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今年集中對旗下產品 logo 進行了一次重新設計。包括 Gmail、地圖、日曆、Drive 等產品,以及辦公套件 G Suite(現在更名為 Google Workplace)的子產品,logo 現已按照 Google 品牌的四色進行了重新設計,並已交付上線。
上面一排是舊 Logo,下面一排是新 Logo:
Google 過去也因為關閉 Inbox 之類備受喜愛的產品而遭到使用者攻擊。不過,這套新 logo 在社會上和公司內部的風評之差,達到了前所未見的程度……大量使用者在社群網路上發表不滿情緒。很多人抨擊這套 logo 的辨識度太低,瀏覽器開了多個標籤的時候,要花更多時間才能找到正確的標籤,進入對應的產品:
「你正忙著。你需要快速找到一封電子郵件。(下面兩個設計)哪個更好?這套新標誌的使用者體驗很差。」
統計 Google 殺死了哪些產品的著名網站 Killedby Google.com,在它的官推上也發了下面這張梗圖,表示大家實際看到的 logo,和 Google 以為大家看到的可能不太一樣:
Google 以為自己把品牌四色嵌套到 logo 上,但實際上使用者看到的是一堆顏色相同,樣式近似,難以分辨的圖示……
Killdby Google 表示:
「Twitter 上有個 Google 員工說這些顏色是(品牌的)支柱。我明白。這挺藝術,挺酷的,你們也完成了設計 brief 的要求。但我仍然認為,這些 logo 缺乏人性化,不是為了效率,也不是為了使用者而設計的。」
有意見的不止這些社群網路上的使用者——就連 Google 員工也對這套新 logo 怨聲載道。
有 Google 員工告訴硅星人,在 Google 的內網梗圖網站上,有人發了一張在網上流傳的關於新 logo 難以辨識的梗圖,配以一段文字,表示公司應該對這次 logo 設計做一次 post-mortem.」
這條帖文在內網獲得了高讚。
Post-mortem 字面翻譯是屍體解剖,在科技行業的意思是對失敗的產品、計畫、商業行為和操作進行事後復盤。言外之意,有相當多的 Google 員工認為這次的 logo 設計是失敗,或者至少是不盡如人意的。
一位員工告訴硅星人,他覺得這套新的 logo「很不直覺,就是你沒辦法一眼看出是哪個 app 了。」
使用者也有同樣想法。Twitter 網友 @JosVrbk 寫道:
「嘿 Google,如果你們再組織『帶孩子上班』活動的話,請別讓他們亂跑到 Gmail/日曆/地圖的圖示設計團隊了。它們已經成為一團由顏色和形狀所組成的無法辨識的混亂了。」
有人認為,對於那些有視覺障礙的使用者來說,這套 logo 非常反人類。
Twitter 網友 @gieger 做了一個簡單的測試,對五個新老 logo 進行模糊處理。這樣能夠很明顯地看出,新 logo 彼此之間的相似度實在太高了,實在不是很高明、很有包容性的設計。
但其實不只是視覺模糊的使用者,其實普通使用者在正常的使用情境下——也就是在瀏覽器開上十來個標籤之後——掃過這些標籤的小尺寸 favicon 的效果也是差不多的。
如果圖示之間的區別足夠明顯,使用者能夠更快地找到自己需要的標籤。而現在,使用者需要更加仔細地查看每一個標籤的形狀,思考一下,才能確定這是不是自己需要的 Google 產品。
因為這些圖示的顏色都是完全一樣的,而且 Google 品牌 logo 有的顏色,這些圖示全都佔齊了,只是在形狀上有微弱的區別(都是由透明的四色線條組成的方形),非常不直觀。
事實上,使用者最經常跟這些圖示打交道的情境,都是在較小的尺寸下:瀏覽器標籤 favicon,或者手機的 app 抽屜/文件夾。一般來說,在小尺寸下,使用者對於圖示顏色的辨識度會比圖示形狀更高,所以這套新 logo 容易造成圖示混淆的情況。
之前的圖示在顏色和擬物性上有足夠的區別:Gmail 紅白相間,並且至少保留一絲的信封風格;Docs 圖示是藍色,一看就是檔案的樣子;環聊(哦,現在又改叫 Google Meet 了……)有鏡頭的圖示,加上環聊的藍綠色對話氣泡做底。
相比之下,新 logo 配色倒是實現了一致(相信這也是這次新設計的主要目標),但圖示相比於過去太過於抽象了。
有設計師使用者從專業角度指出,這套新 logo 更讓設計師感覺到被冒犯的地方,在於不同產品圖示的整體尺寸和線條粗細都不一樣,而且顏色太過於豐富。
科技媒體 TechCrunch 批評這套 logo 的文章還指出了一個設計上的問題:相同寬度不同顏色的線條在同樣的白底上,在人眼中的明顯程度是不一樣的。
而這些圖示都用了相同的配色,結果就是人眼在略過圖示的時候,會感覺每個圖示裡都存在一個更明顯的L型拐角——這些拐角對於人眼來說都會成為視覺線索,而當每個圖示裡都存在相似的線索,更容易令人混淆。
正如下面這位使用者所言:這就是明明沒有壞,還非要修……
- 本文授權轉載自:PingWest(品玩)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