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5G時代來臨,你適合搶先申辦新方案嗎? 4個新觀念釐清資費陷阱,5大問題先考考自己!

台灣5G時代來臨,你適合搶先申辦新方案嗎? 4個新觀念釐清資費陷阱,5大問題先考考自己!

千呼萬喚始出來!台灣終於在2020年7月邁入了5G新時代,三大龍頭業者中華電信、遠傳電信與台灣大哥大,紛紛公布資費並啟動正式營運,開始為一般民眾供應5G電波訊號。雖然說「5G」這個名詞近年來喊得震天價響,但實際上,我們真的應該馬上加入5G科技的行列嗎?

台灣電信市場展開新局

台灣終於從2020年7月起,正式具備了民用的5G電波訊號,雖然說有一派人士認為,只有較高頻的「Sub-6GHz」訊號,還不能算是「真正的5G」,但同樣被列入5G標準的「mmWave」毫米波技術,由於基礎建設不易擴展,無論頭端或終端產品都相對稀少,實用且主流的5G服務,目前來看仍處於 Sub-6GHz 頻段,這點在全世界各個地區,短期內都難以有太大改變。

中華電信、遠傳電信與台灣大哥大,三家業者終於在7月連袂帶領台灣民眾走入5G時代,不再僅是紙上談兵。

在三大電信業者的 Sub-6GHz 訊號開台後,這次的5G特別企劃中,筆者將帶您了解申辦5G時代電信資費,所應該具備的「4大新觀念」,以及搶鮮體驗5G科技前,應該要問問自己的「5大問題」,才不會為了體驗新時代技術,進而不小心吃了悶虧!

5G開台造成的影響

在過去,由於沒有資費方案跟牌告價格進行參考,所以消費者對於5G科技所考量的部分,通常都僅限於技術面跟理論面。但在台灣三大電信商正式營運5G業務後,我們終於可以從「值得」與「不值得」兩種實際面因素,加以思考自己到底該不該「換5G」。 

雖然說因為5G正式商轉所得利的一方,最終肯定還是消費者,因為我們終於能夠享受更快速、更低延遲,甚至於頻寬分配更合理的網路環境,全面提升行動上網體驗。只不過,從5G開台後的各種層面進行觀察,卻不難發現電信業者的布局策略出現了一些轉變,甚至引起了部分消費者的質疑。 

電信商中止惡性循環

新時代的5G為台灣電信業環境帶來了全新開展。以筆者主觀的角度來看,台灣電信商在4G時代所汲取的經驗,對於5G布局有著莫大幫助作用。

回憶起數年前,台灣的電信技術從3G進步到4G,大破大立的革新讓電信業者不免有些無所適從。上網速度倍增與智慧型手機大行其道,改變了民眾行動上網的使用方式,也打亂了原先業者所規劃的漸進式布局。

從現在開始,若新推出的手機沒有具備5G支援,對消費者來說評價將會大打折扣,亦是消費市場沉寂近半年的新契機。(圖為HTC U20 5G)

 

台灣的行動網路發展在4G時代過於「激進」,大量湧入的使用者導致基礎建設暴露缺陷,頻寬不足、訊號不佳在某些情況下已經成為常態,電信業者更因為「價格戰」,濫開吃到飽方案瓜分市場,導致4G網路在惡性競爭下緩步前進。 

顯然,沒有人希望同樣的情景在5G時代重演。因此,台灣5G開台初期,電信業者的方案,看起來都沒有太高吸引力,甚至設下重重限制,希望市場能夠正向邁進,而這些不同於4G時代的新措施,筆者將在後面的章節逐一說明。 

4G真的有變慢嗎?

對於消費者來說,當電信業者宣布5G正式開台的那一刻,首先感覺到的事情,可能就是「4G是不是變慢了?」這究竟是民眾的心理作用,亦或者電信業者真的為了推廣5G服務,而對4G速度做出了不合理的限制呢?

實際上,民眾會覺得4G速度變慢、訊號變差的主要原因,或許跟基地台設備翻新有所關聯。由於5G頻段的電波特性,基地台必須設計得更為密集,電信業者不但得追加新的基站建設,甚至連舊站點也得附掛上新硬體,才有辦法提供完善的5G訊號。

由於5G頻譜特性,電信業者必須加密、加廣鋪設基地台的密度,才能提供不間段的穩定訊號,現有基站勢必也得有所更新。

在這段4G到5G的過渡期中,舊基地台肯定會出現服務暫時中斷,電信商升級設備的狀況,因此消費者感覺到短暫的速度下降跟訊號減弱,是非常有機會的事情。

理論來說,短期的4G訊號減弱,應該在基地台升級完畢後,很快就能恢復正常,畢竟在一開始的5G時代,LTE依然是骨幹技術的一部分,換言之4G到5G是「相容且互為支援的漸變演進過程」,並非有了5G後,4G就馬上消失。

5G時代的4大新觀念

在台灣三大電信業者陸續開台5G訊號,並且端出相關資費方案之後,外界發現,電信商對5G的規劃跟想法,跟4G時期有著相當顯著的差異,統整而言就是「5G時代的4大新觀念」。這包含了終端硬體的調整、熱點分享擁有流量限制、導入網路速度上限跟優先權等,更加合理分配網路資源使用的各項條件。正如前面所言,無論哪一家電信業者,事實上都不想重蹈台灣在發展4G時的覆轍,因此也希望使用者能接納5G帶來的新要求,打造公平的頻寬使用環境。

觀念1:新手機才有5G支援

前一期的PC home雜誌中,我們已經介紹過目前台灣市面上,販售中或者即將推出的5G手機。若想要體驗的5G時代的高速飆網,除了得申辦電信業者的5G門號方案外,自然也得有支援的裝置進行搭配。

除了手機外,5G CPE終端設備也將從此刻起傾巢而出,讓企業使用者能盡早佈署5G環境,從現有的4G技術進行升級。

無論手機、平板或分享器,行動裝置在支援5G功能之餘,消費者也得認明能夠接收的相應頻段,避免對不上電信業者頻譜的尷尬。

以能夠在台灣上市的5G手機,如 Sony Xperia 1 II 5G、SAMSUNG Galaxy S20 5G 等裝置來說,接收台灣電信業者的5G頻譜理論上沒有太大問題,但也因為它們都屬於旗艦機的關係,所以目前市面上的價格也相對較高,但這種情況從下半年開始,應該會有所改善。

 擁有5G手機是體驗新科技的必要條件,如已經上市的SAMSUNG Galaxy S20 5G,雖然缺少mmWave支援,但仍可接收電信商的Sub-6GHz訊號。

觀念2:熱點分享有流量限制

在5G資費正式推出後,台灣三大電信不約而同針對「手機網路熱點分享」功能,開出了相關的流量限制,且主要措施皆為「超量降速」,就連最高級距的資費也不例外,而這將是台灣使用者必須吸收的全新觀念。

 雖然許多4G電信方案都具備流量上限,但業者並不會特地針對熱點分享功能做出限制,也會將熱點流量併入總傳輸量進行計算。

過往4G時期,台灣無論哪一家電信業者,都沒有刻意針對手機的熱點分享功能進行限制,這造成了俗稱「流量魔人」的麻煩問題。一部分消費者透過手機開啟 Wi-Fi 熱點,分享電信網路給其它裝置,如電腦、遊戲機等使用,由於申辦的流量方案為「吃到飽」,所以這群「魔人」能夠長期占據頻寬而不必付出額外成本,導致其它用戶的網路速度與穩定度受限,產生消費者權益上的受損。

 在手機上開啟熱點功能後,就能夠將電信網路分享給其他裝置使用,但未來於5G時代要進行此操作時,消費者就必須更加謹慎。

當5G開台後,電信業者顯然在一開始就推出了辦法來改善問題,直接規定手機熱點分享具備流量上限,使用者一旦超過就會直接限速,不再透過模糊的「公平條款」進行執法,雖然這不免引來部分消費者抱怨,但至少大部分用戶的網路品質,將可以得到最明確的保障。

觀念3:速度分級延伸優先權

除了熱點分享多出了流量限制以外,兩家取得5G頻譜「魚肚」位置,擁有相對大頻寬的電信業者,即中華電信與遠傳電信,都特地於資費方案上標注了「網速級距」,這代表消費者若選擇更貴的資費,將可以得到更快的傳輸速度,與固網方案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雖然說5G可以跑出十分驚人的數字,如照片中所呈現的2.1Gbps以上,但這是在受控場域測試所能得到的理想速度,實際應用時會因各種干擾而有所打折。中華電信與遠傳電信分別將5G資費的網速級距設為三等,初階為500 Mbps,中階為1 Gbps,高階為1.5 Gbps。特別注意,這是消費者在符合特定條件,即硬體支援且訊號良好的理想環境下,有機會得到的最高「理論」速度,並不是「保證」速度,換句話說,一般狀況下無法達成是很正常的事情。

既然難以達成理想網速,那為什麼電信業者又要特別設計速度上限呢?其實這背後所隱藏的意義有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與熱點分享相同,電信商希望頻寬獲得合理且公平的使用,所以讓付出較多費用的消費者,因此得到較多頻寬、較快速度,擁有更佳的網路使用品質,不單單只有流量上限的差別。

跨年晚會或大型活動現場都會出現這種移動式的基地台工程車,它雖能稍微舒緩網路塞車問題,不過效果仍非常有限,所以從優先權進行頻寬管控,才是保障多數使用者權益的正確做法。

其次,電信業者在4G時代沒有公開講明或載明的「優先權」機制,將透過網速級距的差異,進而被強調出來。

觀念4:加值服務應用更多元

若5G開台後,民眾的感受只有速度變快、延遲變低,那麼對整個5G技術而言,就不免有些大材小用了。5G真正有價值的部分,將會是「加值服務」跟「延伸應用」,這些才是台灣邁入5G時代後,真正值得期待與大幅飛越的領域。

借助5G的高頻寬特色,手機上也可以收看4K、多視角的即時職棒賽事轉播,提供給觀眾身歷其境的感受。

目前開台的三家電信業者,幾乎都將自家的影音應用服務,包含到了資費方案之中,無論是傳統的 Hami Video、KKBOX、myVideo 或 friDay影音,甚至於進一步開展的多視角轉播功能、VR 沉浸式體驗,以及玩家期待已久的雲端串流遊戲等,5G服務比起過往4G時代,借助於網路速度提升與低延遲的關鍵優勢,讓多媒體應用呈現出更多元的面貌。

VR科技將因為5G而帶來飛躍式的進展,如HTC前執行長周永明推出的XRSPACE MOVA頭戴式裝置,即直接具備5G連網能力,能快速投入運用。

當5G在台灣逐漸普及,如虛擬演唱會、零延遲會議、8K影音串流、遠距醫療、智慧聯網交通等,都將能夠得到突破性的進展,而且民眾將會覺得非常有感。有專家曾說,若4G改變了人類的生活,那麼5G就足以改變整個社會。

電信三雄5G資費比一比

在了解台灣進入5G時代的4大新觀念後,接著我們回歸資費方案本身進行比較。以下我們將列出中華電信、遠傳電信跟台灣大哥大,在7月開台時正式發表的5G費率公告。要請讀者特別注意的一點在於,為了方便橫向對照,所以筆者將表格呈現一致化,所以不會包含服務應用方面的加碼優惠,而且由於版面空間有限,故有一部分資訊可能遭到省略。若讀者想進一步閱讀電信業者的完整方案,可以直接上中華電信、遠傳電信跟台灣大哥大的官方網站查詢。

中華電信5G資費

中華電信所推出的5G資費一共有8個等級,最便宜的方案為每月599元,最昂貴的方案則是每月2,699元,主要差異除了行動上網傳輸量,還有熱點使用量跟網速上限,網內外的通話分鐘數優惠亦有些許不同。

中華電信5G資費一覽表(期限至110年1月3日前申辦)

月繳金額

599

799

999

1,199

1,399

1,599

1,799

2,699

行動網路傳輸量

24

GB

36

GB

60

GB

100

GB

上網吃到飽

超過用量降速

5 Mbps

10 Mbps

熱點分享傳輸量

行動網路傳輸量

合併計算

降速規則相同

50

GB

70

GB

90

GB

200

GB

熱點分享超量降速

10

Mbps

網內免費

分鐘數

前5分鐘

前10分鐘

網內通話

免費

網外優惠

30

45

60

80

110

150

200

480

市話優惠

30

45

60

80

110

150

200

480

網速上限

500 Mbps

1 Gbps

1.5 Gbps

遠傳電信5G資費

遠傳電信在5G開台初期提供的資費方案共有7個級距,較中華電信缺少一種方案,即1,399元後直接跳至1,799元,並沒有1,599元等級。遠傳電信各等級方案間,除了上網傳輸多寡量差異之外,同樣也有熱點分享傳輸量、網速上限跟贈送通話分鐘數的差別。

遠傳電信5G資費一覽表(官方無特地標明有效期限)

月繳金額

599

799

999

1,199

1,399

1,799

2,699

行動網路傳輸量

24

GB

36

GB

60

GB

100

GB

上網吃到飽

超過用量降速

輕速吃到飽

5 Mbps

高速吃到飽

50 Mbps

熱點分享傳輸量

行動網路傳輸量

合併計算

降速規則相同

50

GB

90

GB

200

GB

熱點分享超量降速

10

Mbps

網內免費

分鐘數

前5分鐘

前10分鐘

網內通話

免費

網外優惠

30

45

60

80

110

200

480

市話優惠

30

45

60

80

110

200

480

網速上限

500 Mbps

1 Gbps

1.5 Gbps

台灣大哥大5G資費

台灣大哥大在5G頻譜競標時,由於沒有取得外界俗稱的「魚肚」部分,所以在資費方案上,就沒有將網速級距納入設計,換句話說,每位台哥大的5G使用者,將擁有相同的網速上限。台哥大準備的方案類型共有8種,其中1,899元為三家中較獨特的資費。

台灣大哥大5G資費一覽表(官方無特地標明有效期限)

月繳金額

599

799

999

1,199

1,399

1,599

1,899

2,699

行動網路傳輸量

24

GB

36

GB

60

GB

100

GB

上網吃到飽

超過用量降速

輕速吃到飽

5 Mbps

高速吃到飽

50 Mbps

熱點分享傳輸量

行動網路傳輸量

合併計算

50

GB

70

GB

90

GB

200

GB

熱點分享超量降速

512

Kbps

5

Mbps

10

Mbps

網內免費

分鐘數

網內通話

免費

網外優惠

60

90

120

160

220

300

400

960

市話優惠

30

45

60

80

110

150

200

480

網速上限

不適用

開台初期5G資費綜合評價

從以上三家電信業者公布的方案中不難發現,它們雖然看起來非常類似,但卻都擁有著小小的差別,且不約而同展現出了「默契」,將5G資費的下限訂於每月599元、可用流量24GB,若想吃到飽就得1,399元起跳,並不刻意自一開始就打響價格戰,使各方殺得你死我活。

相較於4G在台灣初期發展時的狀況,電信商對5G資費的行動上網傳輸量,其限制就顯得非常大方,整整24GB流量對於某些輕、中度使用者而言,已經是連續使用一個月還有剩的額度,雖然不如499吃到飽一樣「划算」,但因為是長期方案,隨時隨地、不限身分皆可申辦,所以仍然具備著相當程度的吸引力。

在三方差異都相當小的情況下,台灣大哥大透過幾乎「加倍」的通話分鐘數優惠,希望可以搶得第一波5G使用者成功換約,而全體級距用戶都不限速亦是一大亮點,即便頻寬部分台哥大並不如中華、遠傳來得充裕,理論上的極限速度也會比較慢。

至於台灣之星與亞太電信的狀況,到本期雜誌截稿為止,他們都還沒有宣布正式開台。

雖然說本期雜誌截稿為止,台灣之星尚未正式開台5G訊號,但已經打出699吃到飽的價格,竭盡所能留住老客戶。

申辦5G前該問的5大問題!

研究完5G所帶來的4大新觀念與三大電信業者的方案之後,接著就可以進一步思考,自己到底有沒有申辦5G門號的需求了!雖然說599元起價的5G資費,看起來確實很有吸引力,但在5G手機偏貴、基地台較少、訊號較差的初期,是否真的要搶先體驗還不夠成熟的「新科技」,終究有關鍵之處需要考量。

Q1:到底該不該換5G手機?

目前台灣市面上的5G手機,就數量跟選擇來看,依然還是非常有限。換句話說,如果已經推出的產品當中,並沒有自己真正喜歡的款式、類型,那不要急躁出手購買,再等一段時間,相較之下仍是比較明智的做法。

外界預期,從下半年度開始到明年一整年,全球市場上的5G裝置將會迎來大爆發,低、中、高階產品都會有,甚至連i Phone 都可能在今年第三季加入5G支援行列,屆時消費者將能擁有更多選擇,5G SoC的大量生產,也會壓低製造與販售價格,讓使用者能更輕鬆入手5G手機,大幅放寬新科技的體驗門檻。

除了高通外,聯發科近期也發表了眾多5G SoC,其中不乏中階產品如天璣(Dimensity)720,能夠降低手機商產品製造成本。

假設你的手上已經擁有這兩年內購買的旗艦等級裝置,無論 iOS 或 Android 陣營,相信它都還能使用一段時間,即便只能接收4G訊號,理論上也不影響大部分時候的操作體驗。

Q2:應該拿5G來做什麼事?

在台灣5G開台初期,民眾會直接有感的部分,主要在於行動網路速度的提升,所以若是有安裝大型手機遊戲、應用程式的需求,5G自然是非常值得推薦的選項。

除此之外,4G網路的速度雖然已經足堪播放4K與8K影音串流,但頻寬卻顯得非常吃緊,使用者不見得能獲得流暢的影音體驗,因此,若喜歡在家中以外的地方,透過手機行動觀賞4K或8K內容,那麼升級5G絕對是利大於弊,甚至可以說一定得要用5G會比較好。

移動端的遊戲體驗也是5G所主打的關鍵應用,如中華電信就準備了Hami雲端遊戲服務,讓玩家能搭配5G高速網路,享受4K娛樂體驗。

值得一提的是,5G科技不斷強調的「低延遲」,在目前台灣電信業者組網方式下,相較於4G應該不會出現顯著優勢,換言之,一般使用者打起遊戲、看起實況來,狀況將跟過往體驗差不了太多。

Q3:別心急能否得到更多優惠?

無論3G、4G或5G,隨著時間過去,業者能夠逐漸回收基礎建設所投資的成本,其優惠將直接反應到的地方,自然是提供給消費者的資費價格。雖然說起價僅599元的5G資費,台灣已經是全世界最便宜的選擇,但在可預想的未來,肯定還會出現更加划算、超值的方案。

雖然頻譜創下了天價標金,但台灣卻是5G全球資費最便宜的國家,電信商資費策略的改變,能否有效紓解頻寬不足的問題,未來幾年值得密切觀察。

假設消費者願意等待,且認為4G環境對於自身的需求而言還算夠用,那麼現時候確實不需要心急,趕著跟「先鋒部隊」一起投入5G行列。當前我們所看見的5G資費,實際上只是一種「基礎」,未來一整年時間當中,民眾還會遇到許許多多的促銷檔期,電信業者有機會配合活動,加碼贈送許多超值的應用服務或業外產品等,這些都能夠機會民眾降低入門5G新科技的成本。

日前台灣大哥大在5G開台後,為了因應同業所開出的方案,立刻修改了部分資費內容,既讓消費者直接得利,更是不想輸在起跑點。

台灣的4G頻譜還有相當長一段時間才會到期,而從5G開台的那刻開始,我們也正式邁入了「過渡期」,但使用者個人何時要轉換成5G,就是見仁見智的問題了。

Q4:生活圈周遭有5G訊號嗎?

當三大電信開始在台灣提供5G訊號之後,他們也順道更新了網站上的訊號涵蓋地圖,目前一般民眾已經可以自由查閱,全台各地哪邊擁有5G訊號能夠接收,而電波的強弱又大致落在哪個等級。

 三大電信的訊號涵蓋圖已經納入5G資訊,不過4G、5G皆會合併顯示,以遠傳為例,最高速度等級的兩個色階,就有些微難以辨認。

比較麻煩之處在於,無論中華電信、遠傳電信或台灣大哥大,對5G訊號涵蓋都同時與4G一起呈現,尤其遠傳在最高的兩個速度等級,又套用了不太容易辨識的色階(靛色與藍色),加上5G基地台的訊號範圍較小,導致我們很難肯定,到底哪個特定位置,確實能夠接收到穩定的5G訊號,除非消費者親自到現場走一遭。

確認生活圈是否有5G訊號的最佳方法,就是直接到電信門市申請試用。一般而言,試用期限皆為7日、不限速、不限流量,但不可通話的無綁約免費門號。

幸虧,依照法律規定,各家電信業者都必須提供免費的門號試用服務,藉此檢驗生活圈周遭,是否具備穩定的電波訊號。

從現在開始,民眾可以至中華電信、遠傳電信跟台灣大哥大,持雙證件申辦7天期限,無法通話且不綁約5G免費上網試用服務,只要將SIM卡插上具備5G支援的手機,就能夠實地檢驗自己可不可以在熟悉的地方,享受到5G科技帶來的速度升級。

Q5:是否有網路熱點分享需求?

前面的內容中我們提到,三大電信業者都有針對5G「熱點分享」訂出傳輸量上限,藉此防範「流量魔人」長時間佔據頻寬,導致網路使用不合理分配。因此,如果你是經常開啟手機熱點,分享網路給其他裝置的消費者,那是否要急著升級5G門號,那就得思考再三。

針對熱點分享進行額外的流量或速度限制,早是國外電信商行之有年的做法,以美國AT&T為例,每月85美元的無限用方案,不限速熱點流量卻僅有30GB。

此外,在前一期 PC home雜誌中,我們介紹過「家用網路」的其中一種類型,就是將4G SIM卡插入分享器後,透過4G轉 Wi-Fi 的方式,讓家中所有裝置透過電信網路進行上網。但是此方案之所以可行,一大前提就是4G資費方案並沒有針對熱點分享進行限制,而在5G時代,若想把電信網路當作無限流量的固網用,看起來已經成為不太可能的事情。

如果消費者認為現代科技如此發達,使用者可以透過許多方式,試圖「繞過」電信業者為熱點分享設下的限制,那你或許沒有意識到,偵測共享網路這件事情,實際上已經被應用得非常成熟,並不是什麼超前或創新的科技。

舉例來說,很多台灣民眾出國時,都會購買的4G上網SIM卡、4G上網 Wi-Fi 機等,有些甚至規定「無法進行熱點共享」或「限制共享裝置數」,雖然說他們都是應用於4G環境,但其背後的技術原理,未來轉換到5G時也將相同。

本文同步刊載於PC home雜誌
 
Sony Ear Duo- 無線開放式耳機內建語音助理
歡迎加入PC home雜誌粉絲團
MikaBrea
作者

曾任PC home雜誌硬體編輯,負責軟體教學以及產品評測,專注於遊戲/電競與其它有趣的一切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