍效能的同時,也能兼具方便攜帶的特性,這也讓創意工作者不需要受限於辦公室,隨時隨地在靈感爆發時,就能高效率完成創作工作。


在接下來的文章,我們就將為大家帶來 MSI P75 Creator 9SF 的開箱介紹,並且以創意工作者的需求面進行相關效能的實測,尤其是 RTX Studio 所強調透過 GPU 加速功能提升相關應用的運行效率,包括影音編輯、3D 動畫和影像處理等領域。

 

什麼是 NVIDIA Studio?

基於對於專業工作者-尤其是創意相關領域從業人員在工作方面的需求,NVIDIA Studio 平台透過 RTX GPU 與專屬的 SDK 進行軟硬體的優化,來達到對相關應用工具加速以提升效率的目的。SDK 中包括了創作者專屬的 NVIDIA Studio 驅動程式,定期為各大創意應用程式優化,提供創作者最佳的效能與穩定性。NVIDIA 也推出 RTX Studio 認證計畫,幫助創作者可以快速辨認出符合他們重度繪圖需求的筆電。這些 RTX Studio 筆電皆搭載 NVIDIA RTX GPU,擁有即時光線追蹤功能與 AI 加速功能可強化創作工作流程,並以 Max-Q 設計讓筆電的體積及重量能夠更輕薄便攜,而 Optimus 與 Battery Boost 技術也能有效提升電池續航力,打造出適合創作者的 RTX Studio 筆電。

MSI P75 Creator 9SF 外觀特色介紹

不同於 MSI 旗下的電競筆電,MSI P75 Creator 9SF 在外觀設計上的風格更偏向成熟、穩重的商務風格,全機鋁合金材質的太空灰配色看起來有點低調,但細節處理卻十分有質感。在螢幕配置方面,採用了 17.3 吋的超大螢幕,但搭配了窄邊框設計也讓機身的尺碼看起來更為緊湊。此外,MSI P75 Creator 9SF 內建了高效能的 NVIDIA GeForce RTX 2070 with Max-Q 版本的獨顯,在強大效能表現之下,卻也能兼具機身的輕薄度,僅 18.95 mm 的厚度,重量更是只有 2.25 Kg,甚至比一般 15.6 吋等級的筆電還要更輕薄,也能兼顧使用者攜帶出門使用的需求。 

MSI P75 Creator 9SF 基本上的設計與 MSI GS75 系列類似,可看到出風口為不規則的三角型設計,邊角也有削切處理。



上蓋的龍魂圖騰,材質與噴砂處理的表層有著極大的對比感。

 



機身左側則有電源孔、RJ-45 埠、USB Type A 3.1 Gen2、microSD 卡槽與耳機/麥克風獨立接口。



MSI P75 Creator 9SF 採極窄邊框設計,螢幕上方也設置了網路攝影機與陣列式麥克風。


電源鍵設置於機身 C 面的中央。


MSI P75 Creator 9SF 的鍵盤採孤島式設計,並搭配白色背光。


鍵盤下配置了大尺寸的無鍵式觸控板,左上角整合了指紋辨識器。


MSI P75 作為一款強勁的 RTX Studio 筆電,具備 NVIDIA Studio 平台的支援。

硬體規格與效能測試

MSI P75 Creator 9SF 上市的版本共有兩種不同的款式,此次筆者評測較高規格的 MSI P75 Creator 9SF 版,除了採用 Intel 第9代 Core i9-9880H 處理器,更配置了 32GB 的 DDR4 記憶體,以及全新 Turing 架構,具備即時光線追蹤與 DLSS 深度學習超高取樣技術的 NVIDIA GeForce RTX 2070 Max-Q 8GB GDDR6 版本的獨立顯卡,主打能夠支援眾多影音編輯、3D 動畫與影像處理等專業創作應用硬體加速的高效能,相較於一般相同配置的筆電,效能提升幅度可達 10 - 20 倍左右的水準。

接下來我們先透過常見的硬體評測試,來進一步了解 MSI P75 Creator 9SF 在效能方面的表現如何吧!

系統相關資訊,此次受測的機種採用 Intel 第9代 Core i9-9880H 處理器,並配置了 32GB 記憶體。▲ 透過 CPU-Z 查看處理器資訊,採用 Intel Core i9-9880H,採用 8 核心 16 執行緒,三階快取為 16 MB,記憶體配置 32 GB DDR4-2666。▲ 透過 GPU-Z 查看顯示卡資訊,採用 UHD 630 搭配 NVIDIA GeForce RTX 2070 Max-Q,配置 8GB GDDR6 記憶體。▲ 透過 CrystalDiskMark 與 ATTO Disk Benchmark 測試 SSD 的效能,循序讀取速度可達 3125 MB/s,循序寫入速度可達 2398 MB/s。▲ 透過 CINEBENCH R15 來測試運算效能,OpenGL 獲得 130.02 fps,CPU 為 1629 cb。▲ CINEBENCH R20 測試運算效能,CPU 獲得 3452 cb 。▲ 透過 GeekBench 4 來評測運算效能,單核獲得 5365 分,多核獲得 29488 分,OpenCL 分數為 215378 分。▲ 接下來我們透過 Octanebench 這個 GPU 渲染測試工具,來測試一下 MSI P75 Creator 9SF 內建獨立顯卡的運算效能表現。▲ 經過實測,我們可以看到在 RTX 開啟時,獲得的效能分數為 487.24 分,而 RTX 關閉時為 147.36 分,兩者相差達 3.31 倍。








創作相關應用實測

為了滿足專業創作者的需求,NVIDIA RTX Studio 透過與知名應用工具整合的方式,將 GPU 強悍的運算效能作為驅動使用效率的後援,像是 RTX 架構的 GPU 所具備的即時光線追蹤能力,就可以完美體現在如 Autodesk Maya 與 3DS Max 這類的 3D 動畫創作工具中,除此之外,RTX GPU 的 Tensor Cores 也能被運用在 AI 內容輔助功能上,包括影音剪輯工具 Premiere Pro、DaVinci Resolve 與 REDCINE-X 等,都能透過 GPU 硬體運算的加速,來提升影音渲染的效能。

在接下來的章節,筆者就選擇了幾個 RTX Studio 所支援的知名創作工具,實際進行效能實測,讓大家進一步了解在效能方面的表現如何。

 

Adobe Premiere Pro 2019

Adobe Premiere Pro 是相當多影音創作者喜愛的影音剪輯工具,透過 RTX GPU 的硬體加速,可以有效地提升影音編輯時畫面預覽的運算效率,也能進一步提升影音作品渲染輸出的速度,在接下來的測試,我們就將使用三段不同的影片來測試一下運算加速後的 FPS 表現。

Adobe Premiere Pro 2019 是不少人喜愛的影音剪輯工具,目前它也支援 RTX GPU 的硬體加速。▲ 在實測前,我們確認在專案設定中,渲染器設定為 CUDA 的 GPU 加速功能。▲ 接下來我們透過三段不同的影片來實測預覽播放與渲染輸出的效率,其中即時預覽為 23.983 FPS,渲染的效率換算為 71.95 FPS。▲ 第二段影片即時預覽為 22.258 FPS,渲染的效率換算為 23.983 FPS。▲ 第三段影片即時預覽為 23.9657 FPS,渲染的效率換算為 28.22 FPS。



NVIDIA RTX Studio 認證!為創作著帶來效能與行動力兼具的 MSI P75 Creator 9SF 開箱實測!

REDCINE-X PRO

業界知名的影視相關設備品牌 Red Cinema 推出相當多超高畫質攝影機,而 Red 攝影機所搭配的 REDCINE-X PRO 工具,也已經支援了 NVIDIA CUDA-accelerated decode 的解碼加速技術,能夠將 Red  攝影機所拍攝的 RAW 檔快速轉換為其他格式。在接下來的測試,我們也分別以同一段 6K 畫質的影片轉檔,比較一下開啟與關閉 CUDA 加速功能的處理效能差異。 

REDCINE-X PRO 也已經支援了 GPU 硬體加速,透過設定選單中的系統設定,可將 GPU Mode 選擇為 CUDA。▲ 接下來我們導入一段 6K 超高畫質的影片進行實測。▲ 比較一下開啟(圖左)與關閉(圖右)GPU 加速功能的差異,開啟時解碼的效率為 23.825 ,而關閉 GPU 加速效能則降低至 14.774。


DaVinCi Resolve

在影音創作領域中,Blackmagic Design 所出品的 DaVinCi Resolve 是相當專業的後期處理工具,包括影音編輯、調色與特效添加都能一手包辦,同時也主打可透過 AI 來加速特效套用的運算,同時 DaVinCi Resolve 也支援開啟 NVIDIA GPU 專屬的 CUDA 加速功能,來提升 RAW 文件處理、校色與影音濾鏡合成等加速功能。在下面的實測,我們也採用同一段 4K 影片,以四種不同的後期輸出方式,來實測一下 GPU 加速的效能表現。 

在 DaVinCi Resolve 中同樣提供了 GPU 加速的功能,可以在設定選單中的「記憶體與 GPU」選項中找到。▲ 接下來我們透過同一段 4K 影片,以四種不同輸出模式,來實測 GPU 轉檔加速的效果。▲ 四段 H.264 編碼的影片輸出,分別花費 33秒、11秒、95秒與 505 秒。相較於採用 UHD 630 內顯速度提升 10 - 90 倍的表現。


另外我們也嚐試將「記憶體與 GPU」的設定改為「OpenCL」,並重新跑一次四段影片的輸出,分別花費 69秒、16秒、165秒與 1620秒,對比之下 CUDA 模式有 1.5 - 3 倍的效能增加。

Adobe Photoshop Lightroom

Adobe 旗下非常知名的影像後製工具 Adobe Photoshop Lightroom 是不少攝影師愛用的影像調校工具,除了可針對 RAW 檔的高寬容度進行畫面亮度、對比、曝光與色調的調整,目前 Lightroom 也能透過 GPU 加速的功能,以 AI 運算來增強影像的細節,在接下來的測試,我們就實測 6 張 RAW 格式的影片,以此功能來強化細節所需要運算速度,並為大家簡單比較一下影像強化前後的區別。

接下來我們來實測 Adobe Photoshop Lightroom 的 AI 細節強化功能,使用六張不同的 RAW 格式照片。▲ 選取照片並按下右鍵,可看到「Enhance Details 」的功能,實測處理 6 張照片的速度為 35.34 秒,對比 CPU 運算同樣處理 6 張照片需花費145.53 秒,效率提升了 4 倍左右。▲ 比較一下強化前(圖上)與強化後(圖下)的人像細節。▲ 風景照強化前(圖上)與強化後(圖下)的差異也非常大。▲ 另一組鳥類照片強化前(圖上)與強化後(圖下)的差異,也可從毛髮的細節來看出。




Maxon Cinema 4D

在 3D 動畫創作領域,依據創作者需求的不同,會使用的工具也有所差異,像是由 Maxon 所推出的 Cinema 4D,就是一款廣泛運用在 3D 物件建模與渲染的工具,而它所內建的 ProRender 是一個基於 OpenGL API 的 GPU 渲染器,可透過 GPU 加速來獲得更好的渲染效率。在接下來的測試中,我們也使用了兩組解析度不同的建模場景,實測透過 GPU 運算進行渲染的效率差異。

Maxon Cinema 4D 是一款 3D 建模與動畫工具。▲ 第一組測試渲染速度的 Bamboo 模組,實測渲染速度為 42 秒,相較於內建的 UHD 630 提升 3.6 倍。▲ 另一組 Coffee Beans 模組,實測渲染速度為 220 秒,相較於內建的 UHD 630 提升 4.7 倍。


Autodesk Maya 2019

知名的 3D 動畫應用工具 Autodesk Maya,可說是業界標準的工具之一,同時它也支援各種不同類型的渲染器,用於不同類型的場景與特效處理,其中 Arnold 就是極為專業的光線追蹤渲染器,也被用在全球 300 多個動畫工作室,包括 ILM、Framestore、MPC 等。而目前 NVIDIA RTX GPU 也在 Arnold 渲染器最新的測試版本中,支援了 GPU 加速的 AI 去噪功能,當使用者在編輯動畫的過程中,透過 GPU 高效能的處理,也能進一步降低等待畫面預覽的時間,而我們也使用 Arnold 的 Command Line-base Kick 渲染器,首出 Arnold 的附屬檔案文章,來測試 GPU 加速的效能。

Autodesk Maya 2019 可透過 Render Settings 開啟 GPU 加速功能。▲ 透過 RTX GPU 的即時光線追蹤效能,可以透過 AI 進行快速去噪功能。 ▲ 透過 Arnold Command Line-base Kick 渲染器測試,渲染速度為 168 秒。


更符合創作者需求的 NVIDIA RTX Studio 認證筆電,以電競級效能成就頂尖創作平台!

透過前面完整的評測,我們不難發現到獲得 NVIDIA RTX Studio 認證的 MSI P75 Creator 9SF,確實能夠滿足各類型創意工作者的需求,除了上述實測的影像處理、影音編輯與後期處理、3D 渲染與動畫製作等領域,包括向量繪圖與 3D 引擎開發等專業創作,也都能透過強悍的 GPU 加速效能來獲得高效率的工作體驗。
雖說 NVIDIA GeForce RTX 系列的獨立顯卡,主要的定位在於遊戲方面的運用,與 NVIDIA Quadro 系列的繪圖卡定位有所不同,但隨著 NVIDIA RTX Studio 認證機制的出現,未來專業的創作者也能透過更明確的 RTX Studio 的標示,來選最適合用在創意工作上的筆電,除了在硬體效能方面能符合提升工作效率所需,更能進一步透過 NVIDIA 與各大專業應用工具大廠的整合,確保自己仰賴的專業工具能夠更穩定、更高效率的運行,來達到加快創意工作的流程,減少因為硬體效能不夠力所造成的無謂等待。

除了本篇文章所介紹的 MSI P75 Creator 9SF,自今年 6 月起,各品牌符合 NVIDIA RTX Studio 標準的的筆電產品也都陸續上線,包括 Acer、ASUS、Dell、Gigabyte、HP 與 Razer 等,選擇性十分豐富,也讓創意工作者更能找到符合自己工作需求的完美筆電!

 

好康報報

本篇文章評測的 NVIDIA RTX Studio 筆電:MSI 微星 P75 9SF-443TW 創作者筆電,搭載了高性能的 RTX 2070 Max-Q 8GB 獨立顯示卡、Intel Core i9-9880H,並搭配 16GB RAM、1TB SSD 與 Windows 10 專業版,是不是讓你很心動呢?現在在 PCHome 有特價哦 --> 看這裡,而且買再送 Prestige 旅行萬國轉接頭、Prestige 紓壓球(市價新台幣 1480元),真的超好康的!活動只到 8/11,數量有限,送完為止喲!

 

看更多資訊:https://www.nvidia.com/zh-tw/design-visualization/creators/

Techtion科技行動派
作者

Techtion科技行動派,關注從硬體到軟體各種科技領域,給你不同的開箱、教學、評測內容。也會帶來最新的活動資訊、產業動態,隨時補充科技原力!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