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一項新研究分析了SARS-CoV-2在各種表面上的存活率,發現該病毒可能能夠在玻璃、不鏽鋼甚至紙幣上存活長達28天。然而,專家們建議,一般人該謹慎對待如何解釋這些結果,因為實驗室的結果並不能轉化為影響現實世界COVID-19傳播的條件。
這項新研究來自澳洲疾病預防中心(ACDP)的一個團隊,非常特別地關注溫度對SARS-CoV-2(導致COVID-19的病毒)壽命的影響。為了消除影響病毒存活時間的其他變量,該研究在嚴格控制的實驗室條件下進行。
研究人員將病毒懸浮在人工粘液中,目的是模仿人體分泌物的成分。實驗在黑暗中進行,以消除紫外線對病毒的破壞作用。而且,在所有的試驗過程中,環境濕度都被永久鎖定在50%。
然後,在20 °C/30 °C/40 °C三種不同的溫度下,在幾種不同的表面測試病毒的存活率。研究的核心結果顯示,病毒在較低的溫度下確實能存活更久。在玻璃和不鏽鋼等無孔和光滑的表面上,它也能存活更久。
「在20攝氏度(約為室溫)的情況下,我們發現病毒非常強大,在光滑的表面上存活了28天,例如手機螢幕上的玻璃和鈔票,」新研究的作者、ACDP副主任Debbie Eagles解釋說。
研究室實驗結果不代表現實世界也是如此
不過,這些研究結果當然是有學理根據,也具有科學價值,增加了人們對新冠病毒的瞭解,但是最近這則研究上了新聞後,很多人都關注在病毒可以在鈔票和手機螢幕上存活一個月的「發現」,專家表示,其實這對一般人來說,並沒有任何意義。
流行病學家Hassan Valley強調,將這種研究發現應用於現實世界的公共衛生狀況具有侷限性。「在這項研究的條件下,病毒可以存活的時間比之前想像的要長,而這種條件並不能普遍適用於現實世界,這對於理解接觸表面作為COVID-19傳播途徑的相對重要性價值有限。」Valley解釋說。
來自雪梨大學的病毒學專家Timothy Newsome支持Valley對研究影響個人自身風險認知的價值的擔憂。他提出,孤立地研究病毒的持久性並不能說明許多影響病毒傳播風險的現實世界變量。
Newsome指出,「傳染性劑量、唾液和粘液對壽命的影響、社會行為以及真實的環境壓力因素(如陽光)」,在核算病毒在真實世界條件下的傳播性時,都是相關的。
然而,Newsome確實相信新的研究可能有一些效用,特別是在定義什麼是可能的。而瞭解可能的,儘管可能不常見的傳播途徑,可以為更有效的廣泛公共衛生建議提供信息。
「發現在某些,儘管是人為的情況下(在黑暗中),病毒的壽命比以前認為的要大,這為接觸追蹤和風險管理提供了信息,」Newsome說。「例如,當個體之間的傳播間隔數天時,不能排除表面傳播,特別是在缺乏陽光的寒冷環境中。定義病毒的持久性也可以為去污程式提供信息。」
新研究背後的澳洲團隊明確表示,驚人的28天存活時間不一定是病毒在現實世界中表現的現實指標。但是,Eagles確實肯定了這一發現的價值,認為它對當局制定風險緩解策略至關重要。
「雖然表面傳播的確切作用、表面接觸的程度和感染所需的病毒量還有待確定,但建立這種病毒在表面的生存時間對於在高接觸地區制定風險緩解策略至關重要。」Eagles說。
一些專家認為,這項新研究具有侷限性,其結果近乎無關緊要。來自卡迪夫大學的Ron Eccles向BBC表示,他對研究中使用的粘液溶液提出質疑。他指出,人類粘液是一種複雜的化合物組合,並表示病毒不太可能在表面上持續數天。
「病毒是通過咳嗽、打噴嚏和髒手指中的粘液在表面傳播的,這項研究並沒有使用新鮮的人類粘液作為傳播病毒的載體,」Eccles說。「新鮮粘液是病毒的敵對環境,因為它含有大量的白細胞,這些白細胞會產生消滅病毒的酶,也可以含有抗體和其他化學物質來中和病毒。」
來自馬里蘭大學的傳染病專家Faheem Younus在Twitter上稱這項新研究是 「無稽之談」。他表示,實驗中使用的人工實驗室條件根本無法推廣到現實世界,並稱鈔票和手機不是COVID-19的風險。他甚至開玩笑說,如果有關人員還害怕的話,應該把錢和手機送給他。
對新研究結果的這些擔憂的基礎是,科學家們越來越相信,絕大多數COVID-19病例是由於呼吸道傳播而不是表面傳播。在這場大流行近一年的時間裡,集群病例研究表明,病毒的表面傳播是罕見的。
來自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Monica Gandhi指出,這種從對表面傳播的擔憂轉變為更多氣溶膠形式的傳播,是我們在過去六個月裡學到的關鍵事情之一。「在大流行之初,人們對表面傳播有很多恐懼,」Gandhi在最近接受採訪時說。「我們現在知道傳播的根源不是來自接觸表面和觸摸眼睛。而是來自於接近從鼻子和嘴裡噴出病毒的人,而在大多數情況下,他們並不知道自己正在這樣做。」
因此,儘管這項新研究為SARS-CoV-2如何在特定環境條件下在表面生存提供了有價值的新見解,但研究結果肯定不意味著在紙幣或手機上「休眠」數週的病毒顆粒有很高的傳播風險。
這項新研究發表在《病毒學》雜誌上。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