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年創立於美國紐約的 Astro Gaming,是許多歐美玩家眼中最佳的高階電競耳機品牌之一,自從羅技將其併購下來之後,國內玩家終於不用再從遙遠的國外網站訂購,在台灣便可輕鬆買到,繼去年的 A40 與 A10 之外,羅技今年也引進了無線版本的電競耳機 A50,而且是最新的第四代(Gen 4)產品。
筆者去年在測試 A40 時便曾經注意到,羅技雖買下 Astro Gaming,但後續的 Astro 產品並未強行加入羅技的品牌辨識符號,而是完全保有 Astro 耳機的特色與元素,目的應該是想與羅技自家的電競品牌做出區隔,由於羅技主要業務範圍是電腦周邊設備,因此掛著羅技標誌的電競產品如鍵盤、滑鼠、耳機等,給人的感覺上還是比較偏向於 PC 使用者,而 Astro Gaming 旗下高階耳機,往往會特別標註是 For PS4 或 For Xbox 使用,雖也支援 PC/Mac,但會比較傾向於遊戲機用戶,本次所測試的 A50,即為一款專為 PC 與 PS4 玩家所設計的無線電競耳機。
完美契合 PS4 平台
如果你是一名 PS4 的玩家,一定曾有過下面這種經驗:因為想用無線耳機玩 PS4 遊戲,於是就把腦筋動到 PS4 主機本身內建的藍牙功能,但很可惜的是,PS4 的藍牙功能只能用來連接無線控制器,無法連接藍牙耳機,因此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購買 PlayStation 自家推出的無線遊戲耳機,它雖然支援虛擬 3D 環繞音效,但音質僅能說是堪用而已,另一個解決方案是採用 USB 傳輸器的無線耳機,這類遊戲耳機選擇性相對較少,接上 PS4 後雖然可以使用,但因無原廠的認證支援,所以只能以雙聲道輸出,其所標榜的虛擬多聲道,只有在 PC 上才可啟用,故基本上仍是專為 PC 玩家所設計的產品,PS4 玩家在無線耳機的選擇上,到底是要追求好音質還是要環繞音效,往往成為兩難。而Astro A50 就不存在這種困難的選擇題,因為它可以做到既具備音質表現,也能提供優秀的環繞效果。
多功能充電底座
Astro A50 無線電競耳機從第 3 代開始,改採用耳機本體搭配磁吸充電底座的設計,耳機用完之後只需放回底座上,便可進行充電,不過要注意的是,它並非無線充電,金屬接點處仍須對準才能正確充電,而第 4 代的底座設計更為精簡,所佔用桌面的面積更小,擺放於桌面尤其賞心悅目。此外,充電底座同時還兼具無線訊號發射器與 USB 音效卡的功能,在 PC 模式下,透過 USB 纜線與電腦相連接,即可辨識為耳機裝置;至於在 PS4 模式之下,除了連接 USB 供電之外,音源的傳輸則是透過光纖纜線進行,訊號經過多功能底座處理之後再透過 2.4GHz 無線方式送至耳機,同時也可避免一般藍牙耳機訊號會干擾手把操作的問題。
關於充電底座還有一個比較特別的改變,其實第 3 代的 A50 耳機,無線傳輸是走 5GHz 頻段的,但到了第 4 代,則又改回使用 2.4GHz 傳輸,或許這與前代偶爾出現的斷線問題有關,不過確實這一代 A50 使用至今,還沒有任何斷線的情況發生,筆者甚至玩到一半,懶得脫耳機就去上廁所,在一牆之隔的廁所內,依然可以清楚聽到遊戲的聲音,毫無斷斷續續的狀況發生,連線品質相當優良。另一方面,底座的燈號顯示面板,也可提供完善的狀態資訊,包括電池殘量、模式指示燈、Dolby 音效開關以及等化器模式等等,一目瞭然。底座背後則有 PS4 / PC 模式的撥桿,必須自行切換至對應的遊戲平台,接口方面額外附有一組光纖輸出孔及 USB 供電孔,可連接其他的喇叭或耳機使用。
簡潔的耳機設計
回到耳機本體,外表乍看之下其實沒有什麼大不同,耳機幾乎採用全黑配色,少了點過往的繽紛色彩,顯得更加沈穩洗鍊,絨布材質的耳墊照例採用磁吸設計,透過強力磁鐵和耳罩相連接,不但相當穩固且拆卸更換十分方便,不過在外觀套件方面,就只剩下頭墊部分可以更換,自訂性不像 A40 這麼豐富,原因在於 A50 的左右耳罩,皆有各自的用途,例如在右耳罩上就安排了聲音平衡控制鈕,可以調節遊戲中背景聲音及語音的比例,而左耳罩的麥克風則為固定式設計,無法拆卸,只能往上收起,收起時則會自動變為靜音,如果臨時需要與身旁的人說話,但又不想被遊戲中的隊友聽到的話,這就是一個相當實用的功能。
耳機上的所有實體操作介面均位在右側的耳罩。包括電源開關、Dolby 音效開關、等化器模式切換以及音量旋鈕等等,雖然看似乎相當複雜,但實際進行遊戲時最常用到的,頂多只有音量調整而已,所以不會造成操作上的困難,不同模式之間的切換也有聲音做提示,或者可直接檢視充電底座的燈號狀態,A50 提供 3 組預設的的等化器設定(ASTRO、PRO、SUDIO)可供切換,其中「ASTRO」模式是針對一般遊戲進行調節;「PRO」模式是專為實況和電競遊戲提供精確的中高細節;而「STUDIO」模式則比較適合電影和音樂,透過電腦上的 ASTRO Command Center(ACC)工具應用程式,可再針對這三組設定進行修改或微調,找出自己喜歡的聆聽設定。
A50 在實際配戴上感覺相當舒適,雖然耳罩外殼無法拆卸,但猜測應該是與 A40 一樣採取半開放式的設計,長時間配戴也不會特別悶熱,所呈現的音場也較為自然且開闊,不過相對來說,在耳機外部的環境噪音也會很清楚的傳進來,對於一款強調環繞以及定位的電競耳機來說,無法完全隔絕外部聲音,確實可能造成遊戲中的誤判,但對於筆者這種非核心玩家來說,音質表現與舒適度還是會放在比較優先的位置,反正,原廠也有提供隔音性較好的皮質耳墊可供替換,只不過需要另外購買而已。而在電池續航力方面,官方數據是可以使用長達 15 小時以上,不過只要養成隨手把耳機放回底座充電的習慣,倒是不必太擔心電量會不夠,就算擺在桌上不理它,一段時間後它也會自動進入省電模式。
豐富的聆聽效果
在音質表現上,首先測試 PS4 平台的遊戲,並將 EQ 調整至 Pro 模式,在《魔物獵人世界:Iceborne》中,獵人們的足跡從新大陸來到了永霜凍土,雖是冰天雪地的世界,盎然的生機並不亞於新大陸的古代樹森林,因此背景的環境聲音相當豐富,透過耳機可以清楚捕捉到強風吹過雪原的呼呼聲,環境生物的細碎的腳步聲,獵人踏過雪地,除了留下腳印,透過聲音的輔助,甚至可以感受到雪的鬆軟程度,而獵人行進時鎧甲之間的碰撞聲,也是以往用螢幕喇叭所不曾發現過的細節;回到前線據點月辰之後,工作坊的敲擊聲、遠處獵人 NPC 的交談聲,以及到處可見的艾路貓,各種聲音不絕於耳、雜然紛陳,透過聲音構築出一個鮮活而真實可信的世界。
一般電競耳機除了玩遊戲之外,在電影與音樂方面的表現通常不會特別突出,筆者以預設的 Studio 模式,在 PC 上觀看 Netflix 的《星際大戰:最後的絕地武士》,片頭空戰的聲音定位,A50 掌握得相當不錯,在低頻的表現上亦可算是中規中矩,若能稍微把低頻的量感多加一點,聽起來應該會更震撼,此外 A50 在各種音效細節的刻畫上十分清楚,尤其是角色說話的聲音,甚至清晰到有點遠離電影場景而往觀賞者這邊靠近的感覺,不過從另一個角度看,這樣的表現在聽音樂,尤其是以人聲為主的歌曲時,彷彿歌手就在你的耳邊清唱一樣,建議在 AAC 應用程式中,可以將其中一個預設EQ模式變更為「Media」,這樣在聆聽音樂時,三頻的表現會更加平均。
對了,Astro A50 還有個可以一鍵開啟 Dolby 環繞音效的模式,不過不曉得是否 A50 本身體質已經足夠優秀,在開啟之後雖有感覺到環繞效果,但與原本的音場相比,其實並沒有特別明顯的提升。筆者建議如果你以連接 PC 為主,且作業系統是 Windows 10 的話,可以花點小錢(約台幣 5~600 元)購買杜比實驗室推出的 Dolby Access 應用程式,同樣具備了針對遊戲、音樂、電影所特別調校的多種 EQ 模式,甚至還可在 A50 上套用最新的虛擬杜比全景聲音效,進一步拓展 A50 的聆聽情境應用。
產品規格:
●耳機單體:40mm
●頻率響應:20~20000Hz
●電池續航力:15+ 小時
●電池類型:鋰聚合物,單芯電池
●電池重量:17g
●無線頻率:2.4GHz
●無線傳輸範圍:15公尺
●耳機尺寸:185 x 88.4 x 182.2 mm
●耳機重量:370g
●多功能底座尺寸:121.4 x 145.4 x 35.4mm
●多功能底座重量:305g
●保固:2 年有限保固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